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国家林业局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7票  浏览40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3月10日 14:16

  当前,各受灾地区林业系统正在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落实局党组和救灾办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技术指导,我司在组织编写并发布第一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编写了第二期技术要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此次编写工作,以科技人员深入灾区一线所获取的第一手信息为基础,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尊重客观实际和科学规律,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重点围绕种苗生产恢复、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恢复与重建、竹林复壮、林下植被恢复及利用、受损林木抚育经营、受损林木清理利用、自然保护区修复、野生动物灾后种群恢复、森林火灾防控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应对方案,供广大灾区的林业生产单位和林农朋友参考。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二○○八年三月六日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
  
  一、种苗生产恢复技术
  
  (一)良种基地恢复与重建
  
  1.种子园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种子园通过支撑固定、修枝整形、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当年和今后种子园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种子园根据树种特性,在最大限度的保存种子园无性系材料的条件下重建。
  
  (3)已定砧未嫁接的种子园根据受损情况决定采取补砧恢复或重建的途径来处理。
  
  (4)已嫁接但尚未进入生产的种子园树种萌芽力较强,受害木在嫁接处以上折断的,可在春季萌芽后通过增强树势管理予以恢复;受害木比例小于30%,并在嫁接处折断的,可通过补砧予以恢复;受害木超过70%的,考虑重建。
  
  2.母树林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母树林通过修枝整形、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以提高当年或今后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母树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良林分重建母树林。
  
  3.采穗圃恢复与重建
  
  (1)受损较轻的采穗圃通过及时清理、整形修剪、中耕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穗条的生产能力。
  
  (2)受损严重的采穗圃实生苗或无性系建立的采穗圃,并且萌芽能力较强,通过整形修剪、中耕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尽快恢复树势,提高穗条的生产能力;萌芽能力弱的树种,在最大限度地收集和保护好剩余的优良材料的同时重建。
  
  (二)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采用网袋容器育苗可提高苗木成活率,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缩短苗木的生产周期。
  
  1.网袋容器播种育苗技术
  
  (1)育苗网袋规格规格分别为直径40~45mm、高度100mm和直径35mm、高度80~100mm。
  
  (2)容器轻基质的选择选择树皮、锯屑、竹屑、稻壳等,加工粉碎发酵后应用。参考配比为:发酵基质原料(80~90%)+复合肥料(5~10%)+珍珠岩(5~10%)。如果泥炭资源比较多,参考配比为:泥炭(80~90%)+珍珠岩(10~20%)。
  
  (3)播种技术经层积催芽后,每个容器点播中小粒种子2~3粒。大粒种子或种子比较珍贵或量少的进行芽苗移栽。
  
  2.网袋容器扦插育苗技术
  
  (1)采穗圃幼化管理当液芽(侧芽)长到20~30cm高度时采穗母株做短截矮化处理;利用组培苗、扦插苗、实生苗,可在温室里建微型采穗圃;利用一些树种萌芽能力强的特点,可挖兜埋土促萌。
  
  (2)硬枝扦插将穗条剪成5~10cm,经ABT或其它生根激素处理后扦插到网袋容器内,插入深度3cm,然后将容器摆到架空苗床上。
  
  (3)嫩枝扦插在喷施杀菌剂的采穗母株上剪取萌发10cm长的嫩枝做插穗,将容器摆在有底有筛孔的托盘里再摆放到架空的插床上。
  
  (4)练苗在运输或移栽、造林前,要对轻基质网袋容器苗进行练苗。
  
  (三)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1.松树(马尾松、湿地松)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苗木立枯病、落针病、松叶枯病、松针褐斑病、大蟋蟀、东方蝼蛄、松梢螟、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
  
  (2)主要防治技术苗木立枯病重在预防,清除苗圃中的病残体;松落针病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防治;避免苗木过密,适时进行间苗和灌溉可预防松叶枯病的发生;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可防治松针褐斑病。对地下害虫,如大蟋蟀、东方蝼蛄、小地老虎等,可通过施用经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杂草,以及用灯光和毒饵等进行预防和诱杀;对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可用10%吡虫啉乳油1000倍或40%速扑杀乳油1000~2000倍液喷洒苗木;松梢螟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
  
  2.杉木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苗木立枯病、杉木赤枯病、杉梢小卷蛾、大蟋蟀等。
  
  (2)主要防治方法苗木立枯病的防治与松树苗木立枯病相同;对发生赤枯病的苗圃,用1%波尔多液,也可用70%百菌清500~800倍液喷洒。
  
  杉梢小卷蛾可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杉梢小卷蛾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成虫,用20%杀灭菊酯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幼龄幼虫。
  
  3.桉树苗木
  
  (1)主要病虫害种类桉树褐斑病、桉树溃疡病、桉树灰霉病、桉苗茎腐病、桉小卷蛾、金龟子等。
  
  (2)主要防治方法桉树褐斑病和溃疡病的防治: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0.3度的石硫合剂;桉苗灰霉病的防治喷施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桉苗茎腐病的防治:苗期或苗木出圃前用百菌清或多菌灵或波尔多液等用水稀释到使用浓度后喷洒苗木。桉小卷蛾的防治:用敌百虫600倍液加少量煤油或乐果1000倍液喷杀。金龟子的防治:造林时,每亩用2kg敌百虫粉均匀撒植穴内,可驱杀金龟子幼虫,用敌百虫、甲胺磷稀释成600~800倍液喷在叶面,可有效毒杀成虫。
  
  二、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恢复与重建技术
  
  (一)杉木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杉木造林应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I、II类地,土层深厚、水肥条件较好的红壤或黄红壤。尽量选择坡度小于25度的地方。
  
  (2)整地对采伐迹地上杂灌较多的造林地采取挖大穴的整地方式,规格50cm×50cm×40cm。造林前施基肥,以钙镁磷肥为主,200~300g/穴。
  
  (3)造林初植密度初期间伐利用小径材密度为2m×2m,不间伐的为3m×2.5m。
  
  (4)苗木选择选择一级苗造林,苗高30~40cm,地径0.4~0.5cm。受冻害的苗木不能上山造林。
  
  (5)造林方法造林前将苗木根部打上泥浆,造林时先回表土,再回生土,根系舒展,回土打实,高度以穴表以上为好。如营造混交林,比例以3杉:1阔为宜,类型可采用行状或随机混交。
  
  (6)萌芽更新造林采伐第二年,在伐桩上保留一株粗壮萌条,同时补植阔叶树种进行混交,每亩70~80株,保留杉木80~90株,形成混交林。
  
  2.中幼林抚育技术
  
  造林后的前3~4年每年除草、抚育2次,有条件的可结合抚育进行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的施肥,施肥量50~100g/穴。
  
  8~10年生的和15~16年生的中幼林,间伐强度为25~30%,最终每亩保留70~80株,20~25年采伐培育好的大中径材。间伐后可适当施加尿素和复合肥,200~250g/株。
  
