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果农马占成与他的西选2号猕猴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4票  浏览2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7年12月29日 11:13

果农老马和优质猕猴桃

  入秋后的秦岭北麓,猕猴桃开始成熟。正当大多数果农按每公斤1.2元的价格还在等待销售时,陕西省周至县马占成家的2.3万公斤猕猴桃却已几乎被泰国、韩国、美国等地客商订购一空,更让当地果农们不能相信的是,“老马的猕猴桃每公斤卖到60多元”。
  
  被誉为“维c之王”的猕猴桃,原为秦岭的野生果,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而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周至县则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
  
  马占成的家就位于秦岭山脚下的马召镇,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把自家的7亩多承包地全部栽了猕猴桃。从1990年春季开始,马占成经常上山钻沟寻找猕猴桃新品种,把枝条带回来培育嫁接。1992年,马占成在秦岭山区发现了黄肉大果型猕猴桃优良单株,将引回的野生雌株和配套雄株定植在果园里。90年代中期,遇上连续三年大旱,眼看着树上的叶子掉了个精光,他不得不“舍果保树”,亲手把果子摘下来以减少水分消耗。连续两年,没有收入一分钱,加上打井、接电、修渠,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但无论多困难,执著的老马都没有中断研究。在地里干活时,他总不忘带着笔记本,随时记录新品种的长势。有的果农为了减少损失,在果园里套种粮食和其他作物,可是老马坚持连一棵菜也不种。1996年,老马从13种野生猕猴桃里精选出了6个优良品种,新嫁接的几十株猕猴桃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点:早熟、丰产、抗病、抗风、抗冻、抗春寒,尤其是果实呈椭圆柱形,果面光滑无毛,果肉细密呈淡黄色,味甜、汁多、浓香、耐贮存。1998年,在马来西亚的果品交易会试销时以个论价,每个8美元。
  
  在省市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占成一边生产,一边在果品专家们的指导下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他还自费参加各地水果交易会,收集资料、交流信息,每年光打印费用就有6000到7000元。经过多年统计观察,这个猕猴桃新品种亩产商品果在3000公斤以上,市场零售每公斤可以达到60多元。
  
  2003年11月,西安市科技局、果业局组织鉴定委员会对马占成选育的猕猴桃进行单项果品、单项鉴定,最终一次通过。专家们说无论是果树的长势、产量还是果品的质量,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猕猴桃能与之媲美。西安市科技局将新品种暂名为“西选二号”,列为科技项目。老马还独资成立了“科技开发研究所”,建立自己的网站对外发布信息。
  
  2004年11月,马占成选育的新品种通过了西安市首届猕猴桃优株优系登记暨评优会审查。今年,马占成正式将新品种定名为“猕富华”,还注册了商标和产权,申请了国家专利。
  
  “猕富华”火了,马占成“红”了,周边的果农纷纷前来取经。老马虽然不保守,但条件挺高。别人要订购接穗,他首先要详细了解人家果园的设施条件,不是果品优生区的、不是务果能手,出多高的价钱他也坚决不卖。他说,要防止别人以假乱真、恶意炒作坑害果农。新品种由政府部门组织推广,必须实行规模化种植,根据市场需求,从种植到收购全部实行统一管理。否则,盲目种植、上市,扰乱了市场,再好的品种也结不出好“果子”。
  
  据了解,今年,周至、眉县、杨凌等猕猴桃产区都计划由政府组织引导果农,把“猕富华”作为猕猴桃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大面积推广,马占成说,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网

猕猴桃奇迹

  陕西省周至县有一个叫马占成的农民如今红得不得了,尤其最近,不仅在省内各大媒体频频露面,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重量级媒体也有出镜。不敢说马占成现在已经成为了陕西农民心中的偶像,但至少人们都佩服他,羡慕他。你也许会问:一个农民这么牛,难道他种地会长出金蛋?从比喻的意义上说,差不多——现在正是猕猴桃的收购季节,马占成正忙得不亦乐乎地卖他的猕猴桃,单价是每公斤60元。这么贵,有人要吗?有,而且多数是外宾,有韩国的、泰国的、马来西亚的,也有加拿大的、美国的,这些客商都很大方,韩国的一位客商一出手就是7000公斤的订单。

  眼睛瞪得抽筋儿了吧!顺便再让你惊讶一下:马占成种的猕猴桃是一种名为“西选二号”的新品种,纯绿色无污染,2003年注册了商标、产权,还申请了国家专利。该品种不光品质好,产量也高,亩产可达3000公斤,几乎是其他猕猴桃的两倍,更重要的是该猕猴桃品种生产管理投入并不比其他品种高,平均每公顷1.5万元左右。也就是说,马占成的利润高达180倍。马占成一共种了多少公顷“西选二号”你不用知道,你只要知道他现在很滋润就行了——虽不能“睡觉睡到自然醒”,但肯定“数钱数到手抽筋”。

  可以说,马占成已经创造了一个“猕猴桃奇迹”,但他的追求并未停留于此,他还要创造更大的奇迹,那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让他们都尝尝没事在家数钱的滋味。他独资成立了西安市福兴果西选二号科技开发研究所,现在正在着手推广宏大的“西选二号”计划,先期拟推广6600余公顷,果农只要愿意种,他可以负责包销,这样的话一年可以给周至县增加收入两亿元。如果后期能够在眉县、长安、灞桥、户县、岐县等猕猴桃种植县都种上“西选二号”,那么陕西省农民一年就可增加收入200亿元。

  马占成富了不忘乡亲,富了不忘国家,并非基于他的个人道德和理想,他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科技成果造福社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取得的一切,绝非一己之功劳,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多得自于社会,尤其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周至县这块“中国猕猴桃之乡”的肥沃土地让他这个普通的农民有了种果致富的理想,是当地政府关注“三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的政策让他有了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和帮助让他有了实现理想的保障条件。

  其实,近年来因政策受惠而怀有感激之情的何止马占成一个,整个周至县的猕猴桃果农都有这种心情。虽然绝大多数果农的猕猴桃还无法卖到马占成那么高的价钱,但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他们的猕猴桃也已经身价倍增,同样远销海内外。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周至县的猕猴桃受到许多国家客商的青睐,仅一笔向泰国出口的合同达就到8600万元。可以说,如今周至县的猕猴桃个个都是“金蛋蛋”,而每个果农手里都捧着“金蛋蛋”,“猕猴桃奇迹”的范围正在扩大。

  据悉,今年4月份,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周至猕猴桃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国种植猕猴桃的地域中是惟一一家。这无疑会对周至猕猴桃种植业和相关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相信,只要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只要全国各地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像周至县这样的“猕猴桃奇迹”还会不断被创造出来。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者:胡立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