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长寿晚熟柑橘园 “园区模式”育出现代农业范本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8票  浏览1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2月23日 12:07
  记者 王翔
  
  果林间,竖立着太阳能灭蚊灯;树干上,张贴着一块块捕虫黄板;树叶上,一种名为捕食螨的小虫子专门负责捕杀新生害虫。放眼望去,成片的果园整齐划一,郁郁葱葱——这就是长寿现代农业园中的晚熟柑橘园,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果园,一个新型农业科技无处不在的地方。几年间,一个传统农业种植区,为何会有如此巨变?
  
  “这一切得益于‘园区模式’的运用。”长寿区一负责人说,从2009年开始,长寿区以抓工业园区的办法,狠抓农业园区基地建设,打破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等瓶颈,顺利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范本。
  
  园区化建设
  
  吸引28家农业巨头落户
  
  2005年,长寿区以龙河、双龙两镇为核心,围绕长寿湖周边大力发展晚熟柑橘鲜销产业。主要采取了组建柑橘专业合作社和引进业主发包种植两种方式,但实施效果均不理想。
  
  当年,长寿好不容易引进澳门恒河集团到龙河镇发展柑橘基地,但因在土地流转上困难重重,结果只插花式地发展了600多亩,该集团就把投资重点换到了其他地区。
  
  2009年,长寿区在总结经验后,提出了“园区模式”,即借鉴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由政府斥巨资建设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出台了我市最为优惠的补助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入园创业。并帮助企业利用租地等模式流转土地。
  
  园区化的建设和招商模式,一举解决了以往专业合作社实力弱难做大,以及业主投资面临土地、基础设施瓶颈等问题,使长寿晚熟柑橘园区立刻成为了一个“香饽饽”,虽然一再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但前来投资的客商仍然络绎不绝。
  
  截止2011年底,已有恒河、尚书坊等28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落户晚熟柑橘园,总投资达6.16亿元,几年时间,就建成了晚熟柑橘基地4.5万亩。
  
  规范化种植
  
  晚熟柑橘亩产值增10倍
  
  许多地方都制订有农业标准化规范,但标准化规范的实施,却是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难题。这一问题在长寿区晚熟柑橘园实现规模化后,迎刃而解。
  
  长寿区农委特色农业站站长张利说,从最初的种子开始,到后来的林间管理,一直到最后收获果实都有相应的规范技术进行指导。
  
  随着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长寿区晚熟柑橘彻底脱胎换骨,产量也由以前的每亩600公斤上升到2吨,亩产值由以往的1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是以往的10倍。园区周边的果农也纷纷效仿标准化管理栽植,目前,长寿区标准化果园面积已达到15万亩,占该区晚熟柑橘面积的一半。
  
  打造产业链
  
  小柑橘找到大市场
  
  传统农业之所以效益不高,附加值低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为此,在发展晚熟柑橘园的时候,长寿区非常注重产业链的整体打造,除了引进种植企业外,还引进了大量的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大型企业,形成了从苗木繁育、基地生产、冷链运输、鲜果销售果品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使柑橘产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柑橘园建设之前,长寿的柑橘基本就在重庆及周边地区销售,每年数万吨的产量,经常由于气候、市场等原因,出现滞销的情况,不仅种植者遭受了损失,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冲击。
  
  在按照园区模式建设柑橘园后,一方面,园区引进了众多精深加工企业保障果品的销路,同时,还引进了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冻库,来拉长晚熟柑橘的销售时间和销售半径。2011年,长寿区晚熟柑橘产量达到12万吨,全部销售一空,其中重庆市外销售量占到了45%。
  
  今年,长寿区还将建设4个冻库,并建设配套的物流加工园。今后,长寿的晚熟柑橘将随着这些物流链,进入到全国各省市,甚至国外市场。预计到2012年底,长寿晚熟柑橘整个产业链,将实现产值38亿元(含物流运输、观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