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会议报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云南昭阳苹果节暨苹果论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农博要闻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21票  浏览19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25日 15:54

近日,云南昭通苹果节暨苹果论坛在美丽富饶的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隆重举行。为了发展昭阳区的苹果产业,政府下大力气完善三农服务体系,制定支持产前、产中领域有机结合的扶持政策,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将整套标准化管理技术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传授给果农。如今的昭阳苹果已经有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走出了国门,出口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为了打造昭阳苹果品牌,扩大昭通苹果知名度,让昭阳苹果致富农民,让昭阳苹果占领大西南,走向全世界。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积极扶持长期经营东南亚市场的苹果经销大户,并举办苹果文化节和农产品交易会,促进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央电视台《聚集三农》,《乡土》,人民网,农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做了详尽的报道。

  相关连接一: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的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集天时、地利及人和优势发展苹果产业,内优品质,外树品牌,内占云贵川,外攻东南亚,与烟台苹果、陕西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请看——

  昭阳构建西南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

  记者杨志华

  “老张致了富,苹果换别墅!”近日,在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的洒渔乡采访,乡党委书记秦明丽告诉记者。

  “苹果换别墅”的故事发生在该乡苹果产销协会会长、巡龙村苹果种植大户张伟身上。老张不老,四十出头,可种苹果已有18个年头,种了12亩苹果,这几年每年都收入十几万元。在果林山上投资40多万建了一幢600多平米的四层别墅,休闲、观光、接待为一体。站在别墅最高层,全村万亩优质苹果示范园一览无余。

  在昭阳区,像老张这样的年收入10万元以上苹果大户不在少数。随行的曹阜忠区长告诉记者,昭阳区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全区集天时、地利及人和优势发展苹果产业,内优品质,外树品牌,内占云贵川,外攻东南亚,积极构筑西南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与烟台苹果、陕西苹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目前,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21.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28万吨,总产值达3.9亿元,苹果产区乡镇农民收入近一半来自苹果,向洒渔乡超过三分之二。

  借天时地利放大昭阳苹果不可复制优势

  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有汉、回、彝、苗等24个民族80.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苹果种植已近70年的栽培历史,早在1940年,由留美的吴镜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入苹果树160株种植在昭阳区洒渔乡白鹤村李仲举庄园内,而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全区苹果产业迅速崛起。1975年,在陕西铜川召开的全国苹果外销基地工作会议上,昭阳产的“金帅”的各种营养成分检测含量居全国各地送检样品首位,1989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1996年省政府将昭阳区列为优质苹果基地予以扶持,2005年省政府又将昭阳区低产苹果园改造项目予以立项扶持。2008年昭通苹果被纳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昭通正式成立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为提升苹果产业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全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和西南片区果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把昭阳区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曹阜忠区长介绍,昭阳区苹果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具有四大独特优势:一是生态优势。昭阳区属南温带气候,平均海拔在1890—2100米之间,无霜期220天,常年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3217℃,年均日照时数1901.02小时,年均降雨量740—800mm,年均温11.6℃,最冷月均气温2℃,最热月均气温19.8℃,无霜期230—240天,相对湿度7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较差小、日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大气环境清洁,无工业污染,对于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二是品质优势。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昭阳区所产苹果主要有神砂、美国八号、金帅、红富士、昭锦、新红星、秦冠和澳洲青苹等品种,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14.0%-15.7%,高于烟台苹果;全糖含量13.4%,果酸含量0.35%,配比适度。三是早熟优势。由于昭阳区早春气温回升快,与山东、辽宁、陕西等北方苹果相比要早成熟20-30天,无论时间上还是质量上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四是区位优势。昭阳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所产苹果可以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而这些省市人口密度大,没有商品苹果基地,市场需求巨大。尤其销往东南亚的苹果,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

