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土:外来工异乡创业 种出名牌水果
10月份以来,永安市洪田马坑果场、煤矿果场热闹起来了,前来订购“川溪”牌琯溪蜜柚、脐橙的客商络绎不绝,工人在山上采摘蜜柚、脐橙、山下过磅、装车,忙得不亦乐乎。看着满山鲜果,川溪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水土笑了。
老苏的蜜柚、脐橙不仅销往广东、上海等大中城市,还出口到东南亚,“川溪”也成了知名品牌。17年前老苏开始种果时,还是一名外来农民工。
长兄为父,带着弟妹外出打工
苏水土的老家在永春篷壶镇观山村。1981年,他父亲病逝时,没有给苏水土留下任何家产,却留下一屁股债务,留下的是脆弱的母亲和6个弟妹。作为家中长子,年仅24岁的苏水土成了家中顶梁柱,当时他最小的弟弟苏祖石只有7岁。为了照顾家庭,父亲过逝后没有多久,他就结了婚,带着妻子、弟妹们开始打拼。
观山村地处偏远,人多地少,幸好苏水土读中学时就学会了开大型拖拉机。当家后,开着拖拉机在镇村之间跑运输。他很勤快,热心。村民要运东西,他随叫随到;运大件货物时,还给乡亲赊账;路上村民挑东西回家,他就顺便让他们搭车回村。大伙信任他,所以苏水土的货源多得运不完。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家庭的开支。
开大型拖拉机给他带来外出打工的信息。1985年他跟随永春第三建筑公司来到永安市洪田煤矿帮助运石头。那时他已经是三个子女的父亲了,家庭负担重,他放心不下弟妹的生活,将弟妹6人带到洪田煤矿,一家子11人住在工棚里。白天苏水土开着拖拉机去帮助运石头,妻子照顾孩子和弟妹们,大的弟弟在工地做小工,每天只能赚4元钱,尽管生活拮据,但一家子其乐融融。几年下来,苏水土的诚实、憨厚给洪田人留下了好印象。1991年,正当他们收入比较稳定之时,洪田煤矿砌石头工程完工,永春第三建筑公司要撤回去,一家人面临失业。
当时,永安市洪田镇搞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在马洪村马坑开辟一片千亩果园示范片。时任洪田派出所所长陈晓明介绍苏水土去开辟果园。苏水土放下拖拉机,带领全家人开始向山里进军。开山种果,苏水土没有一点经验。他回忆说:“(炼山时)我开的火路要比别人的宽,担心在放火炼山时,走火将其他山场烧了,我一家将会完蛋。”山场炼好后,要挖穴时,洪田镇领导发现当时温州蜜桔种得非常多,市场饱和,种琯溪蜜柚比较有前途。于是,苏水土就带着家人按照种柚子规格开平台、挖穴,为了赚工资,他们住在山上简易的工棚茅草屋里;为了赶时间,他们在山上过年。苏祖石回忆说:“在这个山上没有水、没有电,放眼望去只是刚用火炼过的山,黑鸦鸦的一片,晚上只能用蜡烛和煤油灯照明,除了野外寒风呼啸声和野兽嚎叫声外,其他就没有了。”
他们一家子过完正月初一,初二就开始挖穴,等到初八政府干部来上班时,他们已经完成了挖穴工程。3月份,洪田镇里调来了琯溪蜜柚苗,苏水土按照要求,完成了琯溪蜜柚种植任务。
一片千亩果场完成了,谁来管理呢?那时,洪田人对种琯溪蜜柚心里没底,镇里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陈晓明又向镇里建议:苏水土老实、可靠,又有经济头脑,他又来自水果之乡永春,可以让他承包果园。
接到这个挑战,苏水土回到果场开了家庭会议,一家人决定承包果场,在洪田发展。
破釜沉舟,全家上山管蜜柚
就这样,1992年春,苏水土承包了马坑千亩果场,开始艰难创业。
一切从零开始。苏水土从锄草、打农药、修剪果树学起,还请永安市技术员长年指导管理种植。刚起步没有别的收入,到了1992年下半年,所有的积蓄全部花光了,怎么办?
苏水土回老家借来钱,加大短期投资,养猪、养鸡、养鸭,还在果林里套种地瓜、西瓜。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
1996年春天,苏水土让部分的琯溪蜜柚挂果,物以稀为贵,这一年这些蜜柚果以较好的价格批发出去,苏水土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随着家庭经济好转,几个弟妹也成家了。
尝到丰收的果实,苏水土又承包了洪田煤矿几百亩的脐橙场,向洪田村租赁了上百亩的山场种植脐橙。他的果场越来越大。正当他期盼收获之时,一场沉重打击降临了。
天灾降临,政府援助暖心田
1999年冬天,果场的冬肥下完了,没想到一股寒流袭击洪田。
“那年冬天特别冷,我在洪田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头一回碰到那样的天气。”苏水土说。那年冬天气候异常,白天天气很热,晚上下霜特别冷,达到零下7-8℃,霜冻持续一个星期,由于防寒的材料没有办法供应,柚子、脐橙果树几乎给冻死了。
遭灾后,苏水土算了一笔账:三个果场的果树全部重新培育,长出果子最少也得两年时间,要重新投资上百万元。如果马上放弃,还略赚一些钱;继续投资,就得过20年前的苦日子。
正当苏水土与家人正准备放弃果场,洪田镇领导来了。他们多次到果场鼓励苏水土渡过难关。镇里决定延长承包时间,霜冻期间免去上缴给洪田镇政府的柚子,永安市、洪田镇还派出果树专业人员到果场现场指导。
两年后,苏水土的果场恢复投产。
每一次苏水土遇到灾难,洪田镇政府总是伸手援助。2008年受四川广元蛆柑事件的影响,全国大量柑橘滞销,苏水土种的脐橙也受波及,30多万公斤没有及时销售出去,洪田镇政府提供了一座1500平方米的仓库给苏水土使用,使用期长达十年。有了政府的帮助,苏水土又一次渡过危机。
经营品牌,龙头企业“领头雁”
前些年,苏水土果场生产的水果大多被外商订走,由于没有牌子,他的水果在外难以直接出售。
2005年,苏水土注册成立了“永安市洪田川溪果业有限公司”,苏水土由个体户变成了企业总经理。他从原永安市金橙公司转让了已经注册经营多年的“川溪”牌商标。借助“川溪”牌商标,苏水土果场生产出来的琯溪蜜柚、脐橙等贴上了牌子,印制了包装箱,大大方方地销往上海、广东、北京以及东南亚地区。
从2006年开始,川溪公司在原有果树上嫁接红肉蜜柚新品种,今年已有部分的红肉蜜柚上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他又引进红皮蜜柚新品种,使川溪蜜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立于不败之地。
2009年,川溪牌琯溪蜜柚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川溪”牌的脐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被福建省质量协会评为“2007年福建省用户满意产品”;2009年第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上,“川溪”牌脐橙获得了“金奖”;2006年至2008年,川溪公司被三明市人民政府、永安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从农民工到果业公司的“老总”,苏水土正成为洪田果业的“领头雁”,经营着福建省果业名牌,引领着果农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