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果品合作社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阿香柑桔专业合作社:万里架金桥 共圆丰收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5票  浏览3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14日 13:11
  本网近期关注十七届三中全会经济热点:关键词--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土地改革,农民,农村土地流转。详细内容请点击:十七届三中全会经济热点专题
  
  2000年11月,安化县柘溪库区的几个柑桔种植大户在饱受卖难之苦后,发起创建了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现更名为安化县阿香柑桔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七年来,共组织外销柑桔7.1万吨,为桔农直接增收近亿元。“阿香”柑桔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选为“中华名果”,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
  
  一、市场经济让农民感受了农产品销售难的压力,也激发了农民开拓和驾驭市场的智慧,促使农民走上合作经营之路
  
  位于雪峰山麓的安化县,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所产柑桔曾多次获省优、部优称号,1991年,柘溪库区宝塔山蜜桔还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水果。到上世纪末,当地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大部份家庭渐渐有了比较可观的收入来源。但农民刚尝到一点甜头,“销售难”问题给了他们沉重一击。1997-1999年,当地柑桔连获大丰收,桔园果实累累,一片金黄,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估算库区柑桔年产量在9000吨以上。可到了收获季节,柑桔收购价只有8块钱50公斤,而且收购者廖廖无几,桔农们一下傻了眼,怎么办啊,他们习惯性地找乡政府、县政府,政府部门在新闻媒体上打广告,派人四处联系,才知道各地市场正桔满为患。农民眼睁睁看着金黄的柑桔烂在园里,第一次明白了丰产不等于丰收,“市场经济”为农民上了一课,但农民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
  
  2000年5月,从事过乡镇企业工作的柑桔种植大户夏绪平带着家里仅有的8000块钱,带着乡亲们的企盼和政府的重托,踏上了外去考察之路。从京广线一路北上,走遍华北、东北、新疆,几乎踏遍了中国大部分柑桔销售市场,还到了俄罗斯。一路考察,一路思索。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柑桔供大于求,只是结构性过剩,季节性过剩,低水平过剩。在东北市场,柑桔进口货多,市场价是每公斤16元,而国产货是每公斤2元左右。就安化柑桔而言,一是没有品牌,优质柑桔待在深山人未识,产品不能变成商品;二是缺乏组织,生产经营分散;三是采收时间过于集中,产品加工跟不上,贮运措施落后,上市时间短;四是部分果园老化,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品种混杂,难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五是没有稳定的销售网络。经过考察,夏绪平等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了关于组建“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同意批复。
  
  2000年11月份,合作社在工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宣告成立,率先发起的8户社员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并制定了成员产品销售和利益分配制度,优先收购社员产品,盈余按产量返利25%,按股金分红30%,20%留作风险基金,25%留作积累用于发展再生产。合作社的做法得到了桔农的认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有200多户桔农先后加入合作社。当年,合作社就外销柑桔1500多吨。第二年,仅销往东北市场的“阿香”柑桔就有4000多吨,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更重要的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认识了市场,树立了驾驭市场的信心。
  
  二、合作社为桔农破解柑桔销售难题,也在社员的精心呵护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合作社办起来了,要让山里的柑桔与万里之外的东北、华北市场有效对接,绝非易事。
  
  品牌是基础。2001年初,合作社将自己的产品以种植大户夏阿香的名字来命名为“阿香”牌,并到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在社员代表大会上,人人为创建品牌宣誓。从此,合作社把当地几千户桔农融为一体,大家一起改良柑桔品种,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共同见证阿香柑桔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选入“中华名果”,成为柑桔知名品牌,见证当地柑桔产业的成长、壮大。
  
  加工是关键。为打响“阿香”品牌,合作社投资20万元新建了两条日加工能力45吨的柑桔生产线,制订了一整套先进工艺流程,并将柑桔按大小、色泽、光度等七个等级分类包装。为了延长保鲜储藏期,合作社专门成立了保鲜技术攻关小组,历经五个月的试验,使保鲜期由60多天提高到120天。合作社设计了轻重适宜、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美包装纸箱,附有图像、中英文彩色套印的产品说明书。同时,合作社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在加工中强化了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市场是保障。为迅速抢占市场,合作社投资50万元在哈尔滨市成功举办了湖南安化“阿香”牌柑桔展示会,并提出“阿香蜜桔、贵在品质”的口号,请当地市民免费品尝,投资20万元在黑龙江电视台制做了形象广告,最终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有力的宣传,在寒冬腊月里,砸开了黑龙江市场的“冻土”,成功抢滩东三省。随后,合作社又将自己的品牌辐射到西北、华北地区。在全国10多个省市170多个县(市)建立了销售网点。近两年,合作社每年为本县外销柑桔13000吨以上,解决了当地柑桔销售难的问题,同时还先后帮助我省溆浦、泸溪、石门、古丈等地销售柑桔12000多吨,架起了从山村通向全国、通向世界的金桥。
  
