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郑勇:重庆锦程带动10万橘农增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商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1票  浏览23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5月05日 14:24
  “喂,您是重庆锦程实业的郑总啊?我们想找你们订10吨夏橙。”“喂,郑总啊?我们正在进行柑橘改良,要买20万株W默科特晚熟柑橘苗。”……
  
  昨日,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重庆锦程实业公司苗圃繁育中心,接二连三的订货电话让董事长郑勇忙得不亦乐乎。“重庆现在200多万亩柑橘,绝大多数都是早熟品种,销路不畅,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改变重庆柑橘难卖的状况。”郑勇称,目前他的苗圃有8个晚熟柑橘品种,每年能够提供两百多万株橘苗,希望能以此改变重庆柑橘现状。
  
  下海
  
  科长辞职卖柑橘
  
  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1998年的12月6日,是郑勇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正在江津油溪农场考察的他看到惊人的一幕:蜚声海内外的江津柑橘树正遭遇着果农们的乱砍滥伐。这深深地刺痛了郑勇的心。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都是果农,他不停地问自己:“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曾代表国家出口苏联,蜚声海内外的江津柑橘就这样垮掉了吗?”“不能就这样垮掉,一定要拯救江津柑橘”,他暗自发誓。
  
  郑勇原是江津发改委的一名科长,为了自己的柑橘梦,他毅然辞职下海。1998年12月18日,以郑勇为总经理的江津市锦程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取名锦程,取锦绣前程之意,暗含江津锦橙有着美好未来。
  
  公司一成立,郑勇就作出了一个惊人举措——兼并濒临破产的江津锦橙诞生地油溪农场。兼并油溪农场后,公司请教国内知名的柑橘专家为江津锦橙出谋划策,对柑橘的品种选育、改良、规范化栽培和标准化种植等展开研究。郑勇亲自带领得力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土壤改良、修枝剪叶、嫁接施肥等。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津锦橙通过精心改良和培育,表现出了卓越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当时疲软的柑橘市场上一枝独秀,价格是普通柑橘的2至3倍还供不应求。1999年11月,中央电视台针对这一“奇怪”现象进行了采访,并在当月29日新闻联播中头条播出了3分钟,引起业界强烈反响。
  
  创新
  
  柑橘也是高科技
  
  重庆柑橘年增收30%

  
  在郑勇的带领下,锦程公司将设施型农业、科技型农业与效益型农业完美结合,着力引进和培育柑橘良种。2002年,公司投资2235万元,在江津双福镇建成工厂化无病毒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培育无病毒良种柑橘容器苗。到目前为止,该育苗中心累计为重庆地区提供的优质柑橘无病毒容器种苗占重庆地区生产总量的30%左右。
  
  郑勇告诉记者,经市发改委和移民局批准,公司2009年投资804万元对育苗中心进行改扩建,已建设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容器苗繁育工厂,2010年开始满负荷生产,缓解我市柑橘产业发展中无病毒容器苗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另外,公司育苗中心严格按照市农委和市柑办的安排,重点繁育经专家委员会审定的8个晚熟柑橘品种,彻底改变了单一发展“锦橙”的生产经营格局。
  
  郑勇告诉记者,由他们苗圃培育的晚熟橘苗可以比其他柑橘树提前两年挂果,产量比其他柑橘树高30%左右,树龄延长20年。“目前重庆市有200多万亩柑橘树,但绝大多数都是早熟品种,销路十分困难,按照市里的规划,要打造100万亩晚熟柑橘,锦程实业要为改良重庆柑橘做贡献。”郑勇称,目前锦程实业每年可出售晚熟苗木200多万株,栽种面积可达到2万亩。2006年,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病毒良种柑橘容器苗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重庆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富民
  
  锦橙甜了农民
  
  10万果农人均增收800元

  
  江津原长冲镇久和村二社在长柑带建设中种植了1万多株锦橙,由于缺乏技术和疏于管理,1997年试花挂果后,果小、味差,不少农民对柑橘种植失去了信心,甚至动了砍树种粮的念头。1999年,锦程公司与该社横向联合,共同建设果园基地,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对果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对达到质量标准的柑橘,全部实行保护价收购。由于技术指导到位,生产管理得当,当年,久和二社的柑橘喜获丰收,采摘的5万多公斤优质锦橙销售一空,仅此一项,农户直接经济收入近20万元。
  
  江津是全国闻名的“柑橘之乡”,柑橘产业是江津最具优势的农产业,但江津柑橘仍然存在品种“多的不优、优的不多”、果品采后缺乏商品化处理、销售方式仍大多属于“田间采收田间售”和“农贸集市批发”的传统模式等问题,致使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郑勇视良种柑橘的推广和引导柑橘农户进行品种改良为己任,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定单农业方式和广大果农连接成利益共同体。公司将繁育的无病毒柑橘容器苗提供给广大农户,同时为果农提供建园及管护技术服务。公司把广大果农生产的柑橘按保护价结合市场行情进行收购,用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靠提高附加值来获取效益。通过上述机制,公司与广大果农结成利益共同体。锦程公司柑橘产业化建设带动了广大果农的种植积极性,使10多万果农从中受益,带动果农年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在果农受益的同时,公司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市场
  
  打入东南亚市场
  
  重庆柑橘一年卖了400吨
  
  一头连着勤劳热心的百姓,一头连着竞争激烈的市场,郑勇和他的公司挑着发展柑橘产业这副沉重的担子。郑勇清醒地意识到,要把江津柑橘做大做强,必须走品牌发展的道路。
  
  因此在创办公司的同时,郑勇就聘请知名的广告公司对企业进行形象设计,将自己精心培育的江津锦橙,取名为“渝津牌”商标,成功注册。在锦橙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制订出来的情况下,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和教授制订了渝津锦橙的企业质量标准,并严格按企业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
  
  由于长期以来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经过精益求精的品种培育和改良,“渝津牌”江津锦橙被认定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在重庆第四届名特优新产品迎春展销会上荣获“消费者喜爱产品”称号,2006年9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2007年,“渝津牌”江津锦橙顺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渝津锦橙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市场越来越大,要求种植渝津锦橙的果农也越来越多。
  
  强大的品牌效应带来的结果就是销售火爆。锦程公司仅去冬今春便销售柑橘9000多吨,销到贵阳、西安、成都、郑州、兰州、西宁、天津北京等地,为今后重庆晚熟柑橘占领国内市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东南亚水果在世界知名,且销量大,但通过努力,我们一年将重庆柑橘销到东南亚400多吨,创造了重庆柑橘外销奇迹。”郑勇称。
  
  密切关注着全国乃至世界果品市场走向的郑勇,又精心做起柑橘保鲜增值这篇文章,公司现已建成100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库,引进了柑橘现代化商品处理生产线,柑橘经商品化处理和包装后,极大地提高了商品附加值。
  
  (记者谭柯实习生万婧)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