  (二)马尾松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以阳坡、半阳坡或半阴坡为宜,坡度小于30度,立地指数14以上,以黄棕壤、黄红壤、黄壤或红壤为宜,忌在积水及排水不良的地段造林。
  
  (2)整地带状、穴状、水平带环山整地,做到内低外高,不允许采用炼山整地和全垦整地。植穴梅花状排列,规格40cm×40cm×30cm。
  
  (3)造林初植密度立地指数12~14林地,初值密度1.5m×1.5m或1.5m×2.0m;立地指数14以上的,初植密度2.0m×2.0m或2.0m×2.5m。
  
  (4)苗木选择以优质裸根苗造林为主,提倡苗高大于12cm容器苗造林。
  
  (5)造林方法大田裸根苗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2~2/3,复土略高于地面。容器苗造林须把容器袋剥掉,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造林。
  
  2.抚育技术
  
  (1)除草带状整地林地采用带间砍杂,带面松土除草;穴状整地的采用逐年扩穴连带,松土深度10cm。第1~2年每年5~6月和9~10月各松土除草1次,第3年9~10月松土除草1次。
  
  (2)施肥苗木栽植前施钙镁磷肥,0.15~0.25kg/穴。中龄林第1次间伐后施复合肥,0.25kg/穴。
  
  (2)间伐林龄12~14年进行一次间伐,密度为80~100株/亩。采用下层间伐法,伐小留大,伐劣留优,严禁“拨大”的做法。
  
  (三)湿地松、火炬松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低于150m,坡度小于15度的丘岗地,土壤厚度大于30cm,石砾含量低于50%的林地。北风风口、坡度大、较窄山沟处和山脊不宜选作造林地。
  
  (2)造林初植密度初植密度为2m×3m~3m×3m。坡度较大的,行距以水平距为准。
  
  (3)苗木选择剪除过长和机械损伤根,用松树苗圃土或含有1000株/克ABT3的泥浆打浆造林。
  
  (4)造林方法用材林基地,须配置30%的伴生树种。
  
  (5)施基肥先回表土,然后施过磷酸钙150~200g/株,再回生土。
  
  2.抚育技术
  
  (1)幼林抚育立地较好区域宜采用1-2-1-1的4年5次,立地一般的宜采用每年1次。一次抚育宜5月前完成,二次抚育第1次宜在5月底前,第2次宜在9月初后进行。抚育以扩穴抚育为主,规格1m×1m为宜,亦可带状抚育,规格为带宽1m。
  
  (2)施肥结合幼林抚育第3年对幼林可以磷铵复合肥或尿素或三元复合肥追肥1次,50~100g/株;另外,可结合间伐对保留木进行1次扩穴1m×1m,并追肥1次,100~150g/株尿素或磷铵复合肥为宜。
  
  (3)修枝、间伐7-8年生的进行1次修枝,以调整林分结构,适宜的首次间伐应在10-12年进行;间伐强度以株数30%宜,二次间伐间隔期应在5~7年为好。
  
  (4)湿地松采脂采脂要注意起始年限和采割强度,15年生的胸径20cm开始,割面不大于30%。主伐前2~3年或间伐木可强度割脂。
  
  3.受灾林分改造技术
  
  (1)轻度弯曲的林分适度修枝,进行1次松土、施肥春抚,促进恢复;轻度弯曲的幼林,适度培土扶正,促进林木生长。
  
  (2)树干折断率不超过40%的林分伐倒折断林木,扩大未折断林木的营养面积,促进未折断林木恢复长势,防止冻害加剧。冻害解除后应进行1次松土、施肥春抚,以促进根系及树势恢复。
  
  (3)树干折断和倒伏率40%~70%的林分冻害解除后对林分应进行1次培土、施肥和春季抚育,以促进树势恢复。折断和倒伏林木伐除后应进行以阔叶伴生树种为主的补植。
  
  (4)树干折断和倒伏率70%以上的林分清除倒伏和折断木,重新整地造林,树种选择抗性较强的落叶树种、火炬松等。
  
  (5)侧枝折断的成林用锯紧贴树干部位修去断枝残桩,并可用石灰水或白漆涂白,保护伤口,防止病虫侵害。
  
  (6)受灾严重地区的湿地松和马尾松禁止采脂1~2年,休养生息。
  
  (四)桉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桉树林木防寒(冻)措施
  
  (1)幼林抚育和追肥栽植当年抚育和追肥各2次,第2年抚育和追肥至少各1次。抚育和追肥一般在5月和8月底前完成。寒冷天气来临前喷施1次叶面肥加防病药,叶面肥可选用0.1~0.3%磷酸二氢钾。
  
  (2)烟熏防霜冻在背风较开阔的林外低处均匀布置熏烟点进行人工熏烟保温,构筑烟堆须符合林区用火规范。
  
  (3)及时清理冰雪摇动幼林植株及时抖落树体沉积的冰雪。
  
  2.桉树苗木防寒措施
  
  (1)覆盖或设置风障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达到保温防寒的效果。
  
  (2)熏烟保温防寒在圃地依次堆放树枝、湿柴等,上盖8~10cm厚土层,做成高度1.0~1.5m、底部直径1.5~2.0m的烟堆(燃放时不可有明火)。
  
  3.桉树灾后管理
  
  (1)清沟排水在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的林地开沟排水,改善通气条件,防止烂根和根部病害发生。
  
  (2)枝叶修剪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可及时剪去焦灼芽叶,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折断枝条进行剪除,防止蔓延危害整个树体。
  
  (3)截干或清除植株冻死部分主干冻枯1/3以下的桉树,应将主干和尾稍冻枯的部分砍掉,促进正常抽芽;主干枯死1/2以上、断干部位在2m以上的,让其在断干部位(未完全断离的要锯断)自然萌发更新;主干枯死1/2以上、断干部位在2m以下的采取基部截干,培育新植株;地上部分全冻枯的桉树,进行截干萌芽更新,或用容器苗补苗,改种耐寒桉树品种。
  
  (4)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倒伏的和倾伏不能恢复的植株要用绳索拉缚的办法辅助恢复。
  
  (5)补植或重造冰雪融化后,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每公顷小于1110株),应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造林品种、无性系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品种重新造林。
  
  (6)加强抚育管理截干后的桉树,当萌芽条生长到40cm时,保留粗壮萌芽条1~2根,并进行松土、施用加硼的钙镁磷肥或施桉树专用肥等。受害程度较轻的林木(枝条、顶梢枯萎),春季气温回暖后尽早追施氮肥,促进受害林木尽快恢复生长。
  
