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产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贵阳沿河县:西瓜熟透运不出 村民守在田里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贵阳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8票  浏览16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20日 16:29

一筐一筐背下山

      大坪村,地处盆地,群山怀抱,盛产西瓜,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界,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14日上午,一位民警充当向导,带领记者一行步行前往大坪村。从县城所在的和平镇到大坪村,虽然只有约6公里路程,但因为山高坡陡、道路难行,走了一个半小时。

      一路上,记者不断碰到用箩筐背西瓜到县城去卖的村民

      山坡上,一名村民背着满满一筐西瓜,腰压得很弯,踩着砂土,一步一步,慢慢往坡下挪。“坡太陡,有好几个西瓜从箩筐掉出来砸烂了,不敢走快。”满头大汗的村民说,这一筐西瓜有150多斤,背到城里只能卖几十块钱。这是他第三趟背西瓜进县城,天还没亮,老婆和娃娃就背了一趟下山,正在守着卖。

      “路不好走,天气又热,必须赶早出门,能多背一筐算一筐。”村民崔兆伍说。他家里有5亩西瓜地,每到西瓜成熟的时节,他和家人凌晨4点就要背西瓜下山去卖。

运不出去喂牲畜

      据介绍,大坪村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种西瓜”条件——沙土地、气温高。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逐步开始大面积种植西瓜。全村535户2000多人,每年过半的收入来源于西瓜。每户村民种植的西瓜多则五六亩、少则二三亩。

      但是,每年西瓜的丰收,并不一定能带给村民好的收入。

      崔兆伍说,村民最大的担忧是,西瓜成熟后不能及时外运。有时候,近一半西瓜烂在地里,最后只有拿去喂猪喂牛。

      一名村干部说,由于村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通外界,交通状况落后,西瓜成熟只要来不及运出,三五天就会烂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实在是没有办法”。

奔走三年了心愿

      2006年,崔道树到大坪村警务室工作后,多次见到村民蹲在自家西瓜地痛哭流涕的场景,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于是,他有了一个愿望:在退休前,为村里争取到修路项目。

      据介绍,平时老崔只要到县城办公事,就会抽空去县扶贫、交通等部门反映情况,为村民争取修路事宜。

      和平镇派出所的杨所长说,三年多来,老崔一直在为这件事四处奔走,大家都劝他:快退休了,不要跑了,享点清福。可是老崔一直很“倔强”,一直在“跑路”。

      最近,县里终于同意了该村修公路的请求,交通部门也多次到大坪村进行勘察设计。

      大坪村一名村干部说,现在道路勘察设计方案已经定了,而且很快就要动工,村民都非常兴奋,期待坦途早日修到村口。

      对于老崔,朴实的村民没有太多的话语,“修路以后,一定要请他回来走走新路。”或许,这也是村民对老崔的最高赞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