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产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苏宿迁:外地西瓜“大行其道” 大赚市场“第一桶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宿迁新闻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62票  浏览44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5月09日 12:57

  本地西瓜销售:自产自销为主 贴牌销售意识不强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全市今年种植西瓜已经上规模,达到40万亩。这40万亩西瓜主要在本地销售,少量覆盖周边省市县。宿迁本地西瓜销售模式以种植户自己销售为主,也有成立合作社以及专业的西瓜经纪人队伍进行销售。也有利用网络进行销售,记者通过百度搜索,查到了关于宿迁西瓜销售信息。
  
  记者调查了解到,传统的西瓜种植大镇,瓜农或者瓜果合作社有品牌意识,能主动申请西瓜商标,基本上各个西瓜种植大镇都有自己的西瓜,但将品牌做大做强的意识还不够强。
  
  记者以“你知道宿迁有哪些品牌西瓜?”为题,在市区街头随机采访10位市民,只有一位市民说出泗洪“西南岗”西瓜品牌。8位市民误将产地当品牌,说出了“双庄张油坊西瓜”、“潼阳西瓜”、“茆圩西瓜”、“洋北西瓜”等。1位市民误将西瓜品种当品牌,说出“台湾小兰”西瓜口感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每个西瓜种植大镇都有自己的西瓜品牌,比如即将举行“洋北西瓜节”的洋北镇,其申请的西瓜品牌是“洋友”;泗洪魏营镇的西瓜品牌是“西南岗”;上塘镇的西瓜品牌是“垫湖”。沭阳县潼阳镇的西瓜品牌做得最早,该镇西瓜2000年注册了“蜜蜜”牌商标;2002年5月被省农林厅确定为无公害产品;2002年12月被评为市名牌产品;2003年2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使用无公害标志……
  
  本地西瓜销售主要是“家门口”市场,而宿迁市民却不了解“家门口”的西瓜品牌。一方面说明本地西瓜品牌还很弱势,需要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需要经营户贴牌销售,主动去宣传推广。
  
  沭阳县“虞美人”瓜果合作社负责人李明中告诉记者,去年,他的“虞美人”西瓜品牌也只是在最初上市的时候,配上“虞美人”礼品盒销售。等到西瓜大量上市时,他们也是不贴牌销售的。“来买的人都知道是‘虞美人’西瓜”。”
  
  泗洪县农委高效办负责人称,泗洪15万亩的西瓜,贴牌销售只能占到20%左右。
  
  专家建议:本地西瓜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
  
  宿迁市西瓜种植40万亩,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西瓜种植上规模之后的产业发展之路该怎样走?近日,记者就宿迁的西瓜产业发展问题采访了市农业委员会园艺处处长、高级农艺师孙帮利。
  
  一、更新西瓜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品种上,孙帮利建议瓜农要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进系列皮薄汁多、糖度高、口感好的品种,形成“早、中、晚、大、小、精”西瓜的格局。即在上市时间上有春提早西瓜和延秋晚西瓜,品质上有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档次西瓜,如无籽西瓜、礼品西瓜等。在栽培技术上,围绕市场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小拱棚西瓜、大拱棚西瓜,通过品种搭配、播期安排、茬口衔接、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确保西瓜供应不断档。
  
  二、壮大西瓜合作社组织。西瓜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企业、市场的纽带,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具有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合作社,可以把西瓜生产分散的千家万户集中联系起来。通过“统一引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提高瓜农进入市场的程度。
  
  三、实施品牌战略,拓宽流通渠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展西瓜产业要实施品牌战略,“可以通过举办西瓜节、参加农博会等形式做大、做强西瓜的品牌效应和产地名气”。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卖得出去。他建议在市场开拓上,要进一步完善西瓜的营销网络,特别要加强对西瓜经纪人的监督,以确保西瓜收购市场竞争有序;同时也要鼓励本地西瓜经纪人和瓜农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定点、设立专卖店等销售宿迁本地品牌西瓜。
  
  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西瓜深加工。今后,要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争取省扶贫项目支持,力争在宿迁本地建立以西瓜为原料的规模龙头型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发展西瓜深加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