  (五)桤木林恢复与重建技术
  
  1.造林技术
  
  8年生以上的桤木林发生雪害时,不采用萌芽更新的方式,林地清理后采用良种重新造林,并补加适宜的优良乡土树种。
  
  2.抚育管理
  
  (1)扶正与培土扶正雪压(倾斜)的幼树,并在基部培土,沿树冠投影边线开沟施肥和树蔸培土,5月进行浅表层抚育,9月进行第2次浅表层抚育或刀抚。
  
  (2)间伐管理3~7年生的桤木林,单位面积林木被害株数小于40%、且保留立木密度适宜时,采用间伐的方法,同时沿树冠投影边线开沟施肥,并进行浅表层抚育。
  
  (3)修剪或补植发生雪折的桤木幼树,采用萌芽更新或侧枝替代主干法更新主干。
  
  (六)油茶林恢复与造林技术
  
  1.油茶低产林分恢复技术
  
  (1)更新改造
  
  截干萌芽或火烧萌芽更新在做好防火措施的前提下,火烧林地,然后沿树径部5~10cm截断,使伐根萌发新枝。
  
  部分更新保留栽植点上原有的优良木,砍掉受灾的折断木或病死木,在林间空地按要求定点补植良种壮苗或移植幼树。
  
  全伐更新适宜病虫害严重、植株稀疏不齐、生产能力极低的成林。
  
  (2)逐步替代
  
  定点预栽品种差、林相乱而尚有一定产量的林分,可选育良种壮苗,进行定点预栽,预栽的幼树必须保证必要的阳光,其上方遮光的老树枝条需砍除,侧方庇荫的枝条需适度修剪,以利幼树茁壮成长。
  
  自然交替更新衰老株周围新株长到一定规模后,可逐步将衰老株砍去。
  
  (3)新品种置换
  
  低产油茶幼林低接换冠未经过精细选种、管理不善、林木生长缓慢、产量低下的幼林可通过砧木处理、接穗采集、换冠等措施,实行低接换冠,以尽快恢复林地的生产能力。
  
  低产油茶成林高接换冠低产劣质的油茶成林可采用优良品种接穗对其进行高接换冠。高接一般在树下距地面50~100cm的二级分枝部位进行,常采用撕皮嵌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
  
  (4)强化抚育
  
  清山砍杂砍除油茶林中的杂木和野藤,夏季和秋初进行。
  
  垦复根据地势的不同,采用全垦、带状轮垦和穴垦等方式。全垦适于地势平坦,坡度15度以下的林地;15~25度的林地,适宜用带垦或穴垦;30度左右的林地,以穴垦为宜。
  
  修筑水平带或平台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提高土壤肥力。15度以下的林地梯面不能少于2.5m,15~25度的林地梯面不能少于1.7m,25~30度的林地梯面不能少于1m。梯面要里低外高,带距2.5~3m。
  
  竹节沟和排水沟在一条沟内隔4~7m筑一个形似破开的竹节的小土埂,在梯面内侧修筑深宽度各20~60cm的小水堰,能起到良好的拦水和蓄水作用。
  
  整形修剪遵循阳坡宜轻剪,阴坡可酌情多剪;密林适当重剪,稀林轻剪;冠下适当重剪,中上部轻剪或不剪;幼林轻剪,老树重剪;强树轻剪、弱树适当重剪的原则。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油茶生长状况等确定是否施肥、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
  
  (5)质量栽培对于相对集中,与人为活动区相对隔离的油茶林分,可采用成片规划成质量控制栽培林分,如有机栽培生产基地、森林食品生产基地等等。
  
  2.油茶新品种丰产林建立技术
  
  (1)造林地选择pH值为5~6.5的土壤,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南坡、东南坡最好。15度左右的缓坡地适宜油茶的栽种。普通油茶在海拔200~800m间生长良好,小果油茶在200~800m间生长较好,攸县油茶在100~300m间生长较好,浙江红花油茶在600~800m间生长较好。
  
  (2)整地造林前3、4个月进行,采取全垦整地、带垦整地和块状整地等方式。
  
  (3)苗木培育
  
  砧种采集种子已成熟而果实未开裂之前采集。
  
  圃地选择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5.5~6.5的黄壤、红壤地。
  
  整地作床嫁接前1个月整地,先用生石灰50kg/亩或甲胺磷0.5kg/亩进行土壤消毒,消毒施土杂肥20担/亩或复合肥100kg/亩。整地后开始作床,床宽1.2m。
  
  搭荫棚透光度要适宜:夏季少于40%,冬季60~70%。
  
  选取接穗选取经过国家、省级林木品种审定的良种,避免跨区域盲目调运品种穗条。
  
  嫁接3月上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的春梢、夏梢和秋梢萌发前15~20天嫁接成活率高。
  
  芽苗栽植嫁接后苗木栽入密封的保湿容器内,也可直接栽于密封的苗床里。当大部分接穗萌芽开叶后,可拆除保湿罩,20~30天后,即可移栽到荫棚圃地。
  
  芽苗管理通过除萌去杂、去花芽、调整温湿度、移床扩田等技术进行管理。芽砧苗出圃标准:嫁接口愈合良好,无萌芽,有较多的须根和4~5个分布均匀的侧根,甲级苗高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主干上有分枝,乙级苗高20~25cm。
  
  (4)苗木定植
  
  造林初植密度根据油茶物种和经营目的为100~166株/亩。
  
  定植穴规格60cm×60cm×50cm。
  
  施底肥深施钙镁磷肥75kg/亩或土杂肥2000kg/亩。
  
  苗木选择根系发达,长势旺盛,苗茎粗壮,苗高20cm左右的1年生或1~2年生苗。
  
  栽苗雨季或雨季前夕,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栽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根系舒展,主干正立,踩紧压实。
  
  (5)林分抚育技术
  
  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扶苗培蔸、间苗补植、幼树整形、病虫害防治等,造林后第1年以5月或9~10月进行松土除草为宜。
  
  成林抚育包括垦复、修剪、施肥、灌溉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
  
  (七)常绿经济林恢复重建技术
  
  常绿水果经济林主要有柑橘、杨梅和枇杷等,其中柑橘林受灾最严重。
  
  1.育苗技术
  
  选用嫩枝扦插和芽接相结合的快速育苗技术。
  
  2.造林技术
  
  (1)选用抗寒品种抗寒性宽皮柑橘强于橙类,橙类强于柚类和柠檬。
  
  (2)加强土、肥、水管理春季柑橘园要及时深翻,增施有机肥。冬季特别是冻害发生前7~10天灌透水可以减轻冻害。新建柑橘园氮肥不宜施用过迟、过多,最迟8月底停施,以免促发晚秋梢受冻。
  
  3.果园清理技术
  
  (1)修剪日均温达到12℃以上时,分1~3次对冻死枝条修剪,修剪在受冻交界处2cm进行,留青不留枯。
  
  (2)伤口保护剪口或锯口直径大于1.5cm的伤口,及时涂凡士林或黄油防止伤口感染和水分过度蒸发。
  
  4.病虫害防控
  
  柑橘受冻后树体衰弱,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特别要注意树脂病、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
  
