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清:一名下岗职工的“万果园”
黄玉清一名下岗职工的“万果园”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万果园实业集团总裁黄玉清
3月8日,北京东南三环河南大厦。
“我又补充了一条关于水果、干货等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建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万果园实业集团总裁黄玉清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年她提交的新议案。
她认为,国家应该在涉及到民生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流通方面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在农超对接方面,农业合作组织的规范性以及农业合作社如何更真实地体现农民的意愿等方面,还需要相关政策加强引导。
作为零售企业家,黄玉清又是一名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巾帼英雄”。从14年前的下岗,到创办如今的万果园实业集团,企业发展中的每一次转折也是黄玉清在面对事业挑战时的一次次果断抉择。
1998年11月,下岗后的黄玉清在周口开了第一家超市门店。这也开始了万果园的发展。到2003年,万果园已经发展到了9家门店。从2009年开始,万果园开始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我们在近期内不会考虑跨出周口、漯河以外地区发展门店,而是要以多元化发展的思路继续精耕现有区域市场,以周口、漯河城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市、乡镇延伸。”这是黄玉清和她的万果园接下来的规划。
起步万果园
谈到当年的创业,黄玉清用了“生活所迫”这个词。实际上,1998年之前,在周口国有纺织品公司上班的黄玉清生活上虽算不上富足,但还是殷实的。
正是在1998年,黄玉清成为了一名下岗职工,“当时除了自己创业外,我没有其他选择。”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成为了当时黄玉清决定创业的最大动力。同年11月,黄玉清创办的万果园第一家门店成功开业,这也是在周口这个农业大市里第一家采用现代化规范经营的连锁超市。
提起当年的创业阶段,黄玉清最大的感受便是一个字——难。“那段时间,真怕自己要放弃了。”虽有心理准备,但以前“铁饭碗”待遇的黄玉清却从未曾想到自主创业是这样的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事业处于十字路口的黄玉清迎来了她有生以来的最激动时刻。
2003年8月27日,黄玉清作为全国下岗再创业的杰出女性代表之一,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第一个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总书记等同志汇报工作。
“当时万果园已经发展到了9家门店,已经初具规模,但也遭遇到了发展瓶颈。”黄玉清坦言,**总书记的接见以及勉励,大大增强了她继续坚持把万果园做大做强的信心。
在接下来的几年,万果园商超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我们的经营理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原来认为一个商圈有一家大型门店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同一区域拓展新店。”黄玉清表示,后来万果园通过发展名品百货、购物广场、社区超市、便利店等多业态来弥补单一业态渗透力不足的短处。
这样,万果园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门店数很快便达到了70余家,区域分布也走出了周口,向漯河以及下属区县发展。
本土挖潜力
对于万果园的发展规划,黄玉清的战略始终是明确的。“相较于河南其他地区,周口市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并不繁荣,发展水平也不高。”黄玉清认为,因此,万果园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认知——盲目跨区域拓展并不适合当前的万果园。“而依托多业态渗透,向周边区县、乡镇发展则有助于万果园进一步做强。”
在精耕区域市场的道路上,万果园在各个方面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我们从周口市场的特点出发,在外来企业进入之前快速完成了市场的立体式布局。”黄玉清告诉记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万果园市场的发展空间首先应该锁定在本土。而实际上,万果园也已经形成了以周口、漯河城区为核心市场,向所辖县、乡镇百货辐射的市场格局。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战略顺利实现的保障。黄玉清自然明白这一点,但她更认为,对于区域中小型企业来讲,人才培养的立足点还是站在企业内部优秀人才的培养上,当然也要在合适的时机引进“空降兵”。
“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在百货当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黄玉清表示,当时公司感觉到了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大大超出公司现有团队的培养速度,而且由于百货行业的特殊性,公司也引进了“空降兵”,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企业对重要岗位人才培养滞后的不足。
“但我们还是以内部培养为主,仅在2011年万果园就成功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了3位公司副总。”黄玉清告诉记者,这对员工本人是一次机会,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如此。
多元求发展
2009年,是万果园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自建物流基地、涉足食品加工、商业地产、自建直采基地,这一年,万果园正式迈开了多元化发展的步伐。”黄玉清说,作为周口、漯河地区的商业龙头企业,万果园也应该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以完成对区域市场的渗透发展为首要目标。
在食品加工领域,万果园投资建立了以“斗牛小子”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牌的周家口食品公司,而市场早已覆盖到周口、漯河等地区,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向河南其他地区延伸。
已经于2011年投入使用的物流基地,是万果园多元化发展中的另外一枚重要“棋子”。“2.6万平方米的常温配送中心,1.5万平方米的食品冷链配送中心,可以满足约200家大中型门店的配送需求。这也是为了满足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黄玉清说,目前物流基地的配送能力还远未充分利用起来,开展第三方配送业务也已经列入了公司下一步发展规划中。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黄玉清发现,与农业合作社的合作经常会遇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农业合作社时常不能按照当时的合作条款执行到位。为了保证基地直采的质与量,万果园也已经开始投资筹建规模在2000多亩的农产品直采基地。
在万果园的发展规划中,还将商业地产项目列为重点发展的业务,“涉足商业地产,很重要的一点是保障商超业务经营的稳定性。”黄玉清表示,但万果园实业集团以商超为核心业务的整体战略思路不会变,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连锁商超业务的顺利拓展服务。
■记者手记
正式采访的时间是在下午4点半,黄玉清告诉我,若不是因为当天小组讨论会议结束得早,她很可能抽不出时间来接受媒体的专访。
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的采访间里,我一直试图弄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从十几年前的一名普通下岗职工,到带领万果园发展成为周口、甚至是河南知名的区域商业龙头,再到成为现在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清到底在凭着什么完成了一次次的“蝶变”?
下岗志不渝。
在当年告别国企的“铁饭碗”后,黄玉清很快便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以农业为主的河南周口地区,黄玉清敏锐地发现了连锁商超行业的广阔市场,其创办的万果园超市也是周口地区最早、至今规模最大的一家连锁商超企业。
诚信做企业。
采访中,黄玉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以诚相待。无论是对于顾客、企业的合作伙伴还是员工,都是如此。经过十几年诚信经营的市场培育,万果园在周口、漯河地区基本形成了市场全覆盖,万果园也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离不开的购物场所。
洞察行业的视野。
从本次黄玉清的“两会”议案中可以看出,她对于行业的发展关注一点不亚于对自身企业发展的用心。居高的物流成本难题、农超对接中的实际困难,都在黄玉清的议案里。另外,对于近来行业关注的进场费问题,黄玉清认为,在整个流通环节中,利润的大部分都流失到了哪里?这应该是首先要查清楚、弄明白的。
信念、人品、睿智,或许这正是黄玉清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