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林:12万亩沙糖桔水果不再“愁嫁”


示范基地硕果累累
“今天我在古障镇的央革屯收购了10吨沙糖桔。西林的沙糖桔果质好,皮薄、汁多,糖份高,很受欢迎。我每年都到这里拉沙糖桔到云南曲靖去。数起来已有5个年头了,我每年来5、6次,成为这里的常客,每年外运100多吨。”云南曲靖市的一个水果销售老板张光祥边指导工人装车边说。
2012年12月14日,记者在广西西林县古障镇央革屯沙糖桔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看到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一株株果树硕果累累,金灿灿的沙糖桔把枝头压弯了腰,园里人们忙采果、挑果、称果。公路边一辆辆云字车牌的大车忙着打包装果。
“今天我卖了1.5吨沙糖桔,每公斤3.2元,收入近5千元。”央革屯果农刘小华笑呵呵地说。
据统计,2011年全县以沙糖桔为主的优质水里种植面积11.5万亩,投产6万亩,产量达9万吨,年产值达3.65亿元。2012年预计投产面积7万亩,产量将超过10万吨。
田间地头学技术
12月14日,广西西林县在古障镇的央革屯沙糖桔低产果园改造示范基地召开沙糖桔低产改造暨水果采收后处理现场会。全县8个乡(镇)的水果种植大户在田间地头学技术。该县农业局技术员陈居明说:“沙糖桔低产果园改造实施技术主要是采用隔株品字形间伐、开天窗、短截回缩、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每亩果树留50株至60株。改造后果园通风透气,病虫害减少,挂果增多,果形均匀,果色鲜艳,皮薄、籽少、糖度高,优果率达85%以上,效益增加30%以上。”
古障镇果农马贵学接过话茬,“今年年初,我家低产改造6亩沙糖桔,从原来每亩种植120株减少到现在每亩60株,原来亩产是6、7千斤,改造后60株的产量也达到6、7千斤。去年我收果3万多斤,收入4.5万元,今年低产改造后预计收果4万斤左右,收入也将6万元。低产改造既节约成本,又增加收入。”
据了解,广西西林县沙糖桔低产果园改造示范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分布在古障镇的塘汪屯、央革屯、下者屯、上八索屯、央达屯,八达镇那汪屯、坡芽屯,西平乡的克洋屯。在生产过程中,示范园严格按照高海拔无公害沙糖桔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目前已改造沙糖桔面积100亩,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量达3500公斤,产值达上万元。
该县水果办周家良主任说:“种植水果要求高技术,既要提高品质和产量,又要防虫防病。为了帮助果农解决病虫害和低产的难题,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329期,培训农民23580人次,其中水果培训班96期,培训15600人次。还率队到南宁、百色等地区实地考察水果示范基地。”
果房果车让果农乐开颜
西林县首届沙糖桔冠军——西平乡克洋屯沙糖桔种植大户曾绍康,在现场会上说:“技术上我不怕,遇到病虫害有县领导为我们排忧解难,请水果专家教授在田间地头给我们授课,又带领我们到外地实地观摩如何防治。最怕的是市场价格不稳定。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向外界大力宣传西林沙糖桔,外地老板纷纷来电订购。自12月份以来,我每天都接到外面老板求购电话。”话语之间兴奋溢于言表。
目前,广西西林县水果种植户多的达上百亩,少则10多亩。水果销售不用愁,家家户户都有果房果车,一个个乐得笑开颜。
广西西林沙糖桔名扬全国。该县农业局局长韦建文说:“2011年西林县被命名为‘中国沙糖桔之乡’,今年11月22日,西林沙糖桔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水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源:广西经济网 作者:杨柳 通讯员 黄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