  内优品质,外树品牌;内占云贵川,外攻东南亚

  早些时候,昭阳区境内苹果种植品种主要是金帅、红星以及元帅等,品种比较单一,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到上世纪80年代,昭阳区从山东引进红富士、秦冠以及王林等品种,随后逐步引入富士、美国八号等早熟品种。主管农业的副区长王翼介绍,全区采取了以市场为导向,减少中熟品种金帅种植面积,着重推广和发展早熟品种神砂等优良品种,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达到1∶1∶2。同时,昭阳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集中、连遍、规模上档次的原则,改造低产苹果园,抓好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工作,将10万亩苹果标准化示范园,集中调整在乐居、洒渔、苏家院、旧圃、龙泉、永丰、北闸和小龙洞八个乡(镇),推广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使全区苹果向着优质、高效、无公害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到2015年将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30万亩,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将调整为2:3:5,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均衡上市,做到四季有果。

  为打造昭阳苹果品牌,扩大昭通苹果知名度,区委及政府努力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区政府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在昭阳区举办了苹果文化节和农产品交易会。2007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黑颈鹤之乡•昭阳区苹果文化旅游节”,期间,昭阳区用34万个70吨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苹果拼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图案,用这种方式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同时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获得认可。

  每年苹果上市季节,区有关领导都带队到昆明、贵阳、成都、广州等地,通过展销会、订货会、交易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推介昭阳苹果。

  为了让昭阳苹果走出国门,区里积极扶持长期经营东南亚市场的苹果经销大户李世昌,典型引路,龙头带动。李世昌是昭阳区红云果蔬商行的经理,他告诉记者,早在1992年就从昭阳区到昆明,开始营销昭阳苹果。并从1996年开始将昭阳苹果销售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为了打响品牌,他注册了“昭福”、“红云”等苹果品牌商标,形成了生产、收购、包装、宣传、销售“一条龙”经营昭通苹果。近几年来,商行年销售昭阳区优质红富士、昭锦、新红星等苹果1万多吨,其中,出口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000多吨,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促进4000多户果农每年每户增收1000多元。

  扶持协会加龙头确保昭阳苹果产销无忧

  为了发展昭阳区的苹果产业,政府下大力气完善三农服务体系,制定支持产前、产中领域有机结合的扶持政策,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将整套标准化管理技术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传授给果农。

  为了保证果农产销无忧,区政府积极鼓励发展产销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苹果加工企业,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昭阳区成立苹果商会,各苹果主产乡(镇)成立苹果产销协会,通过苹果协会统一组织苹果营销,由协会中的苹果大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洒渔乡苹果产销协会张伟会长告诉记者,协会现在有果农530多户,提供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种、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果农产前、产中、产后的难题。

  为了解决果农残次果的销售问题,昭阳区多方接洽,计划引进云南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2007年7月底,昭阳区苹果进入成熟期,区委、区政府雷厉风行,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该公司办好了各种手续,完成了人员招聘、培训、设备维修及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8月5日开始苹果收购,8月8日,开机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刘军介绍,当年公司以每吨800元的价格收购残次果近3万吨。今年,公司新投资7069万元扩建生产线,将日加工能力由原来的600多吨提升到1000多吨,新建储藏能力5000吨的超低温冷库。届时,昭阳区所有的苹果,在三个月内就能加工完,完全解决苹果销售难的问题。

  曹阜忠区长说,区里将继续加大对国投中鲁果汁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加工企业和以绿健果树公司、祺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红云果蔬商行、庆丰果树公司和大地果品开发公司为代表苹果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不断发展壮大以洒渔乡苹果产销协会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提高果农的组织化程度。让昭阳苹果致富农民,让昭阳苹果占领大西南,走向全世界。

  相关连接二:

  昭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中共昭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曹阜忠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风送爽、苹果飘香的金秋时节,很高兴在这里与全国各地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在此,受中共昭通市委常委、昭阳区委马吉林书记的委托,我谨代表中共昭阳区委、昭阳区人民政府,向各位来宾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昭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作如下简要介绍。

  一、昭阳区基本情况

  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和国家“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辖20个乡镇、办事处,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24个民族,总人口80.54万人。全区国土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占33.6%,山区占64.3%,江边河谷区占2.1%,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

