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农超对接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是什么阻碍了“农超对接”的发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山西市场导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5票  浏览20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1月03日 12:05
  所谓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蔬菜生产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事关国计民生。菜价方面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牵动每一个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在市民抱怨菜价涨得受不了、家庭生活成本飙升的同时,菜农却说自己根本没多赚钱。为破解菜价“层层加价”、流通成本畸高的怪现象,商务部、农业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农超对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农超对接的发展?如何搞好“农超对接”?农超对接这种新型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能否真正让百姓受益?
  
  【现状】“农超对接”农民和商家对接不起来
  
  农产品从农户转到市民手中,通常还需要经历批发商、供应商、超市采购等以上流程,而“农超对接”则省略了这段中间环节,即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记者经过多日调查走访,发现惠农、惠民、惠商的“农超对接”确实使菜价降低不少。在美特好买菜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超市的菜有些比外面菜市场的还便宜,而且还干净。“宁愿多跑点路,也不愿意在小区买,不但贵,卫生还没法保证,吃不上放心菜。”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都表示,他们都愿意到农超对接的蔬菜连锁店去买菜。“菜价低,还能保证无公害,我们吃着也放心。”这是多数消费者的共同心声。那么,农超对接在给市民带来实惠的同时,菜农的利益又能否得到保障呢?
  
  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31日,太原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一份关于推行“农超对接”的通知,提出年内将在美特好等三大超市实行试点。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实施“农超对接”的菜农都是从地里拉上直接供货给超市,既不卖给菜贩子,也不卖到菜市场。一位为美特好超市供货的商贩表示:现在超市卖7毛钱一斤的土豆,在他们这里的进价也得5毛钱。这要搁在以前,人家卖1块钱,你顶多卖到2毛钱。对于菜农来说几乎是零流通,所以菜价也就上去了。
  
  对此,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负责人表示,农超对接就是把中间很多销售环节打破,让农业合作社、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用很少的流通进入城市,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受益,也可以减轻城市居民的物价压力。作为消费者能吃上新鲜廉价的蔬菜,这是消费者的心声,而作为农民实现收入增加,种出来的菜能够有个合理价统销,何乐不为。
  
  目前美特好、华联超市和青创田园生活超市等已纷纷加大农超对接的力度,看来“农超对接”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商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
  
  在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困惑的同时,超市也无奈地走着舍近求远的路子。据美特好超市负责采购的李经理表示,与山东等蔬菜生产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本地产的蔬菜往往在品质、品相上参差不齐,不符合超市的采购标准。除了质量、品种上的不足,还有价格上的差异。从太原市周边采购蔬菜的成本,比从山东购菜的花销还要大。每天下午,美特好超市都会向山东的蔬菜供应地发订单。按照订单要求,蔬菜供应地收回蔬菜,将货发到太原市。尽管路途遥远,运输费用很高,但运回来的蔬菜价格每斤要比太原市场的蔬菜批发价便宜一至两角钱。
  
  李经理表示,超市按照流程,与之对接成功后,超市与蔬菜基地不仅是简单的供货和收货关系,平时超市会派驻采购员在蔬菜基地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有配送中心对每批蔬菜进行检测。而在种植上,根据协议,超市会先开出菜单。这样一来,菜农种植心里有底,也保证了超市货源种类的多样性。“为超市供货,最重要的就是数量的稳定和品质的保证,这也是我们不敢贸然与本地农户对接的原因之一。”
  
  该负责人表示,也曾经有过合作社与之对接,但是由于超市对农户的供货数量、农产品检测等方面有严格要求,而散户和合作社都不能对此作出保证,所以最后只能作罢。
  
  据记者了解,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往往有实力且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合作社是对接超市的首选。然而,少专业合作社因规模不大,运作不规范,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农产品加工包装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生产标准不统一。尤其是中小合作社,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往往显得不对等,利益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农民】超市入场费太高结账周期太长
  
  事实证明,“农超对接”确实能降菜价。但对大部分农户来讲,在对接过程中,依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在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某菜市场售菜的张师傅来说,早就听说“农超对接”的好处,今年从年初就一直在尝试与超市联系,力荐自家种的蔬菜。但结果令他失望,因涉及采购量、种植规模、运输等问题,始终无法与超市合作成功。
  
