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岑溪市筋竹镇:一桔形成增收支柱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发布者:olaiya
热度102票  浏览12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6日 11:55
  砂糖桔之乡”美称,近年来,筋竹镇紧紧依托交通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种植砂糖桔,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冲出国门的新跨越。砂糖桔已成为筋竹镇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成效、农民受益最大的一项支柱产业,有力地助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筋竹镇黄陵村是岑溪市砂糖桔种植的发源地。而黄陵村最早率先种植砂糖桔的创始人是卢家庆。据卢家庆介绍,早在1987年,他率先在自己的责任山上试种5亩无核砂糖桔,经过他精心的管护,每株平均产果40公斤,按当地的市场批发价计算,每亩砂糖桔总收入近万元。经过逐年的发展,目前他种植的无核砂糖桔面积达125亩,已全部进入丰产期,年收入超100万元,成为全村甚至全镇的致富带头人。
  
  在政府的带动和引导下,在黄陵村的影响带动下,该镇中围、云龙、合水、望阁等村都纷纷掀起种植热潮。目前,筋竹镇砂糖桔种植户就达9000多户,总面积达6.5万亩,筋竹镇已经成为广西砂糖桔生产专业镇。
  
  筋竹镇党委书记高群明说,今后要全力抓好砂糖桔这一主导产业继续发展,尤其是2013年,更要抢抓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机遇,大力抓好砂糖桔这项甜蜜的事业,发挥和壮大水果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砂糖桔的产值,年内力争全镇砂糖桔增产4万吨,产值力争增加1个亿。
  
  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砂糖桔的产量越来越多,这么多的砂糖桔销往哪里?这些问题成为筋竹镇所有果农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筋竹镇积极强化流通服务,拓展销售渠道,解决果农销售难的问题。首先是以水果销售协会为纽带,筹建《广西砂糖桔网》在全区和主销区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利用网络构筑发展平台,把生产基地和市场连结起来,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其次是组建水果产销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镇、村销售网络。及时解决产、供、销问题,提高产品效益。再次是抓好采后果品处理和加工,激活市场。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外引内联等办法,吸引顺泰物流、筋竹望阁冷库等企业落户该镇,专门从事砂糖桔等水果收购、储备、加工和销售。此外,还积极加强产品的推介,通过举办砂糖桔节、召开供销洽谈会、推介会、订货会,参加各种展览会和组织评选活动等形式,不断扩大筋竹砂糖桔的知名度,促进砂糖桔的销售和流通,使砂糖桔市场越来越红火。目前,国内的北京上海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和国外的澳大利亚、越南等东南亚的果商纷纷涌进筋竹镇专业市场进行收购销售砂糖桔,还吸引苍梧县和广东云浮、罗定的果农进入筋竹镇专业市场销售砂糖桔,。
  
  一果带富全镇人
  
  随着砂糖桔产业的迅猛发展,不少农民靠种植砂糖桔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黄陵村党支部书记刘军屈着手指头数着说:“全村18个生产组,620户农户,2985人,基本都户户种、人人参与。到2012年底止,全村种植砂糖桔达到8000亩,基本挂果的都有7000亩。仅种砂糖桔这一项,人均产值14500多元,人均纯收入达95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仅2012年,筋竹镇砂糖桔总产值就达6亿多元,砂糖桔种植户人均收入达10000元。
  
  筋竹镇成为梧州最大的砂糖桔产销基地后,形成了助农增收的产业链,化肥农资经营、技术咨询、运输业、饮食服务、劳动就业以及水果专业合作社等各行各业组织应运而生。
  
  砂糖桔产业的发展,让农村各地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果农户购买了摩托车、农用后驱车、小汽车,更是不少农户盖起了“水果楼”。黄陵村种植大户卢家庆报喜说:“他自己的1个生产组40多个农户,全部都建起了水泥楼,建一层的水泥路只有1间,其余的农户都拥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水果楼”。(肖骏彬、覃波、陈林、黎波)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