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法与路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9票  浏览10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2月20日 11:30
  天津蓟县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专业社)上认识得早,起步较快,主动进位,效果明显。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专业社法)颁布实施后,蓟县供销合作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围绕基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基层社)改造转型、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加快了参与发展专业社的步伐:一方面对专业社法实施前领办的3个专业社实行组织规范,重新工商登记,取得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因势利导,按照专业社法的标准,参与发展两个新的专业社。同时还有3个专业社在积极筹备当中,预计在年底前正式登记运营。
  
  这些专业社的基本分类是:
  
  (一)在经营模式上分三种类型。
  
  一是技术服务带动型。如蓟县邦均基层社领办的帮民养鸡专业社,下营基层社领办的果品技术专业社。其特点是以专业技术、人才为基础,通过技术服务形式吸引种养大户入社,促进种养殖业规模生产,带动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如帮民养鸡专业社现任理事长杨贵,系邦均基层社副主任,在养鸡防病除害上有一技之长,在当地及冀东地区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社就是以杨贵个人名义组织发起,以技术服务为纽带,把养鸡专业户连接起来,形成以技术服务为引导力和吸引力的专业社。目前已有农民成员9户,带动户503家,辐射面扩展到当地及周边的26个乡镇;蛋鸡存栏达到120万只,年产鲜蛋3300多万公斤,助农增收1000多万元,被蓟县政府定为鲜蛋储备基地。
  
  二是产业示范引领型。如出头岭山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其特点是以市场销售为导向,以生产基地示范为凝结点,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社。出头岭镇现已成为蓟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但由于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出头岭基层社主任利用院内闲置场地,与福建技术人员合作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白灵菇和黑木耳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示范效应吸引了众多农户,就此他们因势利导,以个人名义组织4户农民组建了出头岭山野食用菌专业社。目前已吸纳种植户30家,生产大棚40个,预计到年底为社员户销售食用菌15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左右。
  
  三是加工企业助推型。如别山镇燕山红枣专业社,翠波调料厂果蔬专业社。其特点是以销售和生产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初级农副产品转化为基点,以打造产品品牌,实现规模经营为手段,形成上连市场,下连种植大户,企业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别山镇以生产金丝小枣而闻名,70%的农户以种植枣树为主要产业,别山供销合作社依托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加工储存能力,主动发起了由6家农户参加的红枣专业社,其中基层社占股本70%,其余为农户,现成员户红枣种植面积153亩,枣树35000棵,预计年产量10万斤。
  
  (二)在组织模式上分两种类型
  
  一是以基层社自然人的身份,个人出资入股与农民共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其盈亏风险与基层社无关,虽名义上是基层社领办,但在经济上与基层社基本没有连带关系,只有帮助扶持的义务,如帮民养鸡专业社,果品技术专业社及食用菌专业社均属此种类型。
  
  二是以基层社法人身份出资入股,与农民共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专业社与基层社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其专业社的兴衰存亡与基层社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专业社的经营产业,已经成为基层社的主要经营业态。如燕山红枣专业社和翠波果蔬专业社属此种类型。
  
  (三)在股本比例设置上基本相同
  
  以上专业社总股本最大的为10万元,而一般在1万元左右,其股本比率除养鸡专业社外,基层社或基层社自然人占70%-80%,其余为农户入股。从总体上看,组织机构、组织章程、财务制度比较完备,发展思路、经营目标比较清晰,主导产业都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注重了商标的注册和品牌的打造,使专业社成立,就有了自己的独特商标和强烈的市场意识。
  
  蓟县供销合作社把参与发展专业社作为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改造转型基层社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作为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强化供销合作社基础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参与发展专业社上,不仅抓得早,而且抓得实;不仅有整体的设计,长远的构想,而且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初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参与发展专业社的一条路径,为市社系统参与发展专业社带了个好头,积累了经验,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就天津供销合作社而言,在参与发展专业社方面,尚处于成长培育探索阶段,有些问题还应引起注意甚至值得商榷:
  
