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西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走南闯北 台州瓜农抱团造“飞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3票  浏览2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5月06日 13:23
  本报记者 周金泉
  
  随着四川农户一拨拨走到省外寻找农业“飞地”,农户们也对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忧和彷徨。为此,本报4月28日一版刊发《“飞地农业”的龙泉样本》一文,详细报道了我省龙泉果农远赴湖北赤壁种植水果的成功实践。
  
  无独有偶,“浙江台州瓜农闯九州”的故事也让人称道: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台州瓜农就到全国各地包地种西瓜。经过二三十年的摸索,他们趟出了一条异地发展的路径。
  
  入川十余年
  
  苦中有乐能挣钱

  
  5月2日,大邑县沙渠镇柳坪村。台州瓜农杨慧敏头戴遮阳帽,正在热浪袭人的大棚里查看西瓜长势,所种的麒麟瓜即将成熟上市
  
  “我们那里人均三分地。为了扩大西瓜种植面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的瓜农就一家带一户,一辈带一辈地到全国各地种西瓜了。”杨慧敏来自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白浦岙村,她说,台州异地种瓜的瓜农绝大多数是黄岩区的,她所在的村是台州瓜农异地种瓜的发源地。
  
  2004年,杨慧敏夫妇来到四川,相继在新津、邛崃、崇州、大邑等地流转土地种大棚西瓜,规模从5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80亩。杨慧敏夫妇每年11月底离开家乡,直至次年9月底才回到家乡,在家呆的时间只有一两个月时间,但由于在外种瓜能上规模、有钱赚,他们也义无反顾。
  
  “这边种出来的产量比台州低1/3,卖瓜的时间也比江浙一带的短。但是这边小工好找,种植成本比老家低了1000多元。”杨慧敏夫妇在四川一呆就是11年。由于种植西瓜要轮换土地,每年秧子一栽下去,杨慧敏就要开车出去考察土地,这让她颇费心思,“排水好、交通方便、土质好”成为她选择土地的标准。
  
  “我们的西瓜自产自销。一是自己拉到成都驷马桥市场和彭州濛阳市场批发,二是贩子直接到瓜棚来买。”杨慧敏说:“这边一般亩产2500公斤,批发价在3元/公斤—3.5元/公斤,不能低于3元,否则要亏。”
  
  每年采瓜时节,是杨慧敏夫妇最累的时候。她说:“请的小工一般不容易掌握认瓜的技术。我们就自己采,1天要采一两万斤。”
  
  据杨慧敏介绍,她村里的农户,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四五层楼高的小洋房,都有小轿车,这些都是在外种瓜赚的。
  
  协会作后盾 发展产业有底气

  
  杨慧敏的另一个身份是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有协会作后盾,杨慧敏发展西瓜产业更有底气。“我们有西瓜协会帮着协调贷款,只要有担保人、农房证和租地合同就能贷到款。”杨慧敏说,“我们出了什么事情,也可以找会长解决。”
  
  “黄岩区有3万名左右瓜农在外省种瓜,外省包的地有20多万亩,比黄岩的土地都还要多。”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协会秘书长张仲元说,“他们一般是夫妻搭档,包20亩左右,一年净赚10多万元。成立协会是为了服务瓜农,帮瓜农更好地赚钱。”
  
  成立于2007年的黄岩区瓜农协会,如今已在上海海南广东江苏、四川等地设立了10个分会,主要为瓜农提供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服务,并帮助他们维权。
  
  张仲元说,黄岩区瓜农协会的运转经费由区财政和农业局提供,每年总共有十二三万元;分会经费则由各分会“自行解决”。2008年,黄岩农村合作银行与瓜农协会达成协议,为协会会员提供外出务农创业贷款。“贷款门槛不高。只要瓜农提出申请、自找担保人,由村里的信贷员审核,每个瓜农凭身份证等材料,一周之内可得到5万元至20万元贷款。”张仲元说,“从2008年至2013年,黄岩农村合作银行就为瓜农放贷26.86亿元,化解了瓜农‘创业地难贷款,居住地贷款难’的矛盾。”
  
  张仲元说,协会还狠抓瓜农的培训。培训有三种方式:一是协会与台州的新阶层人士联谊会合作,每年为瓜农搞过10多期培训,可培训瓜农8000多名;二是协会利用每年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的时机,对代表进行1至2天的培训;三是台州瓜农每年回家采购农资,相关的农资企业将对瓜农开展技术培训。
  
  据记者了解,除黄岩区瓜农协会以外,台州还成立了诸多农民合作社和协会,为台州瓜农跨区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开展全方位服务。例如,2006年底在江苏省吴江市成立的苏州市(台州)西瓜产业协会,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个由“走出去”农民自行组织成立的异地产业协会,实现了异地经营农民融入当地政府的管理和扶持之中,同时也为本地政府在对外出农民的管理和服务上建立了新的平台。
  
  能人带团队
  
  塑造品牌闯市场

  
  经过多年实践,台州瓜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西瓜跨省发展模式”,2010年前后外出种瓜的瓜农达到高峰,粗略统计全市有6.5万名瓜农承包50余万亩土地种植西瓜。记者从台州市农业局了解到,台州西瓜产业在异地快速发展,主要还有以下经验和做法:
  
  一是注重“能人”带动,形成产业发展“团队”合力。大棚西瓜的种植成本投资大、规模大、效益高,台州的农民北上南下种植西瓜靠的就是“团队”精神,大家互相分工协作。各个西瓜种植基地从事管理的农民,大多数是沾亲带故的台州本乡本土农民。此外,台州瓜农具有“敢闯、敢冒、好学和传帮带”的精神,是西瓜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促进品种更新和优质化率提高。台州市及所属各县市区都建立起走出去农业开发领导小组,建立农民信箱,负责农民异地开发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并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多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知名专家,不间断地集中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三是加强农资社会化服务,壮大西瓜产业。台州农资在全国各地的台州瓜农集中区域,开设了20多家大棚西瓜农资专卖店,并以专卖店为基础,实施农业技术培训、提供西瓜系列生产资料配送到田头的经营模式,使台州西瓜生产方式与异地的土壤、气候相适应,减少外出瓜农的种植风险。
  
  四是实施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提高西瓜的效益,离不开完善、配套的产后服务体系支持。1999年成立的温岭市箬横镇农贸服务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的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为瓜农提供良种、技术培训、科技咨询、产后销售和信息等系列服务;并培养了一批懂业务、善经营的专业营销人员。如今温岭市拥有一支富有经验的西瓜贩销队伍,2000多位营销人员走南闯北,相继开辟了浙江、广东、福建、深圳、上海等10省(市)50多个大中城市的西瓜市场,成功组织了“南瓜北运”、“北瓜南运”,解决了瓜农的后顾之忧。
  
  五是树立品牌意识,拓宽销售渠道。台州瓜农的品牌意识非常强,为了配合品牌宣传,扩大知名度,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最有影响力的“彭、罗、林、蔡”四家从台州走出来的“西瓜大王”都给自己种的西瓜打钢印,并对各个基地的包装箱印上产地和生产班组的编号,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可行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