  合作社有了市场,也得到了桔农的认可。合作社创办时只有社员8人,到现在,社员已发展到651人,遍布库区的8个乡镇和一个林场。与合作社建立了稳定联系的农户达4200多户。合作社基地由当初的1000亩发展到4万亩,年产柑桔由5000吨增加到15000吨,均价由0.7元/公斤增至1.2元/公斤。农民凭着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来接受这个组织,拥护这个组织,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
  
  三、合作社长期坚持服务社员的宗旨,深深植根于农村、农民,始终是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
  
  2002年,安化县阿香柑桔专业合作社有幸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之一,在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断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深得农民的拥护。谈及合作社给予农民的实惠,社员们如数家珍:
  
  ——技术指导进园。合作社从县农业局请来了高级农艺师入园指导。技术人员长年穿行在桔园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好配方施肥、病虫防治、剪枝嫁接、土壤改良等方面的问题,引进推广柑桔良种。从2003年开始,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致力于发展无公害绿色柑桔生产,拿出25万元资金举办了68期技术培训班,培训桔农18000人次,发展无公害柑桔基地28000亩,使柑桔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
  
  ——农资配送进园。合作社为了推行无公害栽培,编印了《绿色食品阿香柑桔生产技术规程》两万多份,免费发放到农户。为了桔农按技术要求使用标准农药农肥,合作社每年筹措100多万元,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购柑桔培管所需的各种农用物资,按生产季节配送到园。统一免费安装频振式多功能杀虫灯1300盏,为桔农节省开支30多万元。逐园进行化肥农药残留检测,11项指标全部达到标准,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
  
  ——资金帮扶到户。合作社采用多种方式扶持桔农生产,贴息提供生产资金,从2001年起,每年根据社员的经济状况、桔园面积等情况向社员提供生产资金,生产大户由合作社直接投资,分散的小户则采取联户担保的形式给予扶持。2001年,合作社在南金乡田口园艺场投入8万多元用于品种改良。两年后,该场柑桔的商品率由40%提高到85%,优果率由零达到60%。8年来,合作社贴息20多万元,共向社员提供生产周转金500万元。
  
  ——产品收购到组。库区桔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到了柑桔收获季节,合作社组织200多农民,租用20多条船只和10多辆卡车,上门收购,2002年、2003年合作社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出0.2元,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合作社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出0.3元,8年来,合作社收购柑桔从未向农民打过白条。
  
  ——利益分红到户。合作社每年要从可分利润中抽出25%按销售量返还给社员,7年共返还利润170多万元,其中2006年、2007年向社员返利都在30万元以上。
  
  四、在新农村建设中,合作社的事业方兴未艾,计划再办四件实事
  
  安化县阿香柑桔合作社成立以来,办成了许多政府部门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好的事情,渐渐成了当地农民经济和生活中的主心骨。
  
  合作社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合作社的成长壮大,全县柑桔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这种合作经营机制逐渐为农民所接受,在全县催生出了200多个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各类合作组织的农户达到近12000户,带动农户38000多户,占全县农业户数22万户的17℅,促进了当地水果、茶叶、烤烟、楠竹、药材、渔业及畜禽养殖等七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快速稳步增长。
  
  合作社成为了推广科学技术的基地。合作组织都是农村的能人领办的,他们讲什么农民听,他们教什么农民懂,他们的培训班不收费,农民积极参加,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成为了培训新型农民、推广科学技术的基地。
  
  同时,农民在自己的合作组织内,能亲自参与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参与各方面经济活动的管理,自强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得到启迪和培养。
  
  面对未来,信心满怀,计划三年再办四件实事,一是建设一个1万吨的柑桔中转储藏库,为安化柑桔产业升级打基础;二是建设一个1000亩的现代农业绿色食品柑桔示范基地;三是完成柑桔良种“阿香一号”新品种繁育、推广工作;四是建设一个1000亩的生态农业柑桔示范基地。引领安化柑桔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以上,年产量30万吨,柑桔收入达6亿元,让柑桔成为安化的支柱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