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营销 清远砂糖桔量价齐升
是主动“走出去”问路市场,还是“请进来”诚邀各地果商?是南拓融入珠三角市场,还是“北伐”直接走北上路线?记者近日走访下面县区市场,发现当地创新性的抱团营销正成为砂糖橘销售的主要渠道。而这种销售模式既保证了砂糖橘的销路,同时也提高了砂糖橘的售价,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阳山:
抱团营销销售增加三成
今年10月,阳山柑桔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联席会议在七拱镇召开,这是该县六个柑桔专业合作社自从2010年实行携手合作的抱团战略以来的第三次联席会议。回顾两年来的抱团发展,各合作社负责人都认为,抱团发展战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2010年10月,在阳山县关工委的推动下,六个砂糖桔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实行“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联手拓宽销售渠道。当年11月几个合作社通过互相合作销售出800万斤砂糖桔,打响了抱团营销的第一炮,销售量也增加了35%。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开始农户连什么是合作社都不清楚。桔利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寥寥可数的7户,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增加到了104户,种植砂糖桔、八月桔、马水桔2300多亩。合作社还带动周边420多户果农种植砂糖桔等水果3900多亩。合作社把农户什么时候喷药、施肥都全部登记在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跟踪服务管理。加入合作社的果农,只有交流合作,而没有竞争,社员生产的水果由合作社收购,统一包装销售,既方便果农又为水果出口或远销省外创造条件。
随着阳山砂糖桔产业规模的逐渐成型,该县经过省市县关工委培训的农村创业青年,就在各自的乡镇建立起柑桔专业合作社,带动果农发展砂糖桔果品和推介销售。合作社的成立对当地砂糖桔销售带来了生机。
佛冈:
集资收购,统一销售,迎来量价齐升
随着砂糖桔成熟季节的到来,如何让农民不因阴雨寒冷天气而担心烂果、滞销?近日,佛冈县迳头镇大村村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改变以往家庭单独售卖的方式,而是由村干部带头集资收购砂糖桔,再统一销售,此举收效显著。
据大村党支部书记谢体会介绍,往年砂糖桔销售存在许多问题。由于销售规模小,渠道不稳定,价格变动大,导致收购商不放心,既而影响销售情况,影响村民的收入,也留不住客商。加上日前连续遭遇阴雨天气,不少果农开始担心烂果和滞销问题。
为了顺利出售砂糖桔,迳头镇大村村党支部书记谢体会大胆地提出了由村委干部、村民集资收购砂糖桔,再统一销售给收购商的销售模式,并得到了村民和收购商的广泛支持。随后,村干部迅速集资12万元购置一台选果机和1500多个果篮,召集30多村民集中收购,并利用暂未使用的木材加工基地作为临时收购场所,同时联系往年的砂糖桔收购商前来收购。
大村村委通过集资收购、统一销售的创新销售方式,带旺了该村砂糖桔销售,还吸引了迳头镇其他村的不少果农,后者纷纷将自家砂糖桔运到大村销售。截至1月7日,大村砂糖桔收购点大约已销售500万斤,日均销售量达5万多斤。更可贵的是,大村砂糖桔不仅销售得快,而且价格为每斤2.6元左右,较去年的1.5元均价上涨了1.1元以上。
■纵深
对于砂糖桔抱团发展,阳山县关工委主任黎旭日作为倡导者有更深刻的理解。他表示,种植面积的扩大,可以形成“集约效应”,相对容易进行技术推广和打造品牌。但从目前情况看,抱团也存在不少困难:一是专业合作社之间认识存在差异,在一些人小农经济的旧观念和保守思想依然存在,放不开手脚。二是抱团发展的营销上考虑较多,在种植、管理、技术信息交流方面考虑较少,制度仍不规范。
黎旭日表示,产业联盟有利于塑造阳山砂糖桔新品牌,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策划:黄津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梁尚龙 黄嘉锋
特约通讯员 唐志荣 戴金绍 唐海浪 曹霞 钟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