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孟宪文:难舍大枣“情结”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汴梁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8票  浏览1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25日 14:31

  记者鲁杰报道4月18日,在兰考县县城北关一个1500多平方米栽满枣树的小院内,一位60岁的老人徘徊在其中,抚摸着假植在枣树下的3万多株枣苗,他愁容满面地说:“再有10多天,一过栽植期,这些枣苗卖不出去,还得假植在这儿;明年再卖不出去,这些枣苗就搭了,俺十几年的心血也白费了。”
  
  这位愁容满面的老人叫孟宪文,让他心痛的没有卖出的枣苗,是他花费6年精力、精心培育的枣树新品种“豫兰酥”。1996年,从兰考县一家单位下岗的孟宪文,看到该县枣树品种老化,该县三宝之一的大枣,已经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于是,一名党员的党性和部队多年的培养,促使他走上了培育枣树新品种的道路,这一走就是6年。为找到适合嫁接的新品种,他借钱到甘肃,背回长在山区、生命力强、根系发达的枣苗,选取品种优良的梨枣芽进行嫁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他终于培育出枣树新品种,并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豫兰酥”。
  
  6年探索路,终于取得成功。在种植培育过程中他发现,新品种“豫兰酥”育出的苗木,当年即可开花结果,抗病性强,并且花期可以延续3个多月,一年4次成熟。脆、甜、个大的“豫兰酥”大枣受到附近村民的好评,每年收获的大枣,都被外地客商高价买走。当年,为带动更多的乡邻致富,重振兰考三宝威名,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几万元,承包了50亩耕地,专门用来培育“豫兰酥”枣苗。然而,愿望总是与现实有些距离,由于孟宪文不懂经营,50亩苗圃培育出的枣苗,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被抢购一空。2007年,承包到期再也无力支付承包费的他,在销售出一小部分枣苗后,无奈之下,他将剩余的几万株枣苗临时假植在自己小院的枣树下。
  
  在孟宪文家小院内,看着自己付出10多年心血的枣苗,他感慨道:“这么好的品种难道真的要毁掉?”
  
  记者鲁杰报道4月18日,在兰考县县城北关一个1500多平方米栽满枣树的小院内,一位60岁的老人徘徊在其中,抚摸着假植在枣树下的3万多株枣苗,他愁容满面地说:“再有10多天,一过栽植期,这些枣苗卖不出去,还得假植在这儿;明年再卖不出去,这些枣苗就搭了,俺十几年的心血也白费了。”
  
  这位愁容满面的老人叫孟宪文,让他心痛的没有卖出的枣苗,是他花费6年精力、精心培育的枣树新品种“豫兰酥”。1996年,从兰考县一家单位下岗的孟宪文,看到该县枣树品种老化,该县三宝之一的大枣,已经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于是,一名党员的党性和部队多年的培养,促使他走上了培育枣树新品种的道路,这一走就是6年。为找到适合嫁接的新品种,他借钱到甘肃,背回长在山区、生命力强、根系发达的枣苗,选取品种优良的梨枣芽进行嫁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他终于培育出枣树新品种,并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豫兰酥”。
  
  6年探索路,终于取得成功。在种植培育过程中他发现,新品种“豫兰酥”育出的苗木,当年即可开花结果,抗病性强,并且花期可以延续3个多月,一年4次成熟。脆、甜、个大的“豫兰酥”大枣受到附近村民的好评,每年收获的大枣,都被外地客商高价买走。当年,为带动更多的乡邻致富,重振兰考三宝威名,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几万元,承包了50亩耕地,专门用来培育“豫兰酥”枣苗。然而,愿望总是与现实有些距离,由于孟宪文不懂经营,50亩苗圃培育出的枣苗,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被抢购一空。2007年,承包到期再也无力支付承包费的他,在销售出一小部分枣苗后,无奈之下,他将剩余的几万株枣苗临时假植在自己小院的枣树下。
  
  在孟宪文家小院内,看着自己付出10多年心血的枣苗,他感慨道:“这么好的品种难道真的要毁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