  张师傅说,进一些大超市门槛较高,除非在当地规模、名气都较大,否则很难有机会进入大型超市。而且从接触中反馈的信息看,农产品进驻大型超市投资大、扣点高、回款周期长,加上经常需要配合超市搞各种特价、促销活动,做不好甚至会赔钱。
  
  同时不想让自己的农产品进超市售卖的农户李师傅认为,自己种的菜在菜市场就挺抢手的,每天客户络绎不绝,让农产品进超市对他来说并不迫切,“我的蔬菜品质好,去超市反而不划算。超市产品结算周期长,货款支付不及时。对于小本生意的菜农来说,超市压着钱不给结账,对急需资金进行下一轮种植的农户来说,显然过于漫长。”
  
  在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马向荣看来,超市门槛高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举例子称,几年前,清徐县也搞过一次农超对接,当时有2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实现了联手,但到了去年,这些合作已经全部中止了。细问之下,超市入场费太高,结账周期太长,是合作中止的主要原因。
  
  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张殿华认为,本地产的蔬菜之所以竞争不过外地蔬菜,没有与本地超市成功对接,一个重要原因是价格上缺乏优势。每年到了冬春时节,本地设施蔬菜的种植成本普遍很高。超市作为流通企业,不可能不考虑流通成本。因此,太原市周边的农户应该在降低种植成本上多下工夫。除了价格上缺乏优势,本地产蔬菜在品种上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超市采购的角度来说,当然愿意就近采购,蔬菜是一种易耗品,最害怕长途跋涉,害怕倒腾。
  
  清徐县某专业合作社李先生介绍,每年都会有大白菜烂在地里或者水果烂在地里的新闻,因为没有订单式生产,农民种得比较盲目,菜贱的结果就是农民被伤害。农超对接,价格和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合作社日常遇到情况看,同样一块地上种葡萄,有些地方种植不规范,个别农户违规使用激素等,人家产5至6斤时,我们才能产2斤。在售价上,我们定价每斤6元,人家价格便宜。作为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了解不多,结果是,人家销量大,我们连本钱也卖不回来。”
  
  【业内人士】“农超对接”的前景是被看好的
  
  农超对接项目既是一项惠民惠农政策,也为农民和超市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农民可以灵活选择种植种类,也可以根据超市需求进行创新,而超市则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超市减少流通环节,节省运输费用的同时,也就增加了利润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搞“农超对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一是尽量减少流通环节,稳定蔬菜价格,让百姓吃上平价菜。二是加大蔬菜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把控化肥使用、农药残留等“进口问题”,让百姓吃上放心菜。无论是官方说法,还是民间解释,都围绕着两个关键词:惠民。如果想更快更好地推进“农超对接”,首先是把散落的农户组织成农民合作社,围绕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适当调整连锁超市商品布局,增加鲜活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面积。这样既有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比重,也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吸引更多人到超市买菜。最后是从政策上或者说是使用国家强制手段降低大型超市对蔬菜收取的进场费,以及对运送蔬菜的车辆在物流过程中减免一定费用。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从菜篮子到菜园子的对接。
  
  菜农之困也好,超市之惑也罢,二者之间的矛盾反映出目前农超对接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超市作为直采的“强势”方应作出姿态,主动多承担一些市场风险,这利于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建议超市今后农超对接时,要给对接农民一些补贴,因为质量好,品质好的蔬菜、水果你拿走后,也要考虑到剩余农副产品的损耗及农民的收益。
  
  “既然是合作,分歧在所难免,但‘农超对接’的前景是大家共同看好的,因为这是农产品流通的大方向。”省商务厅市场建设处副处长翟肖峰称,“农超对接”这个概念提出已经两年多了。从农产品流通现状来看,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走上市民餐桌依然是销售的主渠道,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数量来看,生鲜超市都无法与其比拟。但从长远来看,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从我省来看,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从市场层面,都在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但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要给予培育的时间。本报记者秦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