一箱“爱心橘”
3月8日前夕,江南专修学院的党老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箱普通的橘子;不同的是,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爱心橘”。
关于橘子的来历,那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即使品质再好的橘子
在老家也只能卖到2毛/斤
华育龙是江南专修学院装潢专业大二学生,老家在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今年,那里的人异常苦闷,因为手头的橘子卖不出去,华育龙家也不例外,“我妈在老家的一家小工厂打零工,每月800元工资,爸爸很勤快,张罗着几亩地,种起了橘子。今年有个好收成,家里一下子多了五万多斤橘子。”
如果按照往年的价格卖掉这些橘子,对于小华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寒假一回家,小华就犯难了,2008年底收下的五万多斤橘子,过了农历新年,居然才卖掉4000斤,每斤的成交价居然是可怜的2毛!!!
小华的父亲说,“去年同样的橘子每斤能卖一元多,今年即使品质再好,也只能卖两毛一斤,在很多老乡眼里,能脱手就很幸运了。”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允许小华分两学期交清一年的学费。现在,囤积在家的橘子卖不掉,他的学费也就成了问题。
2毛一斤的橘子
卖到省城身价涨到了8毛钱
“来了来了,装满爱心橘的大卡车来了!”3月5日下午4点不到,早就等候在校门口多时的老师们激动地叫了起来。
一下车,小华的父亲就紧紧握住了江南专修学院科技学院院长孙永辉的双手,热泪盈眶的他重复说着“谢谢”。其实,华育龙除了要感谢他的老师,更不能忘记学院的董事长王益民,正是他的慷慨解囊,让小华家的橘子身价倍涨,原本2毛/斤的成交价,现在迅速攀升至8毛钱,这也为他换来了12000元的“救命钱”。
15000斤橘子,分装在750个箱子里,如此多的橘子该往哪里放?在王董事长的心里,这个问题早有了解决方案,“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今年全院女性教职员工都将收到一份特别的福利,来自衢州的爱心橘。女教师‘消化’不完,男教师也人手一箱。”
既解决了学生的学费问题,又给全院的老师发了节日礼物,王董事长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采访手记
对于华育龙来说,12000元钱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不过,由于家庭条件并不会因为这点钱得到改观,小华今后的学习、工作之路仍然充满未知数。因此,在江南专修学院向其传送关爱之时,我们也将义无反顾地为其联系兼职,有用人需求的企业不妨联系商报热线85188518。今天开始,我们在电话这头聆听感动。
作者:记者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