  昭阳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蕴育了神秘悠远的朱提文化。自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道”以来,这里就是云南与中原互相沟通的重要门户,是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内昆铁路、昆水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机场航班直通昆明。区内气候宜人,干、湿季节分明,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年平均气温11.6℃,素有“清凉世界,避暑圣地”之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植物种类繁多,山区重要经济林产品有木漆、核桃板栗等;坝区则盛产苹果、黄梨、樱桃山楂等;江边河谷地区有桐油果、花椒、蜡虫等。苹果种植历史悠久,198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目前,种植面积达21.5万亩。烤烟、蔬菜、花椒、玉米、马铃薯等农经作物种植已初具规模。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无烟煤、黄铁矿、铅锌、铜、铁等,已探明褐煤储量81.58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南方第一位。旅游资源独特,大山包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我区也因此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产业是支撑、项目是载体”的理念,按照“重点在农村、突破在工业、特色在城市、希望在开放、关键在创新”的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立足昭阳发展实际,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推进为重点,围绕农民增收抓“三农”,突出投资拉动抓工业,紧扣持续发展抓基础,强化办事效率抓服务,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积极实施“五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以来,辖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和13.6%。

  一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总体思路,加大扶持以种养业为主的粮食、苹果、蔬菜、肉牛、生猪、魔芋和苦荞等销售、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区有涉农龙头企业44家,有果蔬营销大户50余户,种植大户100多户;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20个、专业市场10个。特别是在宏联猪鬃、国投中鲁、威力淀粉和三艾魔芋等一大批涉农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优势农业产业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优势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地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促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牢固树立“无工不快、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思想,始终坚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以省级昭阳工业园区为重点,采取招商引资、企业改制、扶持龙头企业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引进了天昭药业、永孜堂制药、三艾魔芋、威力淀粉、华新水泥,以及东源、广丰、温氏煤业等一批重点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建筑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和塑料、地毯等特色产业。褐煤化工产业取得较大进展,已同广东碧园集团、云南煤化工集团签订了褐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三是实施城市活区战略,努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用3至5年时间,把昭阳区打造成雄踞滇东北,影响川、滇、黔,具有浓郁本土风情文化特色,集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城市”的目标,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城市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全面展开了旧城改造、古城恢复和新区开发的各项工作,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区域中心城市初见雏形。目前,昭阳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人口23.65万人,城市化率28.5%。2004年、2006年、2008年,昭阳中心城市连续三次被评为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并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

  四是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始终把投资拉动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省级昭阳工业园区建设这个平台,突出资源优势和产业招商,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至今,全区新签项目73个,协议总投资340亿元,累计完成市外进资25.55亿元。同时,全面实施了以通县油路、通乡油路、通达工程、乡村道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连通了昭通至待补高等级公路,新建和改造了城区至大山包、洒渔至苏甲、火车站至小龙洞等通乡油路工程,交通“瓶颈”制约问题有效缓解。

  五是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狠抓各项社会事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制定出台了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得到解决。建立和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4.4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低保待遇,有2.31万人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效明显,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回顾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今后,我区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园区建设为载体,继续按照“重点在农村、突破在工业、特色在城市、希望在开放、关键在创新”的工作思路,加快“四基地一中心”(农特产品加工基地、褐煤化工基地、生物制药基地、滇川黔商贸物流基地和滇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着力培育农特产品、褐煤化工、建筑建材、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五大产业群,努力打造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现代新昭阳。

  一是坚持重点在农村,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坚持“稳粮、强烟、兴畜、优果、增菜、转移”的工作思路,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植主导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多途径、多形式地扶持涉农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坚持突破在工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省级昭阳工业园区为载体,以褐煤开发利用为依托,进一步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节能降耗、提质增效这几个关键,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不断培植壮大农特产品、褐煤化工、建筑建材、生物制药和现代服务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三是坚持特色在城市,全力推进城市化。按照“一山、两河、三片区”的要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围绕“一山”,继续加大城区和城市周边绿化力度,切实打造城市绿色生态新屏障。围绕“两河”,加大对利济河和瓦窑河的开发治理力度,强化河道两岸建设的人文化、风格化,切实打造河滨休闲新亮点。围绕“三片区”,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古城恢复和旧城改造各项工程进度,尽快完成各项建设改造任务,切实打造城市精品旅游新特色。

