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采摘资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包果园,租果树,卖起“采摘游”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温州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9票  浏览1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5月21日 17:02

  楠溪老板经营农家乐有窍门

  包果园,租果树,卖起“采摘

  见习记者 张沙默

  报道组 叶圣义

  这几天,永嘉县岩头镇溪南村村民卢智源的5000棵杨梅树,枝头已经挂满红果,而他正忙乎着给其中500多棵挂上牌子做记号,他说:“这些杨梅树全部有了承租人,过几天成熟了,我就通知他们来采摘。”

  卢智源在溪南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同时也与其他村民一样,种植杨梅树。农家乐的地点离楠溪江狮子岩景区只有一公里,旅游旺季时客流如织,农家乐的生意能火上一段时间。但卢智源不满意:“旺季是不错,旅游淡季怎么办?”杨梅的成熟采摘期恰是旅游淡季,时下流行的采摘游和家乡的杨梅树启发了他,“何不利用这大片的果园拉来客源呢?”

  卢智源所在的溪南村有1000多户村民,据村委会副主任卢建植介绍,这里家家户户种植果树,最多的是杨梅,此外还有香柚、枇杷等。去年,通过经营农家乐所建立的客户关系和朋友介绍,又经常到温州本地的各大网络论坛上发帖招募,卢智源在果实成熟时组织学生、亲子等十几人至几百人不等的团队,分200多个批次前来采摘、游玩,他则按成人15元,儿童减半的价格收取费用。“有满树新鲜的水果随你摘,回去还可以免费带上3斤,有得吃有得玩,游客都很满意。”

  按人收取的费用,按卢智源的话说“这只是个形式,没多少赚头的”,因为除了他自己的杨梅园外,他还包下其他村民的果园招揽采摘游,“去年柑橘成熟时,我就花2万元包下了几个农户的柑橘园,后来组织了300人的团队来采摘,从游客那里收取的费用基本都转手给了农户,此外我还要再贴一些给农户。”卢智源说,“我包果园的钱或许是比他们自己销售的少,但这样他们少了雇人采摘的费用、水果市场价格波动等等顾虑,可以专心种植。”

  当然,卢智源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来采摘游的游客在游玩之后,自然要到他的农家乐来吃饭、消费,这样他不仅让他的农家乐在旅游淡季也有生意可做,同时也提高了收入。他算了一笔账,去年,靠组织采摘游所带来的收入就占了农家乐总收入的30%。

  今年,卢智源为招揽采摘游又想了个点子:“别人有出租菜地,或是年初认养小猪,年底换大猪的,那我就出租杨梅树。”他拟制了合同,租期一年,期间由他负责果树,等到了采摘期,承租的游客就可以来自行采摘:“我保证租下的树能采50斤以上,多拿少补。”对卢智源的做法,溪南村的其他村民也踌躇着想加入,村民卢巧林说;“我种的70多棵杨梅,每年能卖出去的不多,还要找人帮忙采摘,用这个方法,我就省心了。”卢建植也说,村里有十几户农户都想加入,但卢智源还不同意,他说:“组织游客来采摘,我要对水果的质量,还有安全问题负责,目前准备不足,但明年我就计划签3至5年的果树出租合同,同时也让其他村民加入,预计到时候起码能带动300户以上的村民。”

  采访手记>>>

  换种思路开农家乐

  如今,各地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而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手段都是守株待兔,坐地等人,在陌生游客眼中,到哪一家消费都没啥区别。可上文中卢智源把经营的思路转换一下,利用本地的某些优势,就让客人主动上门了。

  游客出游并来农家乐就餐,娱乐休闲的需求是很大主因,如果能先用本地的旅游资源、特产采摘、节庆活动等迎合游客娱乐的需要,自然会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而这不仅是给农家乐经营者,同时给农户也带来收益,这是游客、农家经营者、农户都愿意看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