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康熙御赐大红袍贡桔遇尴尬:两毛贱卖果农难保本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晚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185票  浏览20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月05日 16:06
  昔日贡桔康熙御赐“大红袍
  
  如今两毛贱卖果农难保本
  
  九龙坡区铜罐驿镇政府拟多条政策措施扶持
  
  -杨仕伦守望着老果树
  
  -大红袍皮薄汁多味甜
  
  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的红桔曾因个大、囊皮薄、味甜、果肉入口化渣、水分多、色泽红润等特点,历史上为清朝贡品,获康熙皇帝御赐“大红袍”的美誉。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大红袍”出口创汇还一度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过大贡献。如今,种植时间长达2000年以上的“大红袍”却成为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在本地难以立足。
  
  辉煌的昔日
  
  小小红桔曾贵为贡品
  
  铜罐驿镇的小小红桔,曾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铜罐驿地区出产的大河桔柑因色美味佳,品质优良,久负盛名而被康熙赐名为大红袍。重庆晚报记者在铜罐驿镇大碑村的红桔林,看见一块立于土里的石碑,石碑横刻着“柑橘帮”三个大字,左边竖刻着“咸丰六年”,碑文则是对红桔管理的12条“帮规”。
  
  现年72岁的让可元老人,退休前是原巴县农业局果树站的一名农艺师。据她回忆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铜罐驿属巴县管辖,她是发现石刻见证人之一,“我曾看到过老站长申祥功拓印的碑文,就是清朝时期当地买卖红桔的规矩。”
  
  《巴县志》农桑一章中写道:“西里铜罐驿及附近西彭、陶家、跳磴、石板诸乡,其地多岗陵,宜于桔。接壤皆桔园,多者数千株,少者数百株。团团若荠,弥山蔓谷。”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