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姜卓俊:提着“背包工作室”的草莓教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1票  浏览26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3月31日 15:48

  “草莓教授”的背包:要什么有什么
  
  姜教授的背包里,好东西还多着呢——笔记本电脑,不可缺少,这是包里最有“分量”的工具了,还有与之相关的优盘和硬盘。偶尔到附近的种植户、当天来回的,可能不用背。包里自然少不了名片盒,这是姜教授出门前一刻还必定要检查确认的物品,因为那个有着“草莓热线”称号的手机号码,就印在上面。
  
  除了常用的药和刚才的土壤水分和PH计,一把小铲子是少不了的。“草莓普遍发生的炭疽病,一般是从根部先发病。到地里去时,往往需要观察根部,需要挖出草莓病株进行现场诊断,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确定病害,然后才能给出治疗的办法来。”姜教授向记者解释道。
  
  包里还有一把土壤电导仪,用来现场测量土壤电导率,从而判断土壤情况。例如是否是盐害、是否施肥过量等等。姜教授说:“草莓不耐肥,农民有时不知道施肥的适宜量,很容易过量,电导仪就能帮助农民现场诊断了。”
  
  一把小尺子也是必备的。姜教授笑着说:“可别小看这把尺子,用上它,可以现场进行叶片和植株高度的测量,帮助农民判别草莓是否徒长,然后再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背包里的“秘密武器”还真不少。“草莓大王”老李高兴地说,和很多专家出门一样,姜老师到哪里都带着数码相机,一是收集资料,各种草莓发病情况、生长情况,都用相机做现场记录;二是相当于一个小型放映机。
  
  “有时候讲起来干巴巴的,不太好懂,就可以现场放一些图片给农民看,例如发病的典型照片、休眠特征、徒长症状等。”姜教授说,“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有了这个‘背包工作室’,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民就可以放心了!”
  
  “草莓教授”的背包:能背多久,就背多久
  
  还有一个月退休,可是姜教授的工作、生活一点变化都没有发生。如同往常一样,还是每天接无数个农民电话,隔三差五到处去全国各地”草莓大棚”,为农民排忧解难。尤其现在是草莓大量上市和草莓采摘活动火热的好时候,姜教授的手机简直没有停歇的时候,采访过程不断被打断,身旁的人都感叹地说,果然是一条名符其实的“热线”啊!
  
  像往年一样,一到三四月份,姜教授更忙了。姜教授说,前几天还有几位江西老兵办了一个“老兵农场”种植草莓,多次邀请他过去看看,他也很想去,可就是安排不开,只好发电子邮件,进行远程指导了。
  
  那么,“小时候农庄”的林总,为什么可以插队?
  
  原来,这与他特殊的身份和事业有关。
  
  林林多年前因车祸腿部受伤,成为一名残疾人。这几年一直坚持一边做好自己的生意,一边尽己所能地为残疾人事业做贡献。他的青岛“小时候农庄”,主打怀旧主题的采摘和农家宴,采摘的核心就是草莓。虽然现在规模有限,已经聘用了附近六位残疾人员工。为给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他盘算着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大棚数量。不过由于自己把握不准,他也非常犹豫。虽然早知道青岛农业大学有个“草莓教授”,也想去找,“可不知道请这样的专家是不是很贵?”林林告诉记者。
  
  前不久,他刚巧有机会认识了姜教授。“我当面一问才知道,姜教授指导农民是从来不要钱的!快三十年了,一直都是无偿的。”林林当即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姜教授。
  
  “我一听他想要带动周边残疾人致富,就决定全力以赴支持他!”姜教授说。
  
  就这样,怀着“让残疾农民致富”的共同愿望,姜教授决定帮林林把农庄打造成一个既能够吸纳残疾人就业,同时又能带动和引导残疾人学习掌握草莓种植技术自己创业的基地。姜教授告诉记者,草莓产业前景广阔,残疾人家庭只要能有一到两个大棚,在当地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一年收入就非常可观,“帮助残疾人,给他们什么都不如给他们技术,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致富。”
  
  “退休就是退出工作岗位,可不是给事业画个句号。姜卓俊该退休啦,可‘草莓教授’还不能退。只要跑得动,还得背着这个大包,到处跑!”姜卓俊说。
  
  (王建高本报周维维陈太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