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桔农冒险使用药剂控梢
□本报记者 章四平
又将到一年柑桔除夏梢的时节。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清远、肇庆等柑桔产区了解到,虽然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杀梢、控梢类农药产品获得登记,使用农药除梢面临一定的风险。但由于柑桔种植面积很大,人工除梢耗时费钱,仍有近八成的农户在冒险使用药物除梢。但由于这类产品的稳定性较差,用药时间、剂量和喷药器械以及喷药后的天气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不少青睐农药杀梢、控梢的农户总结说,选用任何一种农药杀梢、控梢,必须先自己小范围试验,确定没事后才能大面积使用;同时,在大家都没登记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尽量购买大公司生产的产品。
药剂杀夏梢成主流
“如何控制夏梢是我现在最苦恼的事情。”4月14日,英德浛洸镇大塘村桔农莫远强面对来访的南方农村报记者,表达了难以控制沙糖桔夏梢的烦恼。他介绍,以前柑桔种植面积少,夏梢长出时一般都是他夫妻俩人工摘除,但随着柑桔种植株数的增多,如今300多棵已经挂果的柑桔树,夏梢长出时如何抹除总是让他煞费苦心。“如果人工摘除,较大的一棵柑桔树一个人一天都未必能摘除完,而300棵柑桔树往往是一遍还未摘完,新的夏梢又悄然长出,根本来不及摘。”莫远强说。
莫远强的话道出了广大桔农的心声,受访的许多桔农都深有同感。英德浛洸镇军马塘村桔农赖日富告诉记者,随着柑桔种植量的增加,以及人工除夏梢成本的普遍上涨,从2007年起绝大部分桔农开始使用农药控梢或杀梢。“现在请工人至少需40元/天,还管一顿中饭,一个工人平均每天只能摘除30-50棵柑桔树,而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杀梢、控梢的农药效果不错,成本也比较低廉,一棵树的成本也就是几毛钱。”
“目前市场上有八成以上的桔农在使用农药杀梢或控梢。”英德市经销商朱老板表示,人工除夏梢不仅成本高,更主要的是现在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有钱也难以请到工人。“使用药剂控梢、杀梢经济又实惠。”
对此,清远市卓银农资有限公司英德浛洸镇连锁店邹铭洲店长也表示认同:人工除夏梢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只有个别种植面积较少的农户会采取人工摘除。记者从肇庆、云浮等地了解到,大部分果农都在通过药物杀梢、控梢。
产品无证使用须谨慎
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的农药宣传有控梢、杀梢作用。不过据了解,至今国内仍没有任何一种杀梢、控梢类农药产品获得登记,企业都在超范围经营产品。据悉,大部分产品主要成分其实就是“除草剂”或“除草剂+叶面肥”。因此,使用这些药剂农户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我曾是控梢药剂的受害者,知道使用药剂除梢有风险。”英德石灰铺镇新联村桔农官炳洋说,他前年杀夏梢时使用了广西一家公司生产的杀梢类农药,喷药三天后,发现整个柑桔树的叶子和果实都明显变红,再过几天后很多果实就陆续凋落下来,“本来10亩多的柑桔可以收获6万斤左右的果,而当年只收了2万多斤。”
“虽然药剂有风险,但还必须依靠药剂除梢。”官炳洋说,他家2000多棵柑桔树,人工摘梢难以做到。不过,有了前车之鉴,现在他选择药剂时非常谨慎,一般是先拿一两棵试用,几天后如果没出问题才尝试大面积的使用。“我去年就试了好几种药剂,后来还是觉得大公司生产的比较可靠,用了放心。”听说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除草剂“克阔乐”用于控梢、杀梢效果不错,且目前没有出现什么副作用后,他很快购买了一些。因此,他去年全部使用了“克阔乐”,不过在使用时他将说明书上10毫升药剂兑60斤水增大到兑240斤水使用。赖日富也告诉记者,去年他试用了很多药剂后也发现“克阔乐”效果不错,没出现副作用。
“不过选择除梢药时不能盲从别人。”赖日富说,任何一种药剂在使用时必须先做试验,并摸索合适的使用方法,然后再确定能否推广。他使用“克阔乐”的经验是:一,打药时选择早上9点前、下午4点后,切忌在强太阳高温下或天气太干旱时使用,否则容易造成落果等不良影响;二,用药要及时,最好夏梢长3-5厘米时打药,一旦夏梢老化出现木质,就必须使用更高浓度才能杀梢,而高浓度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三,药剂在兑水时需要均匀,否则也易出问题。
清远市卓银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国辉提醒桔农,目前市场上至少有20种以上的农药宣称有控梢、杀梢的作用,因此农户在选择时一定要谨慎,任何一种药剂都要先自己试用,没问题后再扩大使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