  四是坚持希望在开放,全力构建大开放格局。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营造良好的亲商、富商、和商、安商环境,提升企业、产业、市场和社会开放度,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围绕做响“中国黑颈鹤之乡”旅游品牌和打造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文化旅游目标,加快大山包生态旅游、葡萄井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彝祖部落风情城、龙氏家祠、洒渔烟柳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切实增强昭阳的对外吸引力。

  五是坚持关键在创新,全力构建和谐昭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解决好扩大就业、建立社会保障、消除贫困人口、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平安昭阳、和谐昭阳”。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昭阳区作为滇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趋凸显,全区迎来了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良好机遇。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区各族人民的努力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昭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昭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相关连接三:

  昭阳区区情简介

  昭阳区总面积2167平方千米,总人口78.9万人(2007年)。区人民政府驻海楼路。

  昭通市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东邻贵州省威宁县,南接本市鲁甸县,西隔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望,北与本市的彝良、大关、永善三县相连,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区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俱全,信教群众近12万人。全区有国土面积2167平方公里。

  区辖14个乡、3个建制镇、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有129个村民委员会和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80个村民小组,1064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6个民族,(2007年)总人口78.9万人。

  昭阳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数万年前,早期智人“昭通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蕴育了神秘悠远的朱提文化。这里交通便利,自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道”以来,这里就是云南与中原互相沟通的重要门户,是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内昆铁路、213国道横贯境内,建于民国年间的机场在九十年代扩建、目前每天均有航班,区位优势日益凸现,城区距省会昆明381公里、成都550公里、重庆580公里、贵阳450公里,是滇、川、黔、渝结合部的重要枢纽城市。区内物产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有丰富的无烟煤、黄铁矿、铅锌、铜、铁等,特别是储量达81.82亿吨的褐煤居全国第二位、南方第一位。大山包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也因此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同时,该区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进入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并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区内苹果种植历史悠久,198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商品生产基地”。本地优良畜种乌蒙马驰名省内外。此外,特殊的立体气候造就了我区丰富的植物种类,有黄杉、银杏等珍稀树种及八角、猕猴桃等林木;有天麻、杜仲、贝母等野生药材;有野百合、杜鹃花、木耳花等野生花卉;山区重要经济林产品有木漆、核桃、板栗等;坝区则盛产苹果、黄梨、樱桃、山楂等;江边河谷地区有桐油果、花椒、蜡虫等。

  区境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为滇中凹部的东北端,有较完整的高原地貌。两大山系横亘境内,东为乌蒙山脉西延伸尾端,山势磅礴,高峰林立;西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分支东伸边缘,山高坡陡,海拔悬殊;大山包乡独石包包海拔3364米,为境内最高点,大寨子乡茅坡海拔494米,是全区最低处。两山系之间为昭通坝子、洒渔坝子、靖安坝子,均是粮食主产区。利济河经昭通坝子汇入洒渔河,洒渔河流经洒渔、靖安坝子后出境;金沙江流经境内23千米。全区坝区占33.6%,山区占64.3%,江边河谷地带占2.1%。昭通坝子海拔约1950米,地势平坦,丘坝相间,为典型的高原湖积盆地,昭通城坐落在坝子中间。境内地处暖带,为北纬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气温11.6℃,最热月7月均温19.8℃,最冷月1月均温2℃,全年活动积温≥10℃的3217℃,年均日照时数1902.02小时,年降水量735毫米。

  昭通苹果种植、产量、特色:

  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四川成都购150株,栽于昭通洒渔乡。今昭通地区果技站仍保存当年栽的正常结果树70余株。

  该品种适宜较冷凉少雨的地区栽培,以年均气温9℃-11℃、降水量700毫米以下最适。果实9月上旬成熟。具有丰产稳产特性。金帅果实平均重180克,长圆形。低海拔地区栽培的果实扁圆形。果皮底色黄绿,成熟后金黄色。肉质细,味偏甜,有芳香,宜鲜食,易生果锈,贮藏后会发绵。已引进全矮生和脱毒系无锈品种。

