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公务员下海“引枣入疆”年入6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9票  浏览15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月10日 17:00
  新疆不仅盛产苹果,还盛产个头如鸡蛋般的大枣,不仅有几百万亩的枣园,还有现代化的加工产业。在2012年底举行的央视“三农创业致富榜样颁奖盛典”上,将山西大枣引入新疆种植、加工,创造6亿元年销售额的李志民是公务员下海创业成功的典型。
  
  李志民是山西运城人,2000年,已是运城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的他去新疆出差,和一个农业专家结伴散步,路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第四十八团,无意间看到一棵枣树,长势良好。“如果把山西骏枣引来种植,比它表现更好”,骏枣是山西红枣中的优良品种,个头大、肉厚,适应性强。专家的话让44岁的李志民决心一试。
  
  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这让周围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像他那个年龄的,往往等着升职、退休、养老,但李志民心里清楚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单位干了多少年,总感觉到有些劲儿还是使不上,也想在市场上试试,证实一下自己的价值。”怀揣着梦想的李志民离开了工作近30年的单位,找朋友借了10万元,只身一人踏上了去新疆的火车,踏上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财富之旅。
  
  李志民到了新疆喀什,说服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第四十八团,试种他从山西贩运过来的骏枣枣苗。正如专家所预料的那样,山西骏枣在新疆生长的个头更大,也更甜,逐渐代替了老的品种。4年的时间,李志民从山西贩运了上亿株的枣苗到兵团销售,挣到了第一个2000万元。
  
  引入枣苗只是第一步,李志民还学习山西枣园,结合当地水土特点创造了“矮化、密植、丰产”的红枣种植模式。新疆的日照时间长,李志民将每亩地的种植密度增加了3倍,达到了每亩1200株,而且种下一年就可以挂果销售。2007年,李志民的示范园亩产量达到了2600多公斤,创下世界记录。按这个产量计算,种植枣树的收入比种植棉花翻了一番,阿克苏的红枣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了上百万亩。
  
  这么多的红枣该如何扩大市场呢?李志民又启动他的下一步,拿出枣苗生意赚得的全部资金,再从政府贷款700万元,共投入3000万元,在阿克苏建成一座年加工能力5000万斤的红枣加工厂,源源不断的红枣运到这里变成枣胶囊、枣浓浆、枣饮料等。到2011年,他在全国建成5个红枣加工厂及相关产业,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搏一下,你还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不搏,你什么可能都没有了。”回顾创业经历,李志民欣慰自己的选择。
  
  (牛丽燕)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