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村规划种植500亩新会柑 打造新会柑种植基地
本报讯 “天马村准备引进种植户种植500亩新会柑,打造天马新会柑种植基地,并打造柑园文化和柑乡文化。”昨天,新会区会城天马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陈光强说。
据陈光强介绍,天马村已规划500亩田地,引进种植户种植新会柑。目前,在天马公路大围东第四排已种植50亩新会柑,另外80亩将于明年种植,目前正在准备前期工作。村委会正在和种植户洽谈,明年将在公路大围东第三排种植100亩新会柑。在天马英洲沙已种植60亩新会柑,明年该种植户将继续种植100多亩。“现在,我们还正和一些种植户正在洽谈,他们都有意到天马村种植新会柑。”
据新会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地方掌故专家林福杰介绍说,明代以来,新会盛产大红柑、蒲葵扇,天马村土地十分肥沃,是代表性的产区。外界所称“天马三宝”即指葵扇、柑桔和稻草(指水稻)。抗战时期,日军怕柑园潜藏游击队,强令农民砍伐柑桔。新中国成立后,天马柑桔产量以1953—1954年为最多。上世纪90年代,天马种植新会柑逐渐减少。(本报记者 谢富瑞)
据陈光强介绍,天马村已规划500亩田地,引进种植户种植新会柑。目前,在天马公路大围东第四排已种植50亩新会柑,另外80亩将于明年种植,目前正在准备前期工作。村委会正在和种植户洽谈,明年将在公路大围东第三排种植100亩新会柑。在天马英洲沙已种植60亩新会柑,明年该种植户将继续种植100多亩。“现在,我们还正和一些种植户正在洽谈,他们都有意到天马村种植新会柑。”
据新会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地方掌故专家林福杰介绍说,明代以来,新会盛产大红柑、蒲葵扇,天马村土地十分肥沃,是代表性的产区。外界所称“天马三宝”即指葵扇、柑桔和稻草(指水稻)。抗战时期,日军怕柑园潜藏游击队,强令农民砍伐柑桔。新中国成立后,天马柑桔产量以1953—1954年为最多。上世纪90年代,天马种植新会柑逐渐减少。(本报记者 谢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