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会议报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8800元一个苹果 昭通“苹果王”创中国纪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都市时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7票  浏览3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28日 08:10

    

昭通苹果闯世界。首席记者 杨抒燕/摄

  现场直击

    昭通市长“遭”媒体围堵

    昨天的活动现场可谓高潮迭起,精彩不间断。这不,昭通市长卖苹果这样的新闻肯定是重庆、云南两地记者不能错过的好新闻。市长王敏正刚一出现在苹果展台前,就遭到两地媒体“围堵”,敏感的记者们纷纷追问市长昭通苹果今后的发展方向,市长带着微笑耐心地一一解答。

  重庆大爷专程抢购昭通苹果

    胡爷爷一大早就从沙坪坝赶到朝天门广场,在展销点上仔细对比过后,他选中一箱60元的昭通苹果,打开早已准备好的背包,让工作人员一个个装进去,高高兴兴地背着回家过节去,“早就听说过昭通苹果,但重庆以前根本买不到,看到报纸说昨天展销,赶紧过来买,昭通苹果味道纯正,真的没让我失望。”

    市民爱上昭通苹果地球仪

    在朝天门广场,一个巨大的苹果地球仪矗立在正中央,美丽的彝族女孩站在大苹果前对行人微笑致意,市民们激动得纷纷用手机、相机争相与大苹果合影。

    小情侣抢拍10篮SOD苹果

    苹果王拍卖让人意犹未尽,10篮营养丰富的昭通SOD苹果拍卖又掀起一轮高潮。年轻的小情侣们挤满广场,起价200元的苹果被他们竞相往上加价,看这个渝妹子嘟着嘴,正为没有拍到上一篮不高兴,男孩子着了急,一口气加价到600元,看你还不卖给我! 最美苹果王宝贝长得像周迅

    昭通苹果王刚一登场,全场市民、媒体竞相去参观,人们不禁发现,端着苹果王、身穿民族服饰的女孩美丽灵动,似曾相识,最后终于有人惊叹:“这个妹妹好像周迅哦!”于是,最美苹果王宝贝的称号立马在人群中流传开来。

    吃苹果大赛啃“爽”重庆人

    我吃,我吃,我吃吃吃!不论美女帅哥,在这一刻都幸福地狼吞虎咽,完全不顾形象,任苹果汁乱溅,这是吃苹果大赛现场,参赛者纷纷埋头啃苹果,那叫一个爽!不论输赢与否,每个人都吃得畅快淋漓,渝妹子大呼:“好甜,好好吃。”

    深度分析

    昭通小苹果带动大产业

    目前昭通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量45万吨,驰名全国的昭通苹果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后,昭通苹果的发展方向又如何? 渊源 160棵果树播下的奇迹

    昭通苹果始种于上世纪40年代,留美博士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入苹果果树160株,种植于昭阳区洒渔乡白鹤村李仲举庄园内,由于昭通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越,苹果的收成超出想象,并且色味上佳。由于所产苹果品质优良,昭通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

    1989年农业部将昭通列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996年云南省又将昭通列为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基地立项后,苹果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昭阳区永丰、土城、洒渔、乐居、守望、小龙洞、北闸、蒙泉、苏家院及鲁甸县桃源、岩洞、文屏、茨院等乡镇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化生产,目前昭通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达6.5亿元。实力无公害苹果的诞生地

    在昭通苹果基地,您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语: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就是保护昭通苹果的品牌。昭通30万亩苹果中,18万亩苹果基地已通过产地环境评价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

    当地政府把“无公害”生产作为保护昭通苹果的品牌、保护消费者权益、长远发展苹果产业的头等大事。昭通的农业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实施组”。同时,建立农药、肥料使用登记制度,保持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产基地的土壤免受污染物。蝶变苹果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昭通苹果产业,昭通市委、政府又将苹果列为全市八大优势产业之一,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以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苹果产业,努力提高昭通苹果的整体竞争力和效益。

    大力打造昭通苹果品牌,积极开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认定和“三品”认证,在苹果产区实施无公害基地县整体推进项目, “昭锦”、“南国红”、“昭阳红”等一些品牌应运而生,有效改变了昭通苹果的商品形象。

    加快苹果产业化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投中鲁苹果汁加工厂在昭建立年产苹果浓缩汁5万吨的生产线2条,年加工能力可达10万吨。(首席记者杨抒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