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李德财: "跳农门"未果 栽果树成"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5票  浏览1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4月28日 14:58

导读:“曾经是个农民,其实现在也还是个农民。”李德财这样戏谑地总结自己走过的路。二十多年前,他抱着满腔热情跳出“农门”,不再靠着一亩三分地糊口;二十年后,他又回到山乡,重新做起了农民。 7年时间,他用3000元起家,打造出年产值500万元的果业公司。

  ■20多年前,他为了理想设法跳“农门”;20年后,他为了理想重新当起了农民。 

  ■外出引种,穿得太差被人拒之门外;果园成泽国,为还债儿子被迫辍学。 

  ■7年时间,他用3000元起家,打造出年产值500万元的果业公司。 

  潼南农民李德财 

  坚持学习 

  高考失利 

  梦想能跳出“农门” 

  “曾经是个农民,其实现在也还是个农民。”李德财这样戏谑地总结自己走过的路。二十多年前,他抱着满腔热情跳出“农门”,不再靠着一亩三分地糊口;二十年后,他又回到山乡,重新做起了农民。 

  李德财出生潼南县柏梓镇农家,其家离最近的场镇也有15公里,而且不通公路。“三间茅草房夹芭茅墙,尿桶旁边挨着石水缸”,就是对李德财家早年贫困状况的最生动描述。 

  受“文革”影响,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家里,开始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辛辛苦苦劳动一年,到头来分的口粮还是不够吃。 

  也就是那时候,李德财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坚持自学文化知识。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学了文化会有什么用,但他仍梦想能借此改变自己当农民的命。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李德财获悉后很兴奋,心想自己跳“农门”的机会来了。当年12月5日,李德财满怀信心地走进了高考考场。 

  然而,事与愿违。不久,高考成绩公布,他榜上无名。 

  高考失利 

  自学成材当果技员 

  利用高考跳“农门”失败了,李德财只好另想办法离开农村。 

  他开始一边务农,一边自学各种与农业有关的技术。“就算跳不出‘农门’,也要跳出父辈肩挑背磨的生活”,考虑再三,他决定结合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的特点,学习果树栽培技术。 

  村图书室没有多少关于果树栽培方面的书籍,李德财就到邻村去借,到其他果树栽培人员家里求教。偶尔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他就想方设法凑钱买,实在买不起就借来抄……慢慢地,他成了当地有名的果树栽培“土专家”。几年后,李德财当上了村果园的管理员。 

  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李德财大显身手。担任村果园管理员的第一年,由于他的精心管理,果园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1982年,政府公开招聘“八大员”,李德财终于借机跳出“农门”,成为潼南县柏梓区(现在的柏梓镇)的一名果技员,算是吃上了“皇粮”。 

  白手起家 

  3000元创建果园 

  但李德财吃“皇粮”的时间不长。1990年代初,政府逐渐将“八大员”辞退。李德财刚刚捂热的“铁饭碗”,也重新变回为“泥饭碗”。 

  但李德财并没有马上回家安安心心当农民,凭借自己在专业技术上的实力和名气,他先后受聘周边几个县市的果园,继续从事果树栽培。而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果园,也逐渐成为李德财新的梦想。 

  1999年1月,在外多年的李德财回到家乡,开始着手创建他自己的果 

  园,实现创业梦想。然而,只有技术,没有资本,创业又谈何容易。 

  当时,李德财全家的积蓄只有3000元。钱不够,他就背着妻子从银行贷了1万元的款,加上从亲朋好友处借得的近1万元钱,寒酸地踏上创业路。 

  他用凑到的钱从村民那里承包了80多亩荒坡。为节约开支,开荒时,李德财带上铁锹,拿起锄头,凭一己之力挖坑、填土,几个月时间,愣是把沟壑纵横的荒坡,变成一块块可以栽种果树的平地。 

  外出引种 

  穿得太差被拒门外 

  为了引进好的果树品种,开荒之后,怀揣承包土地后剩下的钱,李德财先后到四川云南、福建、山东陕西等地买果苗。 

  “那日子跟‘讨口’差不多”。李德财说,有一次,听说河南一家果园有一种优良的大枣,他就上门去引种,结果对方看到他穿得太差,根本就不让他进门。他前后去了3次,次次都被拒之门外。后来,他还是通过一位老乡帮忙才得以进去。而果园工作人员也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在苗木价格上给了他很大的优惠。

  天灾无情 

  咬牙还债儿子辍学 

  引进良种后,李德财精心栽培,慢慢地把荒凉的山坡变成了绿色的果园,栽培的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并且长势喜人。从创园到2003年,他的果园逐渐由原来的80亩扩大到500亩,规模化、产业化方向逐渐明晰。 

  2004年,他压上全部家当,一口气把果园面积扩大到2000亩,并新引进冬桃、大枣、枇杷、李子等200多个品种,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现实很残酷———正当果子快上市的进候,一场大雨让他的果园成了一片汪洋。 

  大雨吞噬了李德财的果园,也吞噬了租地给他建果园的村民对他的信任。 

  眼见果园被淹,土地租金可能要泡汤,心急如焚的村民们纷纷找上门来讨要租金,把遭受惨重损失后无力支付租金的李德财,几乎逼到了绝望的边缘。有好几次,他都被讨债村民在大街上堵住,因拿不出钱,连衣服都被激动的村民扯破过。 

  这一年,李德财一家的年过得很惨淡。为了支付土地租金及工人工资,李德财四处举债,连给儿子上学的学费都挪用了,导致10多岁的儿子被迫辍学回家。 

  天道酬勤 

  果园壮大理想初成 

  洪灾没有将李德财彻底击倒。 

  2005年末,他还清了所欠的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2006年,他再次筹积资金,对果园的排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并引进果苗替换了被大水浸泡过的果苗,果园重新迎来了勃勃生机。 

  目前,李德财的果园年产枇杷、甜柿等各种水果约66万公斤,产值约240万元;加上出售果苗200多万元的收入,果园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其成立的金盆村果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00万元,职工20余人,每年临时用工量达500多人次,已成了一方响当当的果业龙头企业。 

  李德财说,下一步的打算是做好水果销售工作,实现公司产业的多元化、合理化。 

  编者感言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李德财的理想之路,令人动容。 

  在城乡二元体制尚存的时候,跳出“农门”就意味着跳进“龙门”,能够摆脱农民身份、成为一名城里人,可以从此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可以出人头地,找份体面的工作,可以轻松孝敬父母、养育儿女,使其不再受苦受累。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含着农民对于其自身地位的担忧和不满的“跳农门”理想,于情于理皆无不可。 

  但现实的制约,决定了大批农民的“跳农门”理想只能是理想。 

  雄鹰展翅高天令人向往,并不意味着只会扑腾几下的小鸟活着就毫无价值。小鸟也可在自己的天地里造就令雄鹰艳羡的辉煌。李德财最终没跳过“农门”,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那片曾经令自己必欲离开的土地,依然实现了一个令大多“吃皇粮”的人也艳羡不已的创业理想。 

  而且,李德财甚至比城里人更幸运———“皇粮”梦破了,但生计的根本———自己的土地还在,孵抱理想基础尚存。不用像许多丢失了自己“一亩三分地”(即工作)的城里人,要为生计担忧。 

  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理想途径多多,关键在于怎么选择。李德财的经历,值得人们深思。 

  本版文/图 通讯员 彭述罡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