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看我的苹果七十二变
2006年11月1日,记者在王府井大街带了一盒特殊的苹果进行采访。
德语男:“没见过,这是怎么画上去的?——在西方过圣诞节的时候,有圣诞树,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装饰,但是很遗憾,没有这么漂亮的苹果作为装饰。”
英语女:“拿一个。”
游客:“没见过——这个是怎么画上去的?”
游客:“行行,真是没有见过。”
游客:“这是非洲吧?”
这样的苹果就长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的这个苹果院里,这个正在敲着盆赶鸟农民叫段振,他就是这些苹果的主人。2003年,他带着这些苹果参加了北京农业博览会。
段振:“像人家都是大企业,它有展位,像我这个没有展位,没有展位,就是通过关系,给挤出来一块下地方,小地方展不开,就摆了七个苹果,我这一盒是8个,只能摆7个苹果,就那一块小地方。”
就是这七个苹果,一下子就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并且以平均每个苹果100元的售价被参观者一抢而空。当时带他去参展的成安县农业局长吴长海就亲眼目睹了一切。
成安县农业局长 吴长海:“当时的时候呢就好多的参会的人员,客商什么的,都挺稀奇的,那么好多人围在那儿,索要资料呀,看苹果,都是觉得稀罕,多少年了,没见过。”
在段振的苹果园,几乎所有的苹果树都像这样挂满了瓶瓶罐罐,那种100元一个的苹果就长在这里的苹果树上。别人的苹果论斤卖,他的苹果却论个卖。别人的苹果地每亩只能收入三四千元钱,而他的苹果地平均每亩却能收入上万元。
六年前,当地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被树枝挤压变成了非常奇怪的形状后,被果农不舍得卖。反而收藏了起来。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段振的注意。
段振:“无意中,给我一个启发,给我产生一个灵感,我说是不是有一种切实的方法,改变这个苹果的这个形状,让它更美观。”
这件事给当时还在经营塑料袋加工作坊的段振一个启发,为什么不在苹果的外型上入手,来增加苹果的价值,改变当时苹果卖不出好价钱的现状呢?
段振:“考虑它比一般的苹果增值,它变了形状肯定要增值,这个苹果比较奇特,比较新鲜,包括一看,这个苹果比一般的苹果就是不一样。”
2000年段振决定承包果农周月光的一棵苹果树,自己做实验。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去以后,不但遭到了周月光的拒绝,同时也招来了其他果农的冷潮热讽。
农民 周月光:“我说苹果是一个圆苹果,本身是个圆形的,扁圆形的,他非弄个方的不行,完了我不同意,我说你简直是神经病,你胡来,不可能的事。”
农民 李树清:“来了一说这个事,拿着个瓶子,我说啥东西,搞这个了,你纯粹神经,肯定神经的很了。”
好说歹说,段振最后以苹果树平均收益的两倍作为赔偿,周月光这才答应把这棵树借给他。就这样,段振在一片诽议和嘲笑当中开始了自己苹果变形试验。
他从废品收购站里找来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罐头瓶子套在小苹果上。
段振:“这样,这个就可以挂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