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口杨梅“滞销”和晒“三公”有关?
镇政府:农产品销售不能完全靠政府
这位村主任对南都记者说,往年杨梅节的时候,镇政府出钱出力,对杨梅的销售非常有利,村民都很支持。“我们这里停车不方便,镇里面就请200多个人来疏导交通,指挥停车。举办活动邀请嘉宾送杨梅作礼品,请媒体记者来报道,都需要钱,一个活动办下来,估计要四万多块钱。我们村没有收入,没有这么多钱来搞,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政府。”
但从化市以及良口镇的官员表示,从化实施农产品“一村一品”的策略,一共有20多个农产品品牌,杨梅只是其中之一。“让政府直接帮农民卖农产品不现实。我们的想法是初期政府搭建平台,帮助打造和树立品牌。条件成熟后,再交给行业协会主导。杨梅节以后主要也是由杨梅协会来办”。
农业局:过分依赖政府不是好事
从化市农业局一位官员表示,杨梅的量不多,主要靠卖鲜果为主,政府帮忙可能效果会比较明显。但总体来看,从化有那么多的农产品,种什么不种什么、如何营销,政府的手不能管得太细太多。这位官员认为,农民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对农民自己都不是好事。
该官员表示,目前从化的情况比较尴尬,政府方面希望改变包打天下的局面,逐步将一些事情交给行业协会去做,但是从化的行业协会还不成熟,给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还可以,要拿出一笔钱来办活动,根本不可能,农民赚的钱也不多,叫农民凑钱办活动不可能。
以前不是也有这笔钱来办活动,真正为农民办事,算在“三公”经费里面民众也理解,为什么不能持续呢?或许能不能将这笔账直接算到杨梅节专项经费里面呢?对此,该官员表示,农村和基层的事情与城市里面情况有很大差别,如果每年做预算的时候安排这笔专项经费,需要考察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监管等各种问题,然后经过人大审核,虽然给农民办事都是贴钱的,但是有些条件还是不成熟,可能很难通得过。“比如你从农民那里买些杨梅作为礼品,就需要发票,农民怎么可能给你发票呢?那没有发票怎么确定这笔钱是不是被挪用了呢?怎么做账呢?”
这位官员表示,管得太死,对农村开展工作确实带来不方便,一些工作基层政府不敢去做,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他说,南方农村报经常搞一些活动,将农药、种子、农机等企业拉过来赞助,同时借活动宣传自己的产品、展示企业形象,这或许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道路。采写:南都记者刘军李向新
该由谁出钱办杨梅节?
从化市、良口镇官员
从化实施农产品“一村一品”的策略,一共有20多个农产品品牌。让政府直接帮农民卖农产品不现实。初期政府搭建平台,条件成熟后交给行业协会主导。杨梅节以后主要也是由杨梅协会来办。
村民
往年杨梅节,镇政府出钱出力,举办活动邀请嘉宾送杨梅作礼品,请媒体记者来报道,一个活动办下来约四万多块钱。我们村没有收入,没有这么多钱来搞,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政府。
从化市农业局官员
政府的手不能管得太细太多。市场方面的事情要交给市场,政府做好技能培训和提供信息。农民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对农民自己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