  三、竹林复壮技术
  
  (一)竹林清理
  
  1.大年竹林
  
  竹林出笋新竹展叶后,对竹林进行清理。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目前仍处于弯曲的竹子应当及时钩梢,使其直立,减少竹材品质的损失。
  
  2.小年竹林
  
  当损毁竹株比例不超过20%时,可一次性地清理完受害竹株;当损毁竹株比例超过20%时,应分两批清理受害竹株。清理掉全部翻蔸竹(蔸部砍断,回土填坑,竹材出林),清理掉竹叶发枯的破裂竹和折断竹(蔸部砍断,竹材出林);保留部分竹叶仍正常的破裂竹株和折断竹株,并进行砍梢处理(保留15盘枝)。雪灾当年的新竹展枝放叶后,清理掉剩余的破裂竹和折断竹(蔸部砍断,劈蔸回土,竹材出林)。
  
  3.倒竹扶正
  
  对2~3年生、分枝较低、生长正常、有望成活的部分翻蔸竹,砍去顶梢,保留5~6盘枝条,培土扶正;对冻土膨胀倒伏母竹,应及时培土扶正,并绑杆固定。
  
  ⒋竹材利用
  
  (1)受损竹材截取上山清理受损竹时,竹材不能随意截取,避免简单从竹子破裂处下刀,而应与竹加工企业对于竹材截取的规格及长短要求结合起来,以提高受损竹材的综合利用率。
  
  (2)散生竹材利用3年生以上的翻蔸竹和折断竹可用作竹集成材、竹地板、竹筷以及竹炭等加工原料;3年生以上的破裂竹经优选,合理截断,部分破篾可编织帘席或制造竹席胶合板等;3年生以下(不包括3年生)的翻蔸竹、折断竹和破裂竹,可用于制造竹炭制品、竹醋液,还可以利用竹纤维制造纤维板或造纸,以及加工重组竹等。
  
  (3)丛生竹或小径竹利用用于造纸和重组竹加工,原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
  
  (4)竹加工利用企业应加强宣传竹材截取规格,扩充库容以贮存风干及处理后的竹材原料,防止腐朽,以最大限度减少竹资源的浪费。积极拓展利用工艺,必要时增加纤维(如造纸)、重组木等加工设备。
  
  (二)护笋养竹
  
  1.禁挖冬笋
  
  灾后3年内不挖冬笋及鞭笋。
  
  2.保护春笋
  
  灾后不挖前中期春笋,只挖除退笋、弱笋和过密处的小笋。毛竹林每亩留养新竹60株以上,小型散生竹每亩300株以上,丛生竹依据不同竹种留养比常规留养量要多30%~50%。
  
  3.竹林施肥
  
  出笋前1个月或在竹林发笋成竹后进行施肥。散生竹林宜于3月上旬前或6~9月进行,丛生竹林宜于4~5月进行。施肥以尿素等速效氮肥和猪栏粪、牛栏粪或饼肥等有机肥为主,尿素15~20kg/亩。可采用沟施、穴施、蔸内施肥和竹腔施肥等方法。
  
  (1)沟施沿等高线每隔2m挖10cm深的浅沟,施肥后覆土,适用于毛竹林和各种散生竹林。
  
  (2)穴施在竹株或竹丛的上坡位方向,距竹株或竹丛30cm处挖10cm深的半月形浅沟,施肥后覆土,适用于丛生竹和毛竹。
  
  (3)蔸内施肥3月中下旬,每蔸灌入尿素100~300g,适量浇水,并用泥土封口,适用于毛竹林。
  
  (4)竹腔施肥4月至5月,用钻锥在分枝以下各节适宜部位引洞后,每株注施5mlBNP增产剂的稀释液,适用于毛竹林。
  
  (三)合理采伐
  
  1.限额采伐
  
  受灾3年内禁止伐竹,其后至第6年的夏季,允许少量伐竹。
  
  2.科学采伐
  
  竹林基本恢复后,原则上只砍3度竹、4度竹,不砍1度竹、2度竹,不留5度以上老竹。禁止采伐林缘竹,及时砍去病虫竹、雪压竹、风倒竹。
  
  3.保留杂木
  
  劈山时砍倒矮灌杂草,均摊于林地,保持林内清洁卫生,保留竹林混生的乔木树种。
  
  (四)适当垦复
  
  垦复一般在7月、8月进行,每隔3~4年垦复一次。对坡度20度以下的抚育竹林,变换地块用3~4年时间轮流垦复完毕。
  
  (五)钩摇去梢
  
  1.雪后斩梢
  
  在积雪初期和化雪初期,劈断弯曲竹的梢头,保留基部15盘左右的枝条。
  
  2.夏季摇梢
  
  在嫩枝刚发3~5盘时或新竹展枝放叶期间,用力摇去竹梢。
  
  3.秋季钩梢
  
  10月以后用刀钩去不超过竹冠总长1/3顶梢,留枝15盘,稀而矮小的竹林钩梢应小于竹冠总长的1/3。
  
  四、林下植被恢复及利用技术
  
  (一)林下受损植物利用技术
  
  1.林下受损杂灌木利用技术
  
  南方林下受损植被主要是杂灌木,一般以自然恢复为主,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和地力恢复,但需注意防治病虫害。受损杂灌木可压碎制作板材;纤维含量高、纤维品质好的杂灌木类,可用作造纸原料;壳斗科植物的主干可用来制作各种炭产品。
  
  2.林下受损特种资源的加工利用技术
  
  林下受损药材等特种资源进行高值化利用,可减少雨雪冰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通过采用工艺合理、方法先进、技术成熟的高效提取技术,开发和生产具有营养、保健、疗效的食品级、医药级和高值化的绿色产品,有助于山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林下植被恢复技术
  
  1.天然林
  
  以封育为主,兼顾人工辅助恢复措施,使乔冠层、下木层以及生境协同发展。对受灾程度30%以下的天然林,要实施有效的封山育林措施,促进林木层、林下植被的协同进展演替与发展。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通常可自然恢复林下植被;对受灾程度30%以上的,采用人工恢复与封育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并与上层林木恢复协同进行。
  
  2.人工林
  
  受灾程度30%以下的人工林,应停止采伐上层林木,进行适当抚育,清除受损木;受灾程度30%以上的,林下植被恢复以补植经济树种和中草药材为主。恢复林下植被的同时应引进乡土乔木树种,使受损针叶林或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方向发展,提高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灾前为集约经营的工业用材林、经济林,林下植被恢复要以补植经济树种和中草药材为主。
  
  (三)林下经济植物培育技术
  
  1.适地适树
  
  林下经济植物培育要做到适地适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林区、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经济植物。
  
