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西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雪域高原上种植8424西瓜 上海援藏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东方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9票  浏览1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8月18日 07:47

  日喀则,藏语称之为“水土肥美的庄园”,因“藏”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人们习惯于把日喀则称为“后藏”。今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从1995年5月,上海第一批49名干部赴藏,到今年整整20年,上海已先后选派7批376名优秀干部进藏工作。记者近日实地来到上海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地区及拉孜、定日、萨迦等县采访,切身体会到了援藏带给日喀则的改变之大。

  西藏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种出的8424西瓜口感甜,水分足。

  东方网记者单冉8月17日报道:炎炎夏季,在上海吃上一口8424的西瓜是最惬意的事情。但你能想象在青藏高原上吃到8424西瓜吗?记者亲自品尝了一下,不仅甜度适中,而且水分充足。在实地参观拉孜果蔬大棚后记者了解到,上海援藏从第三批开始,就在拉孜县投入蔬果大棚,对西瓜及其它蔬果进行试种,帮助农民增收,之后在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的改良推广下,逐渐打响“拉孜西瓜”品牌
  
  科技援藏 “开花结果”老百姓抢着种西瓜
  
  “在援藏干部到来之前,拉孜的果蔬种植几乎一片空白。”拉孜当地干部告诉记者,拉孜县原先的蔬果都是从成都空运至西藏。“拉孜西瓜就是通过上海科技(600608,股吧)对高原地区的种子改良、运用才开花结果的。”日喀则科技局副局长斯海雄对记者介绍,2005年开始,上海市科委引进拉孜瓜果育种栽培技术,由于拉孜的土壤条件并不适合种植西瓜,为改良土壤,技术人员将羊粪经过处理后施回田里,增加土壤肥力,在了解到当地的耕作层太薄,不利西瓜根系发展,他们就教老百姓如何进行人工深翻。而上海市农委当时免费为藏民提供种苗、肥料、农膜等农资,并负责销售
  
  “真正打响拉孜品牌西瓜是在2009年,上海农琴果蔬专业合作社与拉孜当地合作社进行合作,重新改良了8424西瓜,并在拉孜地区开展推广。”斯海雄说。
  
  而在2010-2013年间,第六批援藏小组投资280万元,兴建了24座温室大棚,其中一座培育育苗,其它23座大棚直接承租给当地的农民,统一种植8424品种西瓜。年产两季,平均每座大棚西瓜产量为1600斤、年均产生经济效益8000元,人均创收5200元。
  
  “承包一个西瓜大棚,可以养一个大学生”,拉孜县委书记张劲松生动形容种植西瓜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民技术骨干塔杰也对记者说,原来种青稞一亩地只能赚400元,现在种西瓜收入有2000多元了。老百姓看到种西瓜可以脱贫,现在都抢着种植。
  
  注重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今,第七批援藏小组经过调研后,投资1775万建设日喀则西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建现代农业大棚80余座,培育种植西瓜、樱桃、西红柿及其它高产物蔬菜等。
  
  为了加大培养种植队伍,援藏干部们先后组织两千多人去上海、拉萨等蔬菜产业较发展地区进行培训,结合科技进行学习,让当地老百姓逐渐学会果蔬种植及抗病抗虫等技术。并且,还尝试建立上海至拉孜双向农业技术培训机制,加大种植产业技术扶持等,来逐步扩大蔬果的种植规模和市场份额。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