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产地市场建设能否化解农产品滞销怪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工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9票  浏览14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7月02日 16:05

  陕西省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6月下旬,油桃成熟了,却鲜有客商来收购,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CFP供图
  
  核心阅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从农户手里外销的价格,仅为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的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比例。这意味着,假如一千克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为10元钱,那么农户的销售价格仅为1.4元,欧美国家则能达到3元左右。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全国各地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成熟季节,但是常常出现的丰产不丰收、丰产却滞销情况,今年依然困扰着广大的农民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近日农业部专门发布了《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试图解决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顽疾。
  
  各地再现销售难
  
  进入6月份以来,许多安徽砀山籍的网友纷纷在微信圈里转发求助信息:当地20多万亩西瓜丰收,由于缺少销路,瓜农却高兴不起来,西瓜的价格也从一元一斤降至两三毛一斤,即便如此,仍有大量西瓜烂在了地里。
  
  这种丰产却不丰收的新闻近些年并不少见。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以来,被媒体公开报道的西瓜滞销现象就出现在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今年陕西果农倾倒油桃的消息也让农产品滞销难题更是引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一个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油桃成熟了,客商收购者少,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
  
  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不仅仅是这几年才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一直存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的扩散更快更广,各地农产品滞销的信息也逐渐多起来。
  
  但是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看来,相对于少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滞销难题,农民从农产品销售中获得的收入过低则是更大的问题。
  
  据他介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从农户手里外销的价格,仅为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的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比例。这意味着,假如一千克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为10元钱,那么农户的销售价格仅为1.4元,欧美国家则能达到3元左右。
  
  农户在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吃亏”很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专家认为,流通成本过高、销售环节多、人工费用、入场费用等都导致了农民收入比例的降低。但在张合成看来,农民之所以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不占优势,因为其议价能力比较弱,从根源上来看是其缺乏必要的议价条件。
  
  比如,首先农民一般缺少农产品的窖储能力,存不住就必须卖掉,卖不掉就烂掉了。“对窖储能力的支持和扶持就变成提高农户面对市场营销能力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农业部专门有支持提高农产品储藏的项目,这些项目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其次是农产品的运销能力很弱,若是商家不能及时前来收购农产品,那么就会出现积压烂掉的情况。另外还有信息获取能力弱、品牌营销能力弱等。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张合成认为,首先应当解决农产品产地的市场建设和发展问题。
  
  产地市场的滞后
  
  根据农业部的定义,农产品产地市场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较高商品率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了快速、大批量集散当地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供应而兴建的市场,其市场交易量60%以上是本地农产品。
  
  一旦这样的产地市场体系建立并完善起来,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批发零售价格差距大、农产品销售难、流通环节费用高等难题,但我国农产品频频滞销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遗憾的是,相对于农产品销售地批发市场体系的日渐成熟,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农业部所发布的《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产地市场所存在的五大问题:布局不够合理。东部地区市场数量多、规模大,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中西部地区仅占不到30%的份额,而且建设标准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目前,产地市场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领域最薄弱的环节,大多数产地市场只是一个简易的交易场所,设施简陋,环境差,缺少预冷库、保险库等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功能不全。据悉全国大部分产地市场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生产、交易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缺乏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和手段,而且信息发布渠道较少,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强,很难满足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交易方式总体落后。基本都采用现货对**易,只有少数市场采用了公开拍卖的先进交易方式;主体经营能力不强。经营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获取渠道少、商品化处理水平低、议价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合力破解“老大难”
  
  农产品产地建设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张合成认为,近两年国家已经在政策方面做了不少的探索。
  
  比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农业部目前已经与地方政府联合启动建设了一批全国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在促进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科技交流、物流集散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政策的支持,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在为一些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同时,也给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带来机遇。
  
  农产品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业态需要依托产地市场进行农产品的分级、分选、预冷、包装等商品化处理以及货物的组配。
  
  即便如此,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依然突出,比如,国家对于产地市场的投入依然较少,尤其在一些基础硬件建设方面,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这些国家,有的产地市场建设,国家投入就占据50%以上。另外,产地批发市场的产品往往有易腐性、季节性特点,不少市场必须配套建设通风库、冷藏库,但每年经营时间往往很短,投入大、收益小、回报率低、回收周期长,因此社会资金一般不愿参与其中。
  
  “鉴于产地市场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应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全面落实**针对批发市场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继续重视对批发市场尤其是产地市场的政策扶持,应在土地、税费、融资、降低水电费等方面给予更多实质性支持。”张合成说。
  
  对于此次《纲要》制定和发布的目的,张合成表示,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产品产地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等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