  2.生态安全
  
  林下(林地)经济植物培育应以生态安全为前提,防止生物入侵。林下经济植物培育,一方面为了生产自救,另一方面在于提高林地复被率,修补受损森林的生态功能。
  
  3.种类筛选
  
  种类选择需求迫切和市场容量大的产品容易实现生产自救的目标。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可选择种类多,适于雨雪冰冻灾区发展。适宜林下发展的经济植物和真菌主要类别有1)国家药典收录的可作为中草药利用的植物(绞股蓝、天麻、黄连等);2)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既是食品也是药品的植物(百合、砂仁、菊花、罗汉果等);3)菇类真菌(香菇、鸡枞等);4)蔬食植物(木耳菜、佛手瓜等);5)饲料植物(酸模、百喜草、紫花苜蓿、百脉根等)。
  
  4.种子与苗木
  
  市场购买的种子和苗木一定要注意种源和产地来源,尽量购买与拟种植区自然条件相符或相近地区的种子与苗木。
  
  (四)林下植被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
  
  1.冰冻雪灾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与特点
  
  各种弱寄生病害的严重发生,在当年就会显现出来;而次期性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如天牛、小蠹等)主要入侵树势衰弱的林木和林分,灾害对其影响会有适当的滞后现象,一般在灾后2~3年内种群急剧增长,成为病虫害持续发生的基地,从而造成更大的后续灾害和恶性循环。
  
  2.重大冰冻雪灾后的重点次生性森林病虫害
  
  (1)次生性森林病害如松树枯梢病、松树腐朽菌、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杨树腐烂病、板栗干部病害、油茶病害等。
  
  (2)次生性森林虫害如多种林木钻蛀性害虫松褐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多种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等。
  
  3.次期性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技术要点
  
  对于灾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仍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对于常发性重要病虫害和次期性病虫害应以监测为主。
  
  (1)预测重点预测各地灾后可能发生的主要次期性病虫害种类,对于外来树种,更要明确原产地的主要病虫种类。
  
  (2)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措施针对主要次期性森林病虫害,分类施策,系统总结以往行之有效和比较成熟的预防和除治技术,于今年4月前提出对应性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
  
  4.主要受灾树种的病虫害监测
  
  各地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以30m×30m为宜。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1年调查2次,春秋各1次;对于大范围或大面积的次生林和用材林,也可采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进行监测,1年1次。
  
  同时,各地要配合监测,特别是在松杉林、毛竹林中建立适当规模的受害林分作为长期的对照样地和试验基地。
  
  5.主要受灾树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
  
  (1)松杉林(马尾松、湿地松、杉木)
  
  ①主要病虫种类
  
  松林主要常发性害虫有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和萧氏松茎象等。松林中的主要次期性病虫害是多种钻蛀性害虫,如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等)、以及松树枯梢病。特别是松墨天牛,是我国头号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重大雨雪冰冻灾害后必然引发松墨天牛和多种小蠹的大举入侵和繁殖,更有利于松材线虫的扩散和蔓延。因此松树钻蛀性害虫和枯梢病是应加强监测的重点,并应及时制定控制预案。
  
  杉木林应重点加强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是粗鞘双条杉天牛、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和杉木炭疽病。
  
  ②主要救护措施在幼龄林中,将松动或倾斜林木扶正并培土踏实;及时清理死亡或濒死林木,采用相当规格苗木进行补植;对折断和受冻害的侧枝进行适时适量的轻度修剪,剪口要平滑,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涂刷伤口。在成熟林中,砍伐断梢、折断、倒伏林木,倾斜林木视程度进行扶正或砍伐,并及时清理林地;对受害面积较大形成林窗的林地进行造林更新。
  
  (2)桉树林
  
  桉树受害后容易造成很多伤口,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一旦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很容易暴发青枯病和焦枯病,发病期间喷70%土菌清2000~3000倍液;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病叶、病枝。交替喷洒50%速克灵400~600倍液,或5%菌毒清400~600倍液或30%土菌清1500~2000倍液。新造林地用30%土菌清水剂3~6ml兑水喷灌,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3克稀释3000倍浇灌土壤消毒。灾后桉树人工林内白蚁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大。白蚁除直接危害桉树外,造成的桉树根部伤口是桉树青枯病菌侵染桉树的重要途径。二者的复合危害白蚁对按树桉树人工林的灾后重建与恢复影响很大。可施放“灭蚁灵”防控危害(每公顷均匀放置225个点,每个点放1-2g)。
  
  (3)竹林的森林病虫害防治
  
  除了正常的监测和防治措施外,冰冻雪灾后更多的应关注笋期的病虫害,特别是如竹笋泉蝇、竹笋夜蛾和毛竹基腐病等。
  
  ①竹笋泉蝇及时挖除受害的退笋;对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剂150~2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2000倍液喷射林地,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杀虫保笋;用糖醋或鱼肠、鲜竹笋等为饵料,用捕蝇笼诱捕成虫。在产卵前期和后期用鱼肠等腥臭物质为最佳,产卵盛期以鲜竹笋为好。饵料内加入敌百虫等少量农药,可直接诱杀,且不影响引诱效果。
  
  ②竹笋夜蛾加强抚育工作,除草培土,消灭越冬卵;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笋;在4月上旬~5月初,当幼虫转变危害时期,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也可喷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每周喷1次,连续喷2~3次。
  
  ③毛竹基腐病出笋前撒施生石灰,每亩25~30kg,施后浅翻入土;喷洒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和20%粉锈宁乳荆为防治毛竹基腐病的有效办法。
  
  (4)主要经济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生雪害和冻害的常绿水果有:柑橘﹑枇杷﹑杨梅﹑杨桃﹑龙眼﹑荔枝等。柑橘冻害后,易诱发柑橘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要将防病作为重点。冻害后植株树势衰弱,同时也要作好蚜虫、潜叶蛾、柑橘木虱、柑橘红蜘蛛、柑橘黄蜘蛛和蚧类害虫的防治工作。南方常绿经济林有油茶、香榧等,这次受害的主要是油茶。
  
  ①油茶病虫害
  
  油茶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煤污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尺蠖等。
  
  油茶炭疽病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
  
  油茶软腐病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预防为主。药物防治可用1%波尔多液预防,用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
  
  油茶根腐病油茶根腐病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
  
  虫害针对不同害虫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如对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乐果乳油防治;对茶梢蛾(又名茶梢蛀蛾)和茶蛀梗虫(又称油茶蛀茎虫)等钻蛀性害虫,应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效果较好。蓝翅眼天牛又名黑跗眼天牛,是危害油茶的重要害虫,尤其在江西部分地区危害严重。其防治方法为幼虫孵化后到幼虫未钻入木质部之前,用毛笔粘乐果涂在刻痕和环形蛀道上,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在冬季结合垦复抚育、修枝整形,将被害枝在结节下方剪下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越冬幼虫密度;在卵期至幼虫初孵化期,用小刀削除产卵皮层,以消灭卵和初孵的幼虫。
  
