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大王——杨遂胜
汉水之滨领头雁
——记湖北省老河口市果蔬专业技术研究会会长、果业大王杨遂胜
“梨花湖畔涌商潮,子胥故里竞风流”。在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洪山嘴办事处有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风流人物:十年来,他凭着自己的闯劲和执着,在昔日荒芜的汉江滩上,创办了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发展带动了1.8万户农户开发滩涂8.56万亩,形成了以林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生产。他先后开发出大仙桃、汉水梨2个优质品牌水果,为从事荒滩绿色开发的农户每年每户直接增收2000元。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年轻人就是杨遂胜。他用自己的腔真情洒满了艰辛的荒洲绿色开发之路,把老河口市果蔬专业技术研究会办成了全国百强农技协、全国五十个星级农技协和全省五十强协会,为万千果农树起了一面科技致富、果业兴市的大旗。
老河口市位于汉水中游东岸,汉江沙滩面积达20万亩。1988年前,农户搞荒山荒滩开发,不是栽芭茅打帘子,就是种小麦收粮食,每亩产值不过400元。为了摆脱贫困,后来有人尝试种西瓜、套花生,得也没取得好的效益。如何找准一条切合实际的致富之路,多种尝试失败,让面朝沙洲背朝天的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袍袱,这一切让高中毕业回乡的杨遂胜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父亲口中得知门前的两棵桃树就是濒临灭绝的大仙桃品种后,就进行了剪枝嫁接,在自己承包的果园里,成活了12株,与同期成熟的桃子品种相比,果个大、外形艳美、品质极佳。1993年7月19日,在华中农业大学,经过全省20位著名的专家教授的鉴评,一致认为:该品种个大、质优、形美、色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该品种属湖北省不可多得的早熟优良品种,同时也是发展桃子较为理想的早、中、晚的配套品种之一。受到启发的杨遂胜一头扎进果园里,在承包了30亩果园的同时,在附近的太庙村一次性买断了300亩土地的经营权。荒山荒滩开发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百里汉江、二十万亩沙洲,围绕砂梨基地建设,杨遂胜以示范经营为主,先本地,后外地,示范引路,滚动发展,用利益引导农户自我开发,自我发展,根据农户自愿的原则,杨遂胜统一基地建设,配套设施,提供技术服务,使基地开发做到了开发一片、受益一片、辐射一片,逐步形成了百里汉江果树走廊,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群众绿色致富的银行。实现了一棵树,一个产业,一人富、一方富的目的。
1997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的杨遂胜,由果蔬技术研究会的会员也逐渐成长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这更加激励和坚定了他绿色荒山荒滩的决心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他先后筹措资金80万元,创办了老河口市仙仙果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优质水果的繁育销售,为了得到更新的技术和了解有关信息,他多次到北京、郑州等基地考察,并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先后引种成功华梨一号、华梨二号、黄金、黄冠、丰水、西子绿、长寿等7个种类130余个优良品种。为了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开发荒山荒滩种植水果,他聘请林果专家,给广大果农现场授课,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果树专科、本科的自修学习,重点研究推广对从育苗、移栽、修剪、施肥到疏花疏果、治虫、采摘、质检、包装等整个生产操作,并与果农签定技术服务和销售协议,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很快在果农中掀起了“绿化一片荒滩、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开发荒滩种植水果的热潮。近十年来,他共繁育果苗和各类绿化苗木达250多万株,绿化荒山荒滩面积5万多亩。同时,他还在仙人渡镇、竹林桥镇、李楼办事处发展林果基地3000亩,使全市荒山荒滩开发绿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提高全市林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老河口市果业的升级增效,杨遂胜同志以协会理事长的身份与老专家、协会原理事长张宏庆同志一道先后主持完成了省级万亩大仙桃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年增加果农收入达到1500万元。2001年,他看到昔日发展的湘南、黄花梨面积大、效益低,群众收入没有保障的现实,带领公司一班人,多方筹措资金680余万元,大规模开展品种改良示范,一年试点,二年推广,到2004年完成品改面积5000亩,亩平增加果农收入3000元。这一件大事,深刻地印在了万千果农的心里。
作为农民的儿子,杨遂胜深知农民挣钱的艰辛和对致富的渴望。十年来,他先后无偿向困难户赠送桃树苗木达28万元,免费赠送水果栽培技术资料3万多份,使560户贫困户依靠科技,种植水果,在荒滩上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还组织编印了《大仙桃》、《华梨一号》、《黄金梨》等果树专业技术书籍,创办了农家科技大院,投资20余万元配置了5000多册图书和录放设备、讲课培训工具,成为吸引果农学技术用技术的一块磁石。
如今,杨遂胜和他领导的协会已达到了会员1630名,协会固定资产达2200万元,苗圃100亩,示范母体园200亩,已初步形成了“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网络农户达1.8万户,辐射精品基地8.56万亩。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公司的“仙仙”牌大仙桃、“汉水”牌砂梨被审定为绿色食品。从2002年起,杨遂胜又把工作重点转向了果业标准化生产,他协同专班先后完成了《汉水梨生产标准》、《无公害食品大仙桃》、《无公害食品大仙桃生产技术规程》的制订和发布,先后召开了多次协会全体会员参加的标准化生产培训会议,并把《标准》印刷了近万份向网络农户无偿赠送。他致力于标准化生产,推动果品牌的地位的提升。使汉水梨、大仙桃卓立市场潮头,畅销北京、广州、杭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2003年,协会实现销售收入1.9亿,实现利润160万元。
2000年以来,杨遂胜又被评为“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省优秀共产党员、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等。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杨遂胜没有沾沾自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不断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誓让果农科技致富,誓让果业富民强市!
