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忠县:柑橘大豆一年创汇429万美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2票  浏览7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24日 10:59
  日前,记者在忠县调查发现,该县把柑橘、大豆等传统种植业与现代商品经济相结合,注重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外向型农业,让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去年,仅这两个产业的出口创汇就达到429万美元,该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69元,同比增长19.2%。
  
  万元增收对“两翼”17个区县而言,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一个沉甸甸的任务。这个片区的特殊地形,使其农业长久以来自然地处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状态。然而,万元增收工程却对此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让传统农业与商品经济实现无缝对接?
  
  日前,记者在忠县调查发现,该县把柑橘、大豆等传统种植业与现代商品经济相结合,注重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外向型农业,让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去年,仅这两个产业的出口创汇就达到429万美元,该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69元,同比增长19.2%。
  
  柑橘:鲜销转加工产业变“航母”
  
  忠县产橘。“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启动后,库区17个区县产业同质化趋向较严重,忠县人种植了多年的柑橘,面临着和万州、奉节等周边区县的竞争。
  
  放弃不是明智之举,只有转型才是出路。
  
  忠县万元增收办主任秦仕连介绍,他们调查发现,世界柑橘加工业的主导产品是橙汁,占加工品总量的81%。世界人均橙汁产量为2.5升,其中美国为25升,而我国仅为0.1升,这意味着我国橙汁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另一组数据更突出了这个事实:2008年至2009年产季,我国甜橙产量达到600万吨,但其中95%用于鲜食,仅有3%用于榨汁,以致于在这个产季,我国橙汁总产量约55千吨,约43千吨靠进口而来。
  
  “重庆同样如此。”秦仕连说,重庆虽然有几十个区县都在种植柑橘,但大多鲜销,用来榨汁的少之又少。
  
  于是,忠县酝酿了一场柑橘的加工业革命:一方面不断提升柑橘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成立龙头加工企业,让农民种植的柑橘尽可能地转变为橙汁,提升产品附加值。
  
  去年,忠县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涉及15万农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柑橘加工生产基地,加工的橙汁为该县换回371万美元收入。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果农。秦仕连称,果农收入由承包金、退耕还林补贴、果园务工收入、转产或其他务工收入4个部分组成,年收入至少在5000元以上。
  
  去年12月,忠县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批准的以柑橘为主要载体的“重庆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集科研、产业、物流、休闲为一体的柑橘“航母”正在形成。
  
  大豆:打“非转基因”牌换回大量外汇
  
  忠州豆腐乳,是我市名牌产品,用当地产的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生产。早在解放初期,这个品牌就已打响。这几年来,由于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导致大豆种植面积萎缩,产业做不大,年产量始终在2000吨上下徘徊。
  
  这件事情,一度让忠县农委相当“受伤”,一位负责人表示,“如果大豆在万元增收这个大好机遇中都无法振兴,或许就一蹶不振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位负责人在市农委了解到,尽管我市不少区县大豆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但大多瞄准的是高产出的转基因食用油,非转基因食品加工却少之又少。
  
  忠县随即确立了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目标。具体到产品则是豆腐乳、豆腐干、盒装豆腐等。
  
  有了明确的方向,忠县大豆产业迅速发展。该县还培育了4家大豆加工企业,所生产的豆腐乳、酱油、豆干、盒装豆腐等豆制品已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忠州腐乳公司的豆腐乳还出口英、加、澳、新、港等地,仅去年1-7月,就为忠县换回了11.9万美元的外汇。整个大豆产业去年创汇58万美元。
  
  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现状,该县还发明了9项“适合中老年农民”的大豆种植技术,包括钼肥拌种、合理密植、及时间苗等,由农技员推广到户。去年该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比前一年增加4万亩。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45公斤,最高亩产达到225公斤,除去种子、肥料、农药成本,亩均增收600元以上。按照一个农户采用粮豆、林豆间套作5亩来计算,一季作物可实现3000元以上的收入,3年即可实现万元增收。
  
  此外,为提高大豆的商品化率,忠县还将打造大豆美食一条街,引进大豆深加工企业,生产“蛋白精粉”、“分离蛋白”、“低聚糖”、“多肽”等高端产品,提高大豆附加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