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板栗王”——刘桂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商务部网站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4票  浏览1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1月27日 14:33
  他,没有惊人的外表,也没有豪华的衣着,只有一腔男儿的热血,一股永不言弃的豪气,一种流血不流汗的精神。他,就是桥亭乡“板栗王”、桂林金栗醇酒业有限公司的老总—刘桂斌。见过刘桂斌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总是一套黑色的衣服,黝黑的脸上带着微笑,非常平易近人,一点“老板范儿”也没有。从普通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刘桂斌的笑容背后,是一段汗水与泪水交融的奋斗史。
  
  出生农村的刘桂斌在读完中学后就在家务农,他深刻体会到父辈维持生计的艰难,初生牛犊的他选择离开家乡南下广东闯荡,在这个过程中,他换了多份工作,做过保安、建筑工、搬运工等杂工,1998年,刘桂斌放弃了稳定的制衣厂司机的工作,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回乡创业历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回乡创业之初,刘桂斌卖过衣服、搞过饮食,在广东、广西两地之间贩卖农产品(000061,股吧)是他做得最多的。2006年9月,刘桂斌带着多方筹借的资金200万元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集农产品开发研究、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开发研究基地—平乐县金隆农产品加工厂。金隆农产品加工厂主要是以板栗脱壳去膜深加工为主导,茨菇、月柿鲜果深加工为辅,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年产值可达一千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2009年,刘桂斌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了“桂林金栗醇酒业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板栗酒,并顺利通过广西自治区QS质量认证,成为全国首个“板栗品牌酒”,填补了目前国内酒类市场的生产空白。该公司占地面积6000平米,板栗酒年产量可达2000吨,并解决了200多名当地农民工就业问题。
  
  2013年9月,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该公司生产的金栗醇板栗原浆酒被选为大会指定用酒,进一步扩大了板栗酒的市场效应。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使刘桂斌沉浸在喜悦之中,他又在考虑如何科学持续发展,扩大再生产。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废料,变废为宝,公司又投资建立了大型养殖场,对板栗内膜、酒糟以及泡酒药渣等下脚料进行生物再发酵,用做养殖厂饲料。养殖场内建立沼气池,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蒸板栗、蒸酒和发电。实现了以“酒糟喂猪、猪粪化沼、沼气煮板栗酿酒”的良性循环模式。
  
  刘桂斌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高效生产、科学管理”的十二字发展方针,关注社会发展,协调好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公司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他正把握自身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力争发展为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企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