  ②杨梅病虫害主要有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及虫害等。
  
  主要病虫害种类杨梅癌肿病、杨梅褐斑病、杨梅干枯病、杨梅枝腐病、杨梅炭疽病、杨梅锈病、杨梅赤衣病、杨梅根腐病、杨梅根结线虫病等侵染性病害;杨梅小叶病、杨梅梢枯病等生理性病害;柏牡蛎蚧、榆蛎盾蚧、樟网盾蚧、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家白蚁、杨梅小细娥、枇杷毒娥、油桐尺娥、油茶枯叶娥、拟小黄卷叶娥、咀壶夜娥、大袋娥、小袋娥、白囊袋娥、茶天牛、金龟子、黑尾果蝇、小地老虎、蜗牛等害虫。
  
  防治方法除常规管理措施外,应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对断裂的枝干茬口进行修剪,使之平滑,并涂抹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及时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药剂防治:癌肿病,可在春、秋两季季雨后,先用快刀削除病瘤,然后在伤口涂“402抗菌剂”50~1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微克进行消毒保护,15天后再涂1次。褐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树冠,7~10再喷1次,连喷2~3次。
  
  ③柑桔病虫害
  
  主要病虫害种类柑桔黄龙病、柑桔裂皮病、柑橘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
  
  防治技术及时摘除枯叶;伤口护理;松土保温;适时修剪与锯干,对剪或锯伤的伤口应加以保护,保护剂可选用木工用的白漆涂伤口;合理施肥;枝干涂白防晒;在萌芽前后和9、10月用浓碱水(碱:水1:4)或多菌灵、托布津喷施或涂洗病处2~3次,涂前要刮去病皮。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治为害枝叶的螨类。
  
  五、受损林木抚育经营技术
  
  (一)天然林
  
  受灾折断林木在15%以下和受损30%以下且分布均匀,一般不进行抚育间伐措施,依靠其自然力恢复。
  
  受灾折断林木在15%以上和受损30%以上的,对低位折断林木进行砍伐清理。幼苗幼树的保留平均密度达到每公顷1000株以上,或清理后出现林中空地的直径小于10m,或面积在100m2以下的,以保护和幼苗幼树抚育为主,不进行补植;补植的林木应为当地的乡土树种,补植树种和保留木树种尽可能不一致。
  
  (二)人工林
  
  1.新造林
  
  成活率在85%以上的,不需进行补植;成活率在40%以下的,重新造林。成活率在40%~85%的,需要进行补植。
  
  2.幼林
  
  (1)清沟排水对于地势较低或坡度平缓、易积水的幼林地,雪后积水严重,要做好清理沟渠,及时排除积水。清沟排水要考虑林地保墒。春旱地区要防止旱情出现。
  
  (2)冻死株的清理对已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
  
  (3)苗木幼树扶直、培土积雪融化后,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
  
  (4)修剪平茬早春气温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时,1~2周内完成修剪。整株或树干受损严重且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
  
  (5)施肥灌水和中耕除草施肥灌水是受灾幼苗幼树恢复树势的关键措施,根据树体状况和立地条件及时均衡施肥,同时辅以中耕除草技术。
  
  3.中龄林
  
  中龄林抚育的重点是密度调整。采伐清理受损木后,郁闭度0.6以上的,不采取其他措施;郁闭度0.4~0.6的,进行修枝。采伐林木和清理林地后林下空地较大或郁闭度较小时,可间作农作物或中药材、食用菇等,进行农林复合经营。
  
  已制定抚育间伐标准的树种,如马尾松、杉木、水杉、柠檬桉等集约经营用材林的间伐强度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4.成熟林
  
  按照森林采伐技术规程进行采伐,首先采伐清理受灾严重的林木、枯死的林木,再采伐其他林木。
  
  六、受损林木清理利用技术
  
  (一)木竹材保存防腐技术
  
  1.木竹材防蓝变暂时保存技术
  
  湿地松、马尾松、竹子等受雪折、雪压、冰挂和风倒危害,灾后短期内将有大量的树种枝桠材和小径材。如不及时清理、合理堆放、及时防护,这些材料会变色发霉,尤其是松木、竹子。为减少损失,对可用于家具制作、胶合板等的原料,应及时使用环保防变色药剂对批量原料进行变色和防霉处理。处理方法包括现场涂刷端面、喷洒;木竹材应尽快运输至气干棚或原料库,药剂处理,避免露天堆放;对尺寸较大的松木,应及时解锯并药剂喷洒处理,防止蓝变及减轻变色程度。用药浓度为0.1%~0.2%,据原材料尺寸大小,折合成本,每立方米需要防变色药剂5~10元人民币。
  
  2.蓝变后木竹材防腐利用技术
  
  若湿地松、马尾松、竹子出现蓝变,根据其变色的程度,进行分类;已经变色的木竹材适宜用于室外防腐材原料,因为防腐剂颜色可覆盖木材本身颜色,不降低其商业价值,提高其加工附加值。这些木竹材应尽快运输至防腐厂气干棚或原料库,避免长时间露天堆放,以免腐朽。对直径较大的松木,应及时解锯、气干。当木材含水率小于40%时,可用环保防腐剂进行真空加压防腐处理。在重灾区,木竹材供应量较大而距离防腐工厂较远,可考虑1~2月内尽快建立新真空压力防腐车间及气干棚,根据防腐罐体积及是否具备厂房情况,需投资20~50万元。
  
  (二)受损木竹资源利用技术
  
  1.受损木材采集
  
  除桉木大径材外,均应尽快采伐。造材时将劈裂部分锯掉,以免保存过程中开裂扩大。对于易蓝变材依木竹材保存技术进行保存,以防止发生霉变。桉木大径材的生长应力较大,可采取以下措施:先将树木从折断处截断,然后对截下的枝桠等进行加工,树干部分3个月后再进行采伐,这样有利于生长应力的消除,从而提高原木在锯解、干燥等后期加工的质量,减小由于生长应力引起的开裂、变形等缺陷。
  
  原木保存时要采取垫底、通风和加顶盖等措施。为了防止原木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端裂,最好在原木的两端留有10~15cm的树皮圈,并在端面涂防裂涂料。
  
  2.受损木材利用技术
  
  (1)直径5cm以下的小径材及枝桠材,可截取一定长度后作为建筑辅料使用,或作为能源块生产原料,或生产木片作为人造板原料;(2)直径6~12cm的原木,硬木类小径原木干燥后旋切成圆棒或加工成方材,可作为家具部件使用;径级稍大的小径原木可按需要的长度进行截断,在含水率较高状态下按一定曲率半径,施加约束力,干燥后的弓形材可作为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简易棚、牲畜栏等的顶部支架;(3)直径12-18cm原木,可将桉木及其它松材树种分别进行单板旋切,然后将桉木单板与松材等树种单板混搭生产多层胶合板,作为多层实木地板的基材;(4)直径18cm以上原木,可将原木锯解成规格板材,供家具厂等使用。小料加工后可供细木工板或生产集成材使用。
  
