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一张两分钱 穿上“洋马甲”水果身价翻倍
天津北方网讯:水果上市的高峰已经来临。近日一则关于进口水果标签的解密微博在网络上盛传,一向毫不起眼的水果标签立即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其实如果您仔细观察,在很多水果的表皮上都贴有大大小小的标签。这些类别不一、颜色各异的小标签究竟代表了什么?为什么水果商热衷为水果贴标?它们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记者深入水果市场一探究竟。
张冠李戴、拼写错误、入错国籍——
标签问题多洋水果露“尾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新西兰奇异果、美国红提、法国姬那果、智利车厘子、菲律宾帝王蕉、美国尤力克……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一些光鲜靓丽、口味奇特的进口水果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最爱。
日前,家住南开区的刘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令她哭笑不得的经历:前些天她为了犒劳考上大学的女儿,特别花了48元钱买了4个“美国蛇果”,不想却被女儿看出了破绽,明明是蛇果,但是其表皮上的标签竟然写着“navelsunkist”,翻译成中文是“新奇士脐橙”,这不禁让刘女士对“美国蛇果”的“洋”身份深表怀疑。
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本市部分超市、水果专卖店以及农贸市场,发现刘女士所言不虚,各种各样的洋水果令人目不暇接,标签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其所暴露的种种问题,为其身世来源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在体北一家水果专营店内,记者看到店内进口水果不下10种,时值傍晚时分,该店正对部分进口水果进行打折销售。“这榴莲是泰国来的,口感特别好。”一位营业员向记者热情推销,记者左看右看,没找到该水果产自泰国的证明,该营业员指着贴在榴莲柄上的标签说:“标签上不写得清清楚楚吗?”记者看到这些标签分别用英文写着“fruit”(注:水果)、“delicious”(注:美味)等词汇,根本与水果产地没有任何关系。再看其他几种水果,贴标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一个水果上贴着2张标签,有的则1张都没贴。“大老远地从国外进来,标签掉了也很正常。”该店营业员告诉记者,“您要是送人,就挑带标签的,要是自己吃,那就无所谓了。”
在友谊路附近一家大型进口商品超市,销售专柜里的水果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阵阵果香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货架上的绝大部分水果都贴有指甲盖大小、椭圆形的标签。记者随手拿起一个加纳果,看到上面印有条形码、阿拉伯数字“4103”以及产地“美国”等字样,仔细核对,发现其价格牌上却清清楚楚写着产地在“南非”;另一款进口青苹果同样如此,标签上是“Newsland”字样,表明产地是“新西兰”,然而价格牌上却注明产地是“英国”。如此穿帮,令现场一位顾客十分不解,对此该店促销员这样解释:“我们店的水果来自好几个国家,‘走货’量很大,理货员有时把产地弄错也在所难免,但肯定是进口的,这您放心。”
记者日前走进天拖南某农贸市场,该市场水果摊摊主不时向过往顾客推销各种贴标水果。“看看这蛇果,智利的,又大又红,送人多体面。”该摊主把一个蛇果递到一位年轻女士手里。“这英文拼错了!‘智利’的英文是‘CHILE’,您看这标签给拼成了‘CHILI’,还有的拼写成了‘GHILY’。”在一旁正在挑水果的几位顾客听后一脸惊讶,纷纷置疑该洋水果是否为山寨货,该摊主一脸无奈,“我是高价进来的,那老板拍着胸脯跟我说是进口的。”记者随机采访几位顾客,绝大部分市民表示,他们买进口水果时从来不看标签,一是感觉看不懂,看了也白看,另外从外表看水果卖相好、光鲜靓丽,肯定就是进口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