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沙糖桔果场转让:每年都有 今年最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9票  浏览37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16日 04:26
  □南方农村报记者 章四平
  
  见习记者 郑丽行
  
  “本人有一片沙糖桔果园,现欲低价转让,有意者请致电13XXXXXX。”近期,南方农资论坛(bbs.nfncb.cn)与广东柑桔QQ群(群号106955303)上,先后出现了数十条类似的果园转让信息,引起众多果农与网友的关注与讨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转让果场的现象每年都有,但今年显得特别多,是什么原因令沙糖桔突然之间成为这些果农眼中的“烫手山芋”?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转让果场的原因各异,但主要有无力投入、技术匮乏、另谋高就几个类型。
  
  果场转让原因之一
  
  反常天气频繁
  
  果农无力投入

  
  虽然当前化肥、农药、人工等价格都大幅上涨,投入急剧增加,但作为经济效益最好的作物品种之一,要是天气正常的话,种植沙糖桔仍有钱赚。可遗憾的是,最近连续三年的极端天气,令不少果农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血本无归,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信心。而且,多年的亏损已让他们陪光了本钱,无力继续投资,只能谋求转让。
  
  典型案例:网名为“田间地头”的网友在南方农资论坛(bbs.nfncb.cn)留言:“本场在广东省高要市白土镇,种有沙糖桔3500棵,六年树龄,还有14年租期,是梯田,现超低价转让,一口价15万元。”并留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
  
  按着这个号码,记者联系上了该网友,他表示,令他忍痛转让果场的原因,是天灾太频繁,令他没钱继续投入。该网友说,他大部分沙糖桔种在山上,摘果时若遇下雨天,即使前期技术再好、产量再高也没法采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柑桔烂在山上。
  
  同样在南方农资论坛发贴转让果园的封开镇平凤镇平岗村果农钟先生也表示,近几年来反常天气频繁光顾,让包括自己在内的不少果农损失惨重。以自身经历为例,2008年百年一遇的冰灾,他的200亩果园颗粒无收;2009年的冻雨灾害,柑桔大量烂果,亏损高达10多万元;去年再次遭遇极端天气,200亩果园只收获了1万多斤果,尽管去年沙糖桔收购价高达3.5元/斤,但也只能勉强保本。连续三年亏本,他已无钱投入了。
  
  果场转让原因之二
  
  缺乏技术支撑
  
  种植效益低下

  
  除了因遭遇天灾,赔光本钱无力再投入外,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果农转让果园是由于缺乏栽培管理技术,种植效益低下所致。
  
  不少转让果场的老板表示,他们之前没有种植沙糖桔的经验,种下去之后也没有时间学习,因此至今对沙糖桔该何时追肥、追什么肥;何时打药、打什么药;如何修剪枝条、控秋梢;如何环割等基本的栽培管理技术都还一知半解,所有工作都是跟着别人干。
  
  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各个果园情况各异,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显然不行,因此,这些果园种植效益低下,甚至迟迟不能挂果,只好忍痛转让。
  
  典型案例:众所周知,沙糖桔一般三年就能挂果,但封开县思辽村果农谭先生介绍,他于2005年种植的260亩沙糖桔,至今6年过去,仍未挂果,主要原因便是种植技术欠缺,今年只能给这片果园“另寻明主”。
  
  无独有偶,佛冈县果农许先生也告诉记者,他种有100多亩沙糖桔,由于同时还开办了一个小工厂,因此他对沙糖桔采取了粗放型管理,但这也让他尝尽苦头,每年产量都大大低于附近其他精耕细作的果园,近两年卖果收入还抵不上投入,果园俨然成为一个负担,只好将其转让。
  
  果场转让原因之三
  
  舍弃柑桔副业
  
  专攻其他主业

  
  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还发现,在准备转让果园的群体中,还有一些人,他们既不缺乏资金投入,也不缺乏管理技术,但由于发现更赚钱的行业,所以果断甩卖果园。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柑桔病虫害越来越严重,投入大幅增加,种植效益每况愈下,特别是对那些把沙糖桔当作副业的果农,由于管理不善,效益更是低下,甚至亏本。因此,经过权衡之后,这群人中不少开始决定专攻主业,转让果园。
  
  典型案例:从化市果农沈老板介绍,他种有100多亩果园,至今已8年了,虽然除了2008年遭遇冻灾外,其他年份均赚到了钱,但让他不满意的是,由于近年沙糖桔种植面积扩大,价格时高时低。
  
  沈老板于去年开始投资养殖行业,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回报,赚了几十万元,效益远远好于沙糖桔,种植沙糖桔已成了他的副业。为专注养殖行业,他今年做出了果园转让的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