  (一)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专业社的目的问题
  
  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专业社目的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借道行船,兴社富民”,其根本点是壮大供销合作社实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参与发展专业社,为基层社找准产业发展的连接点,优势资源的释放点,人才技术的结合点,经济财富的聚合点,为促进基层社的改造转型和振兴探索一条新路。同时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带动经营链条的延伸,带动生活生产资料销售规模的扩张,其立足点就是兴社强社,这是一种有主有从,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现已发展起来的专业社,有的已经长达10年,本身不断壮大发展,也为当地农民的产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可是基层供销合作社仍然停滞在原有的状态之下,没有丝毫的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深思和关注。因此,在发展专业社的指导思想上,要明确目标,要抓住根本,不能为发展而发展,更不能干“鸭子孵鸡白忙活”的事情,这是基本点,也是出发点,不能模糊,更不能颠倒,要把主观意图和客观效应紧密结合起来。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多数基层社尚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要摆脱这种境地,实现基层社的改造转型,从而真正成为连接服务农民的有实力的前沿阵地。必须抓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社的难得机遇,改造自身,发展自身。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专业社,决不能满足于停顿于农民富起来,少数职工腰包鼓起来,而供销合作社本身并没有实质性发展和变化,这样办专业社不是初衷。
  
  (二)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专业社的模式问题
  
  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专业社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如蓟县供销合作社创出的模式,都可借鉴推广,而且还不应拘泥于此,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加以探索,加以创新,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但不管是哪种类型,走哪个路径,关键是供销合作社真正的参与领办,是与供销合作社有实际内涵的经济纽带关系,是与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别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燕山红枣专业社,是在参与发展专业社模式上的最佳选择。从组织模式上看;既符合专业社法的要求,又体现了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农民成员达到了80%以上,理事长由基层社主任兼任,专业社既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又是基层社实际意义上的经济实体。从投资主体上看,基层社占有70%的股本比例,虽然按专业法要求,实行一人一票制,但出资额较大的成员,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这样基层社对专业社就有了主控权,便于经营与管理。从经营模式上看,其属加工企业助推型,他们利用自身的加工销售优势,依托当地的特色产品和种植大户,发展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一种封闭的经营链条,使专业社更具有了生命力,也使基层社实现了有效转型,拓展了发展空间。这种模式好就好在基层社与专业社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好就好在基层社的优势与当地的资源实现了有效对接,好就好在专业社的发展壮大与基层社的改革发展休戚相关,好就好在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基础也牢靠了。
  
  (三)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专业社的立足点问题
  
  专业社法颁布实施后,特别是各级政府对专业社的重视和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的积极性,可以预示在不远的将来,专业社将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模式之多,将难以想象。这种发展的大势,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发展专业社将会带动自身的改革发展;二是专业社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给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拓展了空间;三是政府对专业社的重视和扶持,给供销合作社借势借力发展创造了条件、失去机遇,就失去未来,抓住机遇,就会掌握主动。因此,一方面要依据自身优势和当地经济特色,积极主动的参与领办专业社,以此展示供销合作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蓟县供销合作社的经验说明,参与发展专业社不仅可为,而且能为,只要认识到位,思想统一,认真去做,真正把办专业社与发展供销合作社紧紧捆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另一方面,要放开眼界,拓宽思路,立足点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做文章,下功夫。特别是要在服务专业社上有所作为,有所创造:一是专业社发展的尚属初期阶段,实力上普遍比较弱小,生产的环节比较单一,急需寻求市场,寻求服务,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市场渠道优势、龙头企业优势、经营网络优势,把专业社吸引到身边来,为其产品销售提供服务,当是主为之事。二是专业社的发展将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将由分散性变成相对集中性,由普遍性变成相对特殊性,积极与专业社对接,建立一种稳定的供求关系,为其生产提供有效的农资服务,当是可为之事。三是专业社的发展必然带来产品的规模化和商品的品牌化,带来仓储物流、加工生产、咨询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未雨绸缪提早动手,瞄准这些上游市场,发挥自身的场地设施等优势,发展服务专业社的相关产业,当是能为之事。四是专业社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民的增收和购买力的提高,农村的消费品需求必然扩大和提升,客观上对农村日用消费品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提高现有经营网络的水平,提升网络的经营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自营店的发展,当是必为之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