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果三代"接手父辈事业 在"果香"中自我成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9票  浏览180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6月23日 14:48

  点中命门之后
  
  ———我创业中的最大曲折和走向成功的一项最深体会

  中国江苏网6月23日讯 常有初次见面的人猜我是退伍兵,还有人说我是健身教练。
  
  也难怪,我一身黑里透红的皮肤、线条分明的肌肉,和多数同龄人显得不太一样。
  
  不过他们都猜错了,其实我是个果农。确切地说,我是个“果三代”,从城市回归乡村,从舒适的工作环境回归田间地头,不仅为了接手上辈人的事业,更为实现一份自我成长。


  
  谈剑波在田间张海韵摄

  
  
  在洛阳、礼嘉这一带的果农里,我爷爷和我爸爸还是有些知名度的。
  
  爷爷以前是乡干部,上世纪70年代率先把葡萄种植引进本地,为百姓致富找了条新路。
  
  我爸爸也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家。他种植的“醉金香”葡萄被公认为苏锡常三地品质第一,但凡参赛,必获大奖。以“苏常鲜”品牌为基础,他在2007年注册成立了常洛果品合作社
  
  我1988年出生,可以说是闻着果香、吃着葡萄长大的。但说实话,家境不错的我从没想过要做果农。
  
  大学毕业后,我觉得自己性格外向、能侃会聊,比较适合做销售工作,就去应聘4S店的销售顾问。果然,刚去1个月,我就独立卖出了6台车,比同期实习生提前两个月转正。到了第2年,公司准备把我调到扬州店去做销售经理助理,我迎来了职场上的第一次上升机遇。
  
  就在这时,老爸找我谈了一次话,让我的人生发生了急转。那是2010年,老爸准备把果品合作社的种植规模从30亩扩大到100亩,种植品种也要进一步丰富。他需要一个年纪轻、有文化、头脑活络的帮手,自然,第一个想到了我。
  
  我干销售干得正欢,天天西装革履白衬衫的,4S店里洋气整洁,还冬暖夏凉,怎么肯去做又脏又累的果农?但姜还是老的辣,老爸一句话就点中了我的命门:“你帮别人打工也能干出成绩,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你就不想大展身手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我当时22岁,正当血气方刚,被老爸一激,立马就激情澎湃地辞了职,回武进洛阳乡下“干自己的事业了”。
  
  
  
  老爸常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想到,这话在我身上应验了。我满怀激情回乡做“拓荒牛”,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是有劲无处使,到了地里,就像个木头人一样不知道该干啥。
  
  虽说生长在农村,但我从没有正儿八经种过地,对田间管理那一套完全是外行,更别说在老爸这个精细化管理水平极高的合作社了。比如,葡萄到了一定时间要翻根、要修剪,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我统统不知道。老爸多数时候还能耐心指导我,但说得烦了,也会当着工人的面训斥我。
  
  有些问题我自己也觉得太弱智,不敢问老爸,只好偷偷去问手下的工人。结果,他们只是挥挥手,扔下一句:“这个说了你也不懂,你老子晓得就好了。”一下子,我觉得自己成了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少东家”。
  
  那种无法融入的疏离感,那种不被尊重的憋屈感,让我一度怀疑自己辞职回乡的选择是否正确。而且,我本来就是外向性格,喜欢与人打交道,现在整天在泥土里打滚、与果树为伴,觉得烦闷极了。
  
  之所以没有当逃兵,一方面是因为我还有份年轻好胜的心气劲,不想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放弃;另一方面,我回来之后已经感受到,老爸的事业很有奔头,他在“醉金香”之外,又引进了当时苏南独一份的哈密瓜等新品种,市场前景已经是看得见的了。
  
  为了尽快进入状态,我报名念了省农林职业技术学校的函授班,学习园艺技术。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往我欠缺的那些知识,至少在理论上得到了弥补。更重要的是,我的心态逐渐放平了。我开始领悟到,土地里蕴藏着太大学问,当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凭什么一上来就要求外界重视我、尊重我?
  
  渐渐地,身边人都说我变了,变得少说多做、爱琢磨了,问问题也能问在点子上了。确实,我开始慢慢找到了感觉。
  
  我原来学的是机械专业,合作社里机械化水平较高,这也让我有了用武之地。我们的水果大棚全是钢结构,搭建时规格、形态都有讲究,我在家反反复复画图、计算,到了施工现场能提出各种建议,老爸听了也很认可;冬天下雪,积雪容易将棚顶压塌,我自己设计了带有滴灌喷头的除雪装置,利用地下水温度化雪,还能为大棚增温;田里的打草机、喷雾机坏了,我不仅能修好,还能进行合理改造。
  
  对于我的软肋——田间管理,我更是下了苦功。不仅每天下地干活,还坚持天天记“种植日记”——上面记满了作物名称、作业面积、作业内容、肥药使用、天气状况等,比小学生的作业还认真。从2011年到现在,我已经记了厚厚5大本。别小看这些记录,把每年相同品种、相同时间的水果生长情况对比着看,能归纳出很多种植经验。
  
  眼下,在我们这里,已经没几个同龄人像我这样在果田里玩命干了。有个高中同学也想种水果,来我这儿取经,看到我在地里黝黑流油的样子,回去就改了主意。
  
  种水果是真苦,日晒虫咬、沤肥疏果、防虫防病,没个轻松的时候。为了提高红心猕猴桃的座果率,我们需要人工授粉,那段时间我天天凌晨5点就下地,比工人还早。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句话,在我心头引起强烈共鸣。
  
  要说我的梦想,大概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种出最香甜、最生态的水果,让别人都夸赞、认可这片土地。老爸常说:“土地是不会骗人的。”我懂他的意思,除非遇上天灾,你花了多少心血,土地就会给你多少回报。
  
  
  
  刚回来时,老爸还是合作社里的绝对主导,而现在,他已经能放心让我挑大梁了。我们合作社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20亩,品种也有红心猕猴桃、紫肉火龙果、哈密瓜、油桃,葡萄更是有多个品种。
  
  作为新一代果农,我知道,必须踩准时代的节拍,做出点不一样的事情来。现在,我们常洛果品已经进军电商领域,有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开展了同城配送业务。
  
  洛阳、礼嘉一带是有名的水果之乡,但是这些年,不少农户增产不增收,一方面是因为销售渠道不畅,另一方面也是种植方法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日渐挑剔的口味。比如说,到了葡萄销售季,我们能卖10元1斤,而很多果农的葡萄连1元1斤都难卖。我看着也替他们着急,辛辛苦苦下地干活,谁不希望有个好收成。合作社一直对全镇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免费服务,并与省农研所等合作,每年邀请专家为当地果农开展多场培训。现在,又有了微信平台,我坚持每周1-2次推送种植知识。
  
  由于制定了果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合作社也对达到糖度、串型等要求的葡萄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帮助当地果农解决销售难题。现在,我已经不是做自己的一番事业了,更加体会到了能够帮助别人的快乐。谈剑波
  
  (谈剑波系常州市常洛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本文由本报记者 朱雅萍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