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业热背后,是机会还是陷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 郝北海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7票  浏览2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6月06日 15:18

  二、做好农业“一二三”
  
  做农业,归根到底是要在市场上成功。而做市场做品牌是新晋农业行业的企业最头痛、最急迫的问题。根据我们对行业的研究、洞察和总结,对涉农企业尤其是新晋农业产业的企业提出三方面提示性建议。
  
  一个中心:聚焦
  
  聚焦,产品聚焦、市场聚焦、投入聚焦,是任何企业任何阶段成功的基本原则。这不是能力问题,这是消费者接受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决定的。可是,多数新晋农业产业的企业,对这个原则和规律领会不够,重视不够。也许他们心太急了,也许他们按照技术和生产能力推导的,也许想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于是一下子生产和推销众多产品。结果,产品多而不精,企业散而不强。产品越多,企业越小,企业越小,推出的产品越多。看似琳琅满目,实则没有明星产品,没有市场主导力,一款产品一年下来销售只有几十万、上百万,根本谈不上品牌!
  
  一个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拥有一个或者数个卓越的产品,我将其称为战略性明星产品,企业命运主要由它们决定。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可口可乐公司的可口可乐、雪碧、美汁源果粒橙,雀巢公司的速溶咖啡、奶粉、瓶装水,卡夫公司的麦斯威尔咖啡、果珍、奥利奥饼干,顶新集团的康师傅方便面,双汇集团的“王中王”火腿肠,香港鸿道集团的加多宝凉茶都是如此。
  
  知名品牌的成功都是聚焦的成功,世界500强企业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95%以上的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194家,占38.8%;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70%的146家,占29.2%;而无关联多元化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聚焦、聚焦、再聚焦,通过聚焦战略性明星产品、聚焦市场,建立地位、突破对手、收获利润和塑造品牌,之后才有机会进一步扩张。
  
  二个抓手:基地和品牌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赚钱,因为中国农业局限在了风险最大、最辛苦、最没有市场地位、最不赚钱的种养环节,在最赚钱的产业两端重视不够、投入不多、研发不足、方法不多、实践不深。
  
  在农业产业链条中,也如施振荣所述的微笑曲线规律,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只有处在产业链中间的种养环节和普通的加工比较强,可惜这是获利能力最低的链条。在产业链的前端,品种研发、种养科技的薄弱,能够形成优势产品的能力低下;在产业链的后端,做品牌做市场的能力不强,产业太分散,方法太传统,产品增值方法匮乏,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与现代食品加工业和现代商业不匹配。
  
  抓手一:基地。
  
  基地是产业的基础,是企业市场发力、品牌创建的前提基础。做现代农业不能近视眼,要有产业概念,要夯实产业的基础——基地,做好产业基础工作。这是找市长要政策要资源的理由,也是企业和市长抓农业产业的交汇点。
  
  所谓产业基础包括:种养基地的整合、扩大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原产地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认证的申报;独家特色品种的申报、相关奖项的评选;对省和国家顶级科研单位技术力量的整合借势;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项目或者资金支持的争取;对品牌和商标乱局的清理整治,等等。
  
  在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的过程中,农业企业对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对大规模生产的组织能力都将获利大的提升。先做产业再做市场,是农业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
  
  抓手二:品牌。
  
  一直以来,做品牌是我国农业最短的腿,是地方特产企业苦于找不到方法的紧迫问题!
  
  一些农业产业中的企业,有的只有原生态初级产品,只能以原料的形态低价出售;有的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产品增值,不知什么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盲目开发产品;还有的重硬件投入,轻思想方法,结果设备到位了,市场也饱和了;还有的看不到市场机会,有无数的水果品种、无数的特色食品、无数的地方特产群龙无首,处在无品牌和高质低价状态。
  
  正如前总理**所说“企业的发展终究要靠内生的动力”。找市长立项抓钱,更要在市场中赚钱!
  
  资金到位了,项目启动了,企业家必须实现从找市长到做市场的转变。要把相当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从产业的前端(要钱、要政策、建厂房、搞生产),向产业的后端(产品增值、市场营销、品牌创建)转移,让农产品从农场进入工厂,从工厂进入市场,从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餐桌,彻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引领企业步入自身造血、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农业企业必须掌握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的路径与方法。要在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国外先进的农业企业借鉴,在与咨询公司合作中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