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四木王”冉冉升起—四十八团红枣加工厂的启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兵团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1票  浏览7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月12日 10:29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八团依托丰富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全团空前规模化进行红枣种植,截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并提出,在“十一五”末,力争使红枣面积达到2.5万亩,使四十八团成为名符其实的园林团场,团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林果业,在林果业方面成为师市产业结构调整上的示范团场。
  
  统计表明,仅有4.5万多亩耕地的四十八团,2007年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2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7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1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00万元,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分别为:67.2%,8.9%和23.9%。其中完成果品总产1.5万吨,产值4000万元。
  
  如此可喜的成绩,归根结底在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让有限的土地实现“两高一优一低”。近几年,该团因地制宜,确立了“抓牢提升基础产业,发展调精特色农业,完成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新格局逐步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具体为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三足鼎立”和果蔬园艺业、棉花种植业、畜牧养殖业、饲草种植业“四业并举”,以畜养林,良性发展。到“十一五”末实现三万亩林果基地(其中红枣2.5万亩)、三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尤其是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新成果的新疆四木王果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结束了该团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支农工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随着新疆四木王果业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四十八团新型工业成为了该团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师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从资源工业起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果品深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环节。果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集中上市阶段易造成果品积压或低价销售,不同程度上损害了果农利益。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能够减少果农的损失,增加收入。
  
  启示之二。要有忧患意识,有前瞻性,紧紧抓住兵团乃至新疆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四十八团作为一个中小型团场,耕地面积少,仅有4.5万多亩,周围被天然胡杨林环抱,可开垦荒地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高效益产业上发展壮大自己,做到又精又强。而林果业效益远远高于棉花的效益,为此,从2003年起,四十八团提出了“抓牢提升基础,发展调精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对林果业的投入和管理,投入大量资金建优质干果基地,培育林果业龙头企业,2007年又新建80亩苗圃基地,使林果业成为继棉花之后四十八团职工增收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林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而且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此同时,从2004年起,四十八团就开始申报红枣加工厂项目,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保证林果业的发展规模。
  
  启示之三。打造品牌,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四十八团将本团果品注册为“四木王”商标,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知名品牌,逐步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与疆内著名的策划公司签约,借外脑、引金点子,从战略角度认真谋划“四木王”甘枣从产、供、加工、销到创名牌等一系列的问题。开建了年加工红枣5000吨的深加工生产线,计划年产干红枣2000吨、枣汁848吨、枣粉43吨,年生产期为120天。目前,红枣加工厂一期工程投资380余万元已完工并投入运营,红枣生产向产业化迈出了一大步。二期三期工程也在进一步筹划中。
  
  启示之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逐步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新疆四木王果业有限公司为保证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方面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拟采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引导职工入股,年终分红。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进食品深加工等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团优秀的人员走出去到经验丰富的地区学习新技术、新经验、新的管理方式;与塔农大建立长久的技术合作关系;团场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新科技开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的奖励以及林业技术培训经费,改变和提高管理技术的科技含量。
  
  红枣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退耕还林的一项重要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但在某种程度上生产一种商品很容易,闯出一片市场很难,打造一个品牌更是难上加难。在四十八团红枣产品深加工厂的进一步发展中,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风险与希望并存,压力大于动力……但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大好机遇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带来四十八团红枣产品深加工厂发展的多彩春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