——记湖北省老河口市果蔬专业技术研究会会长、果业大王杨遂胜
“梨花湖畔涌商潮,子胥故里竞风流”。在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老河口市洪山嘴办事处有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风流人物:十年来,他凭着自己的闯劲和执着,在昔日荒芜的汉江滩上,创办了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发展带动了1.8万户农户开发滩涂8.56万亩,形成了以林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生产。他先后开发出大仙桃、汉水梨2个优质品牌水果,为从事荒滩绿色开发的农户每年每户直接增收2000元。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年轻人就是杨遂胜。他用自己的腔真情洒满了艰辛的荒洲绿色开发之路,把老河口市果蔬专业技术研究会办成了全国百强农技协、全国五十个星级农技协和全省五十强协会,为万千果农树起了一面科技致富、果业兴市的大旗。
老河口市位于汉水中游东岸,汉江沙滩面积达20万亩。1988年前,农户搞荒山荒滩开发,不是栽芭茅打帘子,就是种小麦收粮食,每亩产值不过400元。为了摆脱贫困,后来有人尝试种西瓜、套花生,得也没取得好的效益。如何找准一条切合实际的致富之路,多种尝试失败,让面朝沙洲背朝天的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袍袱,这一切让高中毕业回乡的杨遂胜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父亲口中得知门前的两棵桃树就是濒临灭绝的大仙桃品种后,就进行了剪枝嫁接,在自己承包的果园里,成活了12株,与同期成熟的桃子品种相比,果个大、外形艳美、品质极佳。1993年7月19日,在华中农业大学,经过全省20位著名的专家教授的鉴评,一致认为:该品种个大、质优、形美、色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该品种属湖北省不可多得的早熟优良品种,同时也是发展桃子较为理想的早、中、晚的配套品种之一。受到启发的杨遂胜一头扎进果园里,在承包了30亩果园的同时,在附近的太庙村一次性买断了300亩土地的经营权。荒山荒滩开发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使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百里汉江、二十万亩沙洲,围绕砂梨基地建设,杨遂胜以示范经营为主,先本地,后外地,示范引路,滚动发展,用利益引导农户自我开发,自我发展,根据农户自愿的原则,杨遂胜统一基地建设,配套设施,提供技术服务,使基地开发做到了开发一片、受益一片、辐射一片,逐步形成了百里汉江果树走廊,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群众绿色致富的银行。实现了一棵树,一个产业,一人富、一方富的目的。
1997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的杨遂胜,由果蔬技术研究会的会员也逐渐成长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这更加激励和坚定了他绿色荒山荒滩的决心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他先后筹措资金80万元,创办了老河口市仙仙果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优质水果的繁育销售,为了得到更新的技术和了解有关信息,他多次到北京、郑州等基地考察,并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程序,先后引种成功华梨一号、华梨二号、黄金、黄冠、丰水、西子绿、长寿等7个种类130余个优良品种。为了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开发荒山荒滩种植水果,他聘请林果专家,给广大果农现场授课,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果树专科、本科的自修学习,重点研究推广对从育苗、移栽、修剪、施肥到疏花疏果、治虫、采摘、质检、包装等整个生产操作,并与果农签定技术服务和销售协议,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很快在果农中掀起了“绿化一片荒滩、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开发荒滩种植水果的热潮。近十年来,他共繁育果苗和各类绿化苗木达250多万株,绿化荒山荒滩面积5万多亩。同时,他还在仙人渡镇、竹林桥镇、李楼办事处发展林果基地3000亩,使全市荒山荒滩开发绿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提高全市林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老河口市果业的升级增效,杨遂胜同志以协会理事长的身份与老专家、协会原理事长张宏庆同志一道先后主持完成了省级万亩大仙桃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年增加果农收入达到1500万元。2001年,他看到昔日发展的湘南、黄花梨面积大、效益低,群众收入没有保障的现实,带领公司一班人,多方筹措资金680余万元,大规模开展品种改良示范,一年试点,二年推广,到2004年完成品改面积5000亩,亩平增加果农收入3000元。这一件大事,深刻地印在了万千果农的心里。
作为农民的儿子,杨遂胜深知农民挣钱的艰辛和对致富的渴望。十年来,他先后无偿向困难户赠送桃树苗木达28万元,免费赠送水果栽培技术资料3万多份,使560户贫困户依靠科技,种植水果,在荒滩上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还组织编印了《大仙桃》、《华梨一号》、《黄金梨》等果树专业技术书籍,创办了农家科技大院,投资20余万元配置了5000多册图书和录放设备、讲课培训工具,成为吸引果农学技术用技术的一块磁石。
如今,杨遂胜和他领导的协会已达到了会员1630名,协会固定资产达2200万元,苗圃100亩,示范母体园200亩,已初步形成了“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网络农户达1.8万户,辐射精品基地8.56万亩。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公司的“仙仙”牌大仙桃、“汉水”牌砂梨被审定为绿色食品。从2002年起,杨遂胜又把工作重点转向了果业标准化生产,他协同专班先后完成了《汉水梨生产标准》、《无公害食品大仙桃》、《无公害食品大仙桃生产技术规程》的制订和发布,先后召开了多次协会全体会员参加的标准化生产培训会议,并把《标准》印刷了近万份向网络农户无偿赠送。他致力于标准化生产,推动果品牌的地位的提升。使汉水梨、大仙桃卓立市场潮头,畅销北京、广州、杭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2003年,协会实现销售收入1.9亿,实现利润160万元。
2000年以来,杨遂胜又被评为“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省优秀共产党员、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等。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杨遂胜没有沾沾自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不断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誓让果农科技致富,誓让果业富民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