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千亩梨园缘何难结“开心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东阳新闻网站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3票  浏览1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4月15日 14:28

湖溪镇立德农庄是全市规模最大的连片梨果基地,但六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初豪气冲天的投资方却是愁容满面:到去年为止,还是入不敷出——

  眼下,正是梨树挂果时节。在湖溪镇立德农庄的千亩梨园内,一大批一两米高的梨树上,一颗颗青果像小星星一样点缀在绿叶中。这批已下种六年多的“翠冠”梨,本应进入盛产期,但今年的挂果情况依然不理想,立德农庄的主人王立德夫妇有些无奈。

  今年49岁的王立德是江北街道临江社区人。年轻时,他在江苏常熟市场做毛巾生意,10多年下来,积累了三四百万元的资金。2003年,看到我市梨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豪气冲天的王立德决定向农业产业化进军。当时,湖溪镇郭宅二村、郭宅三村一带上千亩土地刚刚完成整理,王立德就承租了这片土地,协议租用期是20年,租金是每亩200公斤粮食(以每年市场实际粮价折成现金支付)。当年,王立德开始大规模投资,购置了挖掘机等设施,新种了以“翠冠”为主的早熟梨和部分黄花梨。

  农业投入回报周期较长,王立德夫妇对此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为管好梨园,夫妇俩都住在农庄内,许多活亲自动手干。为增加收入,在梨树较小的时候,还在梨园内套种过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2006年,梨果开始投放市场。几年下来,梨果结得一年比一年多,按理说农庄的负担是越来越轻了,可现实情况是,王立德夫妇肩负的压力越来越大。

  王立德说,承租这片土地的第一年,租金只要十五六万元,可随着粮价节节上扬,租金激增,到去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9万余元;而去年一年梨果收入只有20来万元,还不够支付当年的租金。农庄长期雇用的员工有20多名,梨果采摘时节用工要增至50多人,一年下来,仅人工工资支出就是20多万元。六年下来,王立德夫妇不仅将做生意赚来的钱全部贴了进去,还多方借贷了100余万元。由于手头资金紧,农庄也一度出现了管理不善、整枝施肥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最让王立德夫妇头痛的是,偌大一个农庄成了一些素质低下者眼中的“公共”农庄。这上千亩梨园地处公路边,没有大墙高网阻挡,于是在梨果成熟期,顺手牵羊者蜂拥而来,甚至有人将一麻袋一麻袋的梨果扛回家。前年冬季,由于路人引燃枯草,梨园内10多亩梨树被毁。

  凡此种种,让王立德夫妇不堪重负,目前的境地可谓进退维谷:进吧,要加大投入,却是后劲乏力;退吧,大笔资金和多年心血付出就打了水漂。

  王立德说,湖溪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庄的发展十分重视。农庄建设之初,就得到了市里的资金扶持;前年,市农业局曾出资邀请武义县的7名专家前来给农庄的梨树进行整枝。这些,都成了他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目前,农庄一年正常的运转费用需要五六十万元,尽管产出远不及投入,但他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勒紧裤带撑下去。他说,只要有关方面再扶持一把,帮梨园渡过当前的难关;只要梨园改善管理,进入真正意义的盛产期后,就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立德农庄的境遇,市水果行业协会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加更深有感触。王加更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企业管理比工业企业更难;立德农庄是全市最大的连片梨果基地,东阳的梨树品种好,销售不愁,价位也不低,关键是提高产量,只要改进管理,“翠冠”梨亩产2500公斤不是难事;若王立德夫妇管理有困难,分块转包也不失为减轻负担的一条途径。

稿源:东阳日报 作者:记者 郭好进 通讯员 郭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