  3.受损竹材利用技术
  
  受损竹材可按年龄和完整程度的差异分别利用。三年生以下(不包括三年生)的翻蔸竹、折断竹和破篾竹,以及小径竹(如笋用竹)一般只能用作能源原料。
  
  三年生以上受损竹材可按以下方式利用:(1)以残次竹和小径竹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优化重组工艺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园林梁柱、建筑装潢装修以及地面材料等领域,这样原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附加值增加2~3倍以上;(2)将不能用于竹地板加工的残次竹材和小径竹材进行削片后,与部分木片混合磨浆,采用无醛胶粘剂制造高密度和中密度纤维板,即充分利用了竹材纤维力学性能好的特点,也克服了竹材易霉变和制成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高的缺点,并且原材料的利用率高。
  
  此外,采用“幼龄竹刨花板制造工艺技术”和“幼龄竹束层积板技术”,对幼龄竹进行化学改性强化处理、采用最佳建筑用竹质板材制备工艺,可生产建筑用竹质覆盖板材(建筑用墙板、屋面板、楼面板和屋顶望板等)。
  
  (三)废弃资源利用技术
  
  1.废弃资源气化供气供热发电技术
  
  以废弃生物质资源(包括枝桠、林业边角料等)为原料,采用锥形流化床气化技术生产出可燃气体。将所得到的燃气直接送到各种锅炉生产蒸汽或热水,或将燃气进行净化处理后输送到居民用户集中供气作为生活用能,或供给燃气发电机发电。生产规模有1t/h~10t/h蒸汽锅炉,100户~2000户集中供气和200kw~2000kw发电机组发电。
  
  2.废弃资源制备成型炭技术
  
  以废弃物为原料使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塑化,压缩成质地密实的成型棒,再经专门开发的炭化设备,运用优化工艺参数控制炭化过程制成环保型再生能源——成型炭。该产品热值高,燃烧时无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可替代传统木炭,更可替代煤、油、气等能源,广泛用于工业,生活领域。废弃物还可加工成土壤改良炭,保鲜炭等特殊用途炭。
  
  3.林业废弃资源高效制浆技术
  
  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混合木材(片)高效磨浆”及“高白度漂白”等核心技术,可实现对低品质速生木材(次、小、混合、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制得的纸浆在生产高档白卡中部分代替进口商品浆,节约外汇,促进林纸一体化进程,促进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
  
  4.废弃资源制备活性炭技术
  
  以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的废弃资源为原料,通过转炉水蒸汽高温活化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四)高传播性病虫害防治技术
  
  以松褐天牛为媒介昆虫的松材线虫病是受灾地区的高传播性森林病虫害。灾后林内的残弱木,为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的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年和次年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会急剧上升。同时,抗灾期间,电力、电讯等部门部门抢修受损电网、电讯发射塔等调入的木质材料(包括电缆盘、包装箱、辅助工具)也将增加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机会。
  
  1.松材线虫病疫区倒木的安全处置和利用技术
  
  对疫区受灾林分内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倒伏、折干、严重断梢的松木,应及时伐除和全面清理。伐桩高度应低于5cm,采用塑料薄膜覆土密封用磷化铝熏蒸处理,或用杀线剂虫线清等进行喷淋处理,也可连根刨除。做到除治迹地的卫生清洁,不残留直径大于1cm松枝,以防残留侵染源。
  
  倒木、枝杈和伐根应就近在指定地点集中,采用药物熏蒸、加热、变性、切片和种植食用菌等方法单独或联合处理,所有除害处理必须在当地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全部结束。
  
  (1)药物熏蒸选择平坦坡地或平地,将砍伐材(包括直径1厘米以上的材条和根桩)集中堆放,覆盖熏蒸帐幕,在堆垛四周挖宽30厘米,深20厘米小沟,把帐幕四边埋入沟中用土压实,再投放硫酰氟或溴甲烷(50克∕立方米,20度,24-48小时),或磷化铝(20克∕立方米,20度,72小时以上)熏蒸。
  
  (2)加热处理将树枝、树干置于热处理房加热至60度2-3小时(或利用微波处理)。
  
  (3)变性处理将倒木做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制浆、烧碳等,消灭其中的病原和传播媒介。
  
  (4)切片处理将木材切成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碎片,以使其中松褐天牛不能成活。
  
  (5)种植食用菌利用茯苓等食用菌,将倒木锯段后埋入地表并进行接种,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培育生产食用菌子实体。真菌能够分解松科植物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等,将松木彻底分解,切断材线虫和松墨天牛的食物来源,杀死有害生物,达到安全利用疫木、减少灾害损失和环境污染,有效遏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彻底拔除疫点、减轻疫情的目的。同时,食用菌的子实体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
  
  2.松褐天牛的监测和防治技术
  
  (1)化学防治在松墨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可采用:12%倍硫磷150倍液+4%聚乙烯醇1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林间喷雾,地面树干、冠部喷洒或飞机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18%灭幼脲3号微胶囊分别与20%的安高杀1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类)、安高杀3号微胶囊(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安高杀2号微胶囊(有机磷类)、安高杀4号微胶囊(杂环类)混合在松林喷雾。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保护的松树,于松墨天牛羽化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光A或虫线清1:1乳剂进行保护。
  
  (2)诱杀松墨天牛的成虫喜在新鲜伐倒木上产卵,利用此习性设置饵木诱杀松墨天牛。在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择衰弱或较小松树作为诱木,引诱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松墨天牛羽化初期,在诱木基部离地面30~40cm处的3个方向侧面,用刀砍砍入木质部约1~2cm,刀口与树干大致成30度角,用注射器把引诱剂注入刀口内。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3。也可设置集虫器,内盛清水或3%杀螟松乳剂。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减少天牛种群密度。
  
  (3)生物防治在松褐天牛幼虫幼龄期,林间释放松褐天牛的天敌肿腿蜂,也可通过肿腿蜂携带白僵菌的方法感染天牛幼虫,以降低林间天牛数量,达到控制和减少病死树的目的。每年于松褐天牛幼虫期释放天敌,气温最好在25℃以上的晴天进行。放蜂方法采用单株放蜂法、中心放蜂法或分片布点放峰法,每10亩设一个放蜂点,每点放蜂1万头左右。
  
  3.救灾运输过程中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防治技术
  
  全面调查当地受损电网、电讯发射塔等的位置,抢修过程调入的木质材料(包括电缆盘、包装箱、辅助工具)的来源、数量、使用和遗弃情况,抢修过程搭建的临时驻地,登记并建立档案资料,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制订善后处理的方案,分期分批取样和镜检,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除害处理,对来自疫区的以及遗留在山上的可疑包装材料要收回并销毁。防止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
  
