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等”来的市场有多牢靠?——从新余蜜橘看农业品牌营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3票  浏览9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02日 15:16
  11月上旬,本是新余蜜橘采摘销售的旺季,但记者走访蒙山、力上等果园后发现,树上早已不见了蜜橘的影子。新余市果业局局长曹建祥介绍,今年新余蜜橘产果9万吨,较去年增产20%,但仍有一部分客商没有买到足够的橘子。新余蜜橘又送走了一个丰产俏销季。
  
  新余蜜橘形成规模化种植仅十年就如此俏销,曹建祥在喜悦之余仍不敢掉以轻心。他在思考一个众多果农或许顾不上的问题:我们真的摸透了市场营销这门学问了吗?
  
  俏销背后的烦恼
  
  曹建祥分析,今年新余蜜橘格外俏销有以下几大原因:一是果质优良;二是上市时间比南丰蜜橘、砂糖橘等早10至30天,抢占了市场先机;三是天气晴好有利采摘运输;四是及早筹划,组织营销得力。
  
  果农丰产增收,曹建祥在高兴之余也有担忧。不少业内人士曾向他提出,新余发展蜜橘产业,存在几大亟待解决的问题: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产业自主营销队伍严重缺乏,果业企业和果农品牌质量意识不强,果品包装混乱。所有这些,都将损害新余蜜橘的品牌形象。
  
  据了解,为了强化品牌形象,新余市今年印制了100万枚新余蜜橘品牌标签赠送给客户,但这些标签的使用情况不得而知。一些经销商完成收购后重新包装,以砂糖橘、江西蜜柑等面貌推向市场。新余市珊娜果业公司负责人李华学告诉记者,他曾在湖南、湖北等地市场发现,有人将新余蜜橘以砂糖橘名义出售,价格高达每公斤12元左右,消费者难辨真假。
  
  “一定要加强新余蜜橘的品牌建设,否则,这个产业的市场含金量将大打折扣,持续健康发展也是一句空话。”曹建祥认为,新余蜜橘种植户中有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十家,他们应成为新余蜜橘品牌建设的主要力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新余市果业局“代劳”了组织邀请甚至是接待客商等诸多事情,而众多企业和果农又因蜜橘连年俏销,缺少走出去、赚吆喝的主动性和长远考虑。
  
  “他们应该多想想,市场不可能永远这么顺利,不多做些准备,怎么应对将来的行情波动?退一步说,把价格、信息等主动权交给二道手甚至三道手,留给我们的利润有多大?”曹建祥说。
  
  走出去赢得主动
  
  从推广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新余蜜橘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并有了“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面向城市中高档消费群体”的定位。然而,新余蜜橘想要有更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得改变被山寨、靠打擦边球闯市场的现状。
  
  根据新余市果业局提供的一份市场开拓方案,今年共安排了8场新余蜜橘产品推介、展示展销会,并且以后相关展会将只增不减。为掌握信息、定价等主动权,新余还计划在上海、杭州、石家庄等城市设立8个直销点,并对每个直销点的果品运输、营销人员食宿、广告宣传等给予经费补助。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新余市积极展望国外市场,在连续4年出口东南亚的基础上,今年出口量达1.2万吨,并计划每年新增3000亩新余蜜橘出口种植基地,组织两家果企(合作社)开展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力争到2015年出口基地认定面积达2万亩。
  
  新余市珊娜果业公司2005年就取得出口备案基地资格,长期以来依赖外省代理出口,产品被冠名为“芦柑”、“椪柑”等外省特产。2012年,该公司生产的500吨新余蜜橘首次以“真面目”自主出口,实现了该市自主品牌出口的零突破。李华学透露,今年国内蜜橘市场行情较好,利润比出口国外要高,但自主出口行为不能只看利润,因为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也输出了品牌影响力,赚回了美誉度。“以前算交易细账算得多,现在是既要赚钱,更要赚吆喝。”李华学笑着说。
  
  本报记者 徐国平 邓爱勇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