  昭通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把昭通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从气候条件上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生产条件上看昭、鲁两县区属于农业大县,大气环境清洁,无工业污染,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品质优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昭通苹果在西南三省、两广、东南亚闻名遐迩。三是早熟优势,昭通苹果具有较北方产区早熟一个月的特点,在北方苹果尚未成熟时,昭通苹果即成熟上市,其早熟种在7月上中旬即成熟,晚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销售时间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优势。四是区位优势,市场广阔。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些省市由于气候因素,基本不产苹果。昭通与国内苹果产区山东、陕西等产区相比,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以及在多年的销售中已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市场,所产苹果可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除此之外,南下东南亚也仅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近年来,昭通苹果又重新走出国门,销往香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为昭通苹果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在2007年,在昭阳苹果“拼图迎奥运”活动中,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昭阳果农的幸福生活

  为了发挥昭通自然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1989年农业部将昭通列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996年云南省又将昭通列为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基地列项后,苹果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地委行署到市县政府都将苹果生产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范畴加以考虑,纳入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农业生产的内管和议事来加以研究。首先在昭、鲁两市县分别成立了苹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制定水果发展规划、行政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运用行政职能和经济调节手段,加强对苹果生产建设的领导。二是在昭通的永丰、土城、洒渔、乐居、守望、小龙洞、北闸、蒙泉、苏家院及鲁甸的桃源、岩洞、文屏、茨院等乡镇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规模生产。三、进行了大量的品种引试和更新换代,先后引入新品种30余个,通过筛选,选出了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神沙、2001、红王将、美国八号等一批适应我区更新换代的品种积极组织推广应用。目前,红富士系、新红星、乔纳金已逐渐替代了原有金帅、国光、元帅等老品种,逐渐形成了早中晚熟的合理搭配。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

  昭阳苹果产业发展的见解、思路:

  为了将昭通苹果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昭通市委、政府又将苹果生产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把扶持和培育苹果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以提高果品竞争力和实现增效、增收为目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条件,吸收、消化、利用国内优质果生产先进技术并将其组装配套,主攻果品质量,强化商品质量意识,培育知名品牌以及围绕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及市场开发,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昭通苹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效益”新时期苹果发展指导思想,以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苹果生产。一方面,在苹果产区广泛开展了低产果园改造、无公害苹果生产,精品果园建设、及强拉枝、大改形、疏花疏果、夏季修剪、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等优质果生产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苹果采后分级、包装商品化处理,“昭锦”、“南国红”、“昭阳红”等一些品牌也应运而生,有效改变了我市苹果的商品形象。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年产苹果浓缩汁5万吨的生产线2条,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07年投产。昭阳区委、区政府两次举办“苹果文化节”推介昭通苹果,扩大了昭通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营销大户搞好苹果营销。产业化运作有效促进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目前,昭、鲁坝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5万亩,实现产量22.2万吨,产值达2.37亿元。昭通苹果除销往云、贵、川三省及广东、广西、香港等地外,还远销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每年外销量达到6000多吨。苹果生产已成为昭鲁坝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苹果经销商的生财之道。

  早在1992年,昭通红云果蔬商行的李世昌就从昭通到昆明,开始营销昭通苹果的生涯。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承包了昆明正昌水果市场的20多个门面来经营昭通苹果。从1996年开始将昭通苹果销售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先是每年两、三车,接着是8车、10车,到2001年,光是销往泰国的就达3000吨,事业越做越大,带动能力越来越强。

