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实验成功瓯柑夏季高接换种法
产值增两倍成活率逾95%
高温季节无法实施瓯柑高接换种的历史,在我市被彻底改写。7月11日,莲都区农业局的农艺师们来到塔下村,指导当地村民对200亩老龄椪柑园进行全面高接换种。与传统换种法不同的是,夏季高接换种不仅能使果树成活率超过95%,而且不会对今年的椪柑产量带来任何影响。目前,全区已有100多亩椪柑园完成了夏季高接换种。
在椪柑树枝上削去小片的树皮,将长约4厘米的瓯柑接穗紧贴在切面上,再用高弹力的塑料薄膜将其固定——只用了短短五分钟,莲都区城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站农艺师王献真便向记者演示了高接换种的全过程。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
“过去,实施高接换种都选在春秋季,而不是气温过高的夏季。”据王献真介绍,尽管温和的气候更适合穗?生长,但由于春秋季的椪柑树大多处于树液流动较慢的休眠期,因此高接换种的成活率一般只有80%左右。“夏季才是椪柑生长的旺盛期,所以我们从三年前开始尝试瓯柑夏季高接换种实验,在克服气温问题的同时,全面提高接种成活率。”王献真说,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使用各类砧木、寻找亲和力最强的接种品种,最终获得了成功。
来自富岭街道田青山村的村民张品法,是我市喝到“科技头口水”的桔农之一。2005年夏天,他家的1亩椪柑园作为全市首批瓯柑夏季高接换种试验田,全部接种了瓯柑接穗。“6月接上瓯柑之后,完全不影响11月的椪柑产量,当年我还收了近3000公斤椪柑呢。”张品法说,2007年,瓯柑穗生长成熟,开始挂果,成活率近100%,到今年11月,瓯柑亩产量预计也将达到3000公斤。“过去种椪柑,亩产值还不足2000元,现在换种了瓯柑,亩产值能达到7000元。”张品法高兴地说,今年夏天,他要对自家所有的低产果树都进行高接换种。
据莲都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的柑桔种植面积约15万亩,其中5.5万亩老果园面临着树龄偏大、长势衰退、效益不高等问题,亟待改造。随着近年来瓯柑市场的日益壮大,莲都区及时调整优化柑桔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瓯柑产业,计划到2011年在全区种植3万亩瓯柑,并积极推行“精品果工程”,在效益较低的椪柑、胡柚等老果园普及高接换种技术,推广瓯柑等优良品种。
供稿人:记者 崔璀 通讯员 任迎春
高温季节无法实施瓯柑高接换种的历史,在我市被彻底改写。7月11日,莲都区农业局的农艺师们来到塔下村,指导当地村民对200亩老龄椪柑园进行全面高接换种。与传统换种法不同的是,夏季高接换种不仅能使果树成活率超过95%,而且不会对今年的椪柑产量带来任何影响。目前,全区已有100多亩椪柑园完成了夏季高接换种。
在椪柑树枝上削去小片的树皮,将长约4厘米的瓯柑接穗紧贴在切面上,再用高弹力的塑料薄膜将其固定——只用了短短五分钟,莲都区城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站农艺师王献真便向记者演示了高接换种的全过程。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
“过去,实施高接换种都选在春秋季,而不是气温过高的夏季。”据王献真介绍,尽管温和的气候更适合穗?生长,但由于春秋季的椪柑树大多处于树液流动较慢的休眠期,因此高接换种的成活率一般只有80%左右。“夏季才是椪柑生长的旺盛期,所以我们从三年前开始尝试瓯柑夏季高接换种实验,在克服气温问题的同时,全面提高接种成活率。”王献真说,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使用各类砧木、寻找亲和力最强的接种品种,最终获得了成功。
来自富岭街道田青山村的村民张品法,是我市喝到“科技头口水”的桔农之一。2005年夏天,他家的1亩椪柑园作为全市首批瓯柑夏季高接换种试验田,全部接种了瓯柑接穗。“6月接上瓯柑之后,完全不影响11月的椪柑产量,当年我还收了近3000公斤椪柑呢。”张品法说,2007年,瓯柑穗生长成熟,开始挂果,成活率近100%,到今年11月,瓯柑亩产量预计也将达到3000公斤。“过去种椪柑,亩产值还不足2000元,现在换种了瓯柑,亩产值能达到7000元。”张品法高兴地说,今年夏天,他要对自家所有的低产果树都进行高接换种。
据莲都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的柑桔种植面积约15万亩,其中5.5万亩老果园面临着树龄偏大、长势衰退、效益不高等问题,亟待改造。随着近年来瓯柑市场的日益壮大,莲都区及时调整优化柑桔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瓯柑产业,计划到2011年在全区种植3万亩瓯柑,并积极推行“精品果工程”,在效益较低的椪柑、胡柚等老果园普及高接换种技术,推广瓯柑等优良品种。
供稿人:记者 崔璀 通讯员 任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