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贵德长把梨寂寞挂枝头追踪 青海农特产何时破茧化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朱西全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1票  浏览1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1月01日 15:40
  软儿梨是我省分布最广、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果品发展前景不错。令人遗憾的是,外地人提起软儿梨,想到的是兰州的软儿梨。
  
  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室主任刘小利在长期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我省产的一种核桃,品质几乎能与世界上最好的伊朗核桃媲美,因为没有形成品牌,反而被外地的核桃抢占了市场先机。同样如此,软儿梨是我省分布最广、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果品,发展前景不错。令人遗憾的是,外地人提起软儿梨,想到的是兰州的软儿梨。
  
  很多人都记得,数年前,循化线辣椒也遭遇了滞销的困境,但通过政府扶持、媒体宣传,它不仅让当地村民受益,还成为了一个品牌,声名远扬。这个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它为我省农特产品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说起我省的果品,刘小利不止一次地说到要加大科技投入。贵德长把梨滞销主要是品种退化、树种老化引起的。我省农村许多果树基本上都是老百姓自发种植的,他们对果树不修剪、不施肥,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果树老化加剧,果品品质降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长期以来,我省农特产品缺少龙头企业。这是刘小利在调研过程中最深的感受。比如,循化线辣椒正因为有了“天香”“仙红”等龙头企业,线辣椒的发展更加迅速和健康。眼下,贵德也正在走这条路,贵德清酒业用软儿梨做成的“醒酒”,不仅消化了当地的软儿梨,也打出了一个品牌。顺着这条路发展,根据长把梨的特性,把它做成果脯,把沙果作为果丹皮的原材料,也是农特产品的一条发展之路
  
  行走在基层,刘小利很苦恼:很多果农不懂栽培果树的基本知识,刘小利和同事在农村推广新技术时,难度也很大。比如让果农修剪果树,果农认为把树枝全剪了,产量会下降。却不知,果树种植是一个精细产业,而不是粗放产业。要想发展农特产品,提高果农自身的种植技能也是重要的一环,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拓宽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