  在红云果蔬商行的开拓、宣传、包装、推介下,昭通苹果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远销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近几年来,商行年销售昭通优质红富士、昭锦、新红星等苹果1万多吨,年生产制作销售“昭福”“红云”包装箱26万只,其中出口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000多吨,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成为引领昭通苹果走出国门的“排头兵”。促进4000多户果农每户增收1000多元,为昭阳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就目前而论,昭通在早熟苹果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上已基本具备了条件。在多年的苹果品种实验中,经过政府部门和种植户的努力,像“神砂”、“美国八号”等早熟品种已拥有了一定的市场美誉度,得到一定范围内消费者的认可。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加深,民营企业在苹果产业的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省级龙头企业的昭通红云果蔬商行自2000年注册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昭通苹果品牌。该商行不断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打出昭通苹果的名气和品牌;引导果农注重质量信誉,改良包装,树立品牌,提升商品价值;统筹安排苹果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使产供销各个环节得到协调发展。注册了“昭福”、“红云”等苹果品牌商标,形成了生产、收购、包装、宣传、销售“一条龙”经营昭通苹果,促进4000多户果农每年每户增收1000多元。该商行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在洒渔乡建立了每年可生产果品网套20000万个的苹果网套厂,购进洗选果设备一台,每年可为当地果农和苹果经销商节约包装成本费120多万元,成为引领昭通苹果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的苹果营销龙头企业。去年,该商行通过了云南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的苹果出口基地果园认证,是我市惟一一个获得商检出口的水果商贸企业。目前,该商行在昆明拥有苹果购销门面、仓库2000多平方米,是昭通苹果驻昆总代理。在国内外多个大中城市设有销售网络及销售处。

  红云果蔬商行想方设法拓宽流通渠道,使昭通苹果顺利走出国门,远销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去年,该商行销售优质“红富士”、“昭锦”、“新红星”等苹果1万多吨,其中出口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3000多吨,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成为引领昭通苹果走出国门的“先头军”。

  红云果蔬商行经理李世昌告诉记者,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客商很喜欢昭通苹果。昭通苹果到泰国只要7天左右,加上提前一个月上市,地理、品质等资源优势给昭通苹果走出国门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在东南亚地区占据较大的市场。据李世昌介绍,上个月红云果蔬商行与泰国金果公司签下了金额为900万元的昭通苹果销售协议。今年,红云果蔬商行出口泰国、缅甸等国家的苹果将大大超过往年,可望达到4000吨,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

  昭通苹果酸甜适度,清香怡人,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均达到14.0%-15.7%,高于烟台苹果。全糖含量13.4%果酸含量0.35%,配比适度。1970年,昭通苹果进入国际市场,销售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1975年,在陕西撞川召开的全国苹果外销基地工作会议上,昭通苹果好评如潮,特别是“金帅”各种营养成分检测含量居全国各地送检样品首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贵州农业大学等单位派教授到昭通实地考察,对昭通苹果质量以及发展苹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乡三台村农民廖维德组织苹果营销,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营销大户。他把优质的昭通苹果推出国门,销往越南等地,年销量达2000余吨,为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创出了一条致富路。

   廖维德的苹果销量也越来越大,从1995年的近百吨,到后来的每年几百吨,逐年上升,两年前达到每年销售苹果上千吨。他今年与昭阳区农业局签订合同包销的1500吨已源源不断运到河口农贸市场,销到越南人手中。

  昭阳城市的建设、旅游文化的发展。

  作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和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昭阳区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自然风光旖旎壮观,文物古迹品位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回族的古尔邦节、苗族的芦笙舞和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和十月年等神秘悠远。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内,雄奇险峻的鸡公山、绵延不绝的万亩草场、色彩绚丽的荞麦地、水雾氤氲的沼泽地、清澈明净的跳墩河、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构筑成了集高原绝壁、高山湖泊、高海拔草场为一体的罕见高原奇观。昭阳区还有滇字一号水利工程渔洞水库,有龙洞吸月、恩波蜃影等“昭阳八景”,有彰显历史风云的龙氏家祠,有被誉为“稀世之宝”的汉孟孝琚碑,有闻名省内外的“昭通文学现象”等等。独特的大山包湿地,成为世界珍稀鸟类黑颈鹤的重要越冬栖息地,每年到大山包越冬的“鸟类熊猫”黑颈鹤高达1350余只,昭阳区也因此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同时,昭阳区2006年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2006、2007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