  4.受灾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检测和监测控制技术
  
  (1)检疫技术加强对松木及其包装材料以及植物活体生长繁殖材料的检疫工作。灾区林业的重建涉及到大量植物繁殖材料的调运,尽量避免使用来自国内外疫区的松属、雪松属、冷杉属、云杉属和落叶松属等植物的苗木、接穗、插条、盆景等生长繁殖材料。实施检疫检查的抽样比例,苗木按一批货物总件数的5%进行抽样、木材按总件数的10%进行抽样。所抽样品的分离鉴定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LY/T1123-1993)”进行。
  
  (2)高风险林分监测技术加强对当地受损维修的电力线路、电讯线路或发射塔、抢修临时驻地周围松林的监测,持续3~5年,每年7~11月,对枯死松树逐一取样分离松材线虫。
  
  (3)化学生态监测技术受灾松林内松褐天牛活动期(4~9月),利用松褐天牛引诱剂和诱捕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秋季在诱捕点1平方公里范围内对枯死松树和濒死松树进行取样分离鉴定,确定疫情发生地点。
  
  (4)标准地调查监测松褐天牛及其携带的松材线虫根据不同林分类型、林分成熟度和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以100米×100米左右为宜。采用人工地面调查方法,每年春、秋季各调查1次,调查内容包括统计松树状况(健康木、衰弱木、濒死木、枯死木各占的百分率),松褐天牛危害程度(有虫株率、单株及单位面积的虫口密度、种群变化状况),携带松材线虫情况,用以评价松褐天牛的发生现状、动态,以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状况。
  
  (5)航空遥感监测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地面不易调查的高山密林地区,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枯死树后,再根据全球定位系统指示位置开展实地调查。实施航空遥感监测,要运用差分方法对机上显示的地理位置进行校正。
  
  (6)受灾林分病害控制技术受灾林分为孤立疫点或新发生疫点,则全面清除松树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根除;对不适宜采用皆伐措施的感病林分,采用择伐方式清除松树,同时要及时补植更新,防止生态破坏;对清除松树过程易造成疫情自然扩散的,应由外向内逐步处理。受灾林分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皆伐或清除疫木难度大,且不会造成疫情自然扩散的地区可采用全面封山育林措施。
  
  七、自然保护区修复技术
  
  (一)自然保护区生境恢复技术
  
  1.受损情况监测
  
  监测重点是:建群种/保护物种受损比例;群落层次层片结构,尤其是支撑濒危动物生活的乔灌木层的受损程度;濒危植物的伴生植物群丛完好程度。
  
  2.试验区人工林恢复技术
  
  试验区人工林具体恢复技术按照相关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进行。其原则是:种植当地树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主要保护野生动物食物树种和有利于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治的物种;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本地树种,尽量减少对原有土壤和植被的干扰、减少裸露的地面出现和水土流失;需要把生态系统恢复与生境改造结合起来。
  
  3.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技术
  
  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生态系统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国家保护植物,古树名木受雪灾影响导致翻兜、倒伏等,应采取必要的机械或生物措施;枝条劈开出现伤痕的要进行伤口处理。
  
  (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技术
  
  利用保护区周边良好的森林环境条件,发展经济混交林,林下中草药、林下菌类培育等产业,达到保护森林,利用森林的目的;发展林下木本饲料灌木种植及加工,发展抗病力强的本土畜禽散养业,形成对野生动物并获得经济收益的产业链。
  
  (三)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技术
  
  对于自然保护区需要修复的基础设施,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修复方案。对于自然保护区需要重建的道路、巡护设施、监测设施、宣传教育和生态旅游等设施,参照国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制度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在建设前,对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预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综合考虑地形、岩体(土体)、地质构造、降雨和水文、植被等因素,选取重建地址。
  
  八、野生动物灾后种群恢复技术
  
  (一)生存种群的救护与保护
  
  在濒危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加强巡护,救护受伤和体质严重虚弱的动物个体;依托技术力量较好的保护区,建立野生动物暂养设施,收容被救护的个体。
  
  (二)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与完善
  
  灾后对野生动物的觅食、食物资源、休憩、繁殖和避难场所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恢复和改善栖息地质量。对捕食动物应及时提供猎物。灾后要系统建设野生动物的野外避难设施,如人工喂食、饮水点建设、防冻洞穴等。
  
  (三)野生动物繁殖及野外种群建立与复壮
  
  灾后救护的野生动物个体待动物恢复体质后,应逐步放归野外;遴选遗传质量好的个体,或从省级野生动物繁殖中心调集种源明确的健康个体、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实施半散放条件下的人工繁育;配备动物疫病检测、医治和管护的设施,建立繁育种群的规范谱系,维护繁殖群的遗传多样性。
  
  九、森林火灾防控技术
  
  (一)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
  
  1.清理地表可燃物
  
  雪灾造成地表增加了大量可燃物,特别是落叶和小径级可燃物易于干燥和燃烧。清理防火林带地表可燃物使其能在防火期内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并在必要地段进行补植工作。
  
  2.清理道路两边的可燃物
  
  许多树木整个树冠或大部分树冠折断,林区便道、小路、防火通道被阻隔,清理道路两边的可燃物,可以作为防火阻隔带和扑火通道,使道路畅通。
  
  3.结合生产需要进行可燃物清理
  
  把清理的可燃物整理成带状或堆状,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火烧或机械方法清除可燃物。
  
  (二)防火林带修复更新技术
  
  1.受损林木修枝
  
  修除枯枝或被压枝,不但可以促进林木生长,而且使林木枝条远离地表,可以防止地表火蔓延到枝冠,形成林冠火。修除的枝条要及时运出或者进行堆烧。
  
  2.防火林带清理
  
  一些林木濒于枯死或者处于被压状态,为了促进林木生长,可以伐去濒于枯死或被压状态的林木,使林地的可燃物负荷减少,降低林分的燃烧性。
  
  3.更新补植
  
  营造防火阔叶林,林中空地进行补植,或者营造针阔混交林,使防火林带恢复原来不易燃的植被。降低林分的燃烧性。
  
  (三)森林火灾预防技术
  
  1.森林火灾预测预报
  
  (1)森林火险天气预报通过预报天气的干湿程度及容易着火的天气条件预测火灾。
  
  (2)森林火险预报通过预报综合考虑天气条件的变化,预测可燃物干湿程度和森林可燃物的类型特点。
  
  2.火源管理
  
  采用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落实火源管理的责任。火源管理的重点时期是防火戒严期和节假日,火源管理的重点部位是高火险地域、旅游景点和保护区。
  
  3.林火监测
  
  (1)地面巡护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清查和控制非法入山人员,依法检查和监督防火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报告火情并积极组织扑救等。
  
  (2)了望台监测我国大部分林区采用的主要监测手段,它可以监测大面积森林的火情,确定火场位置,并及时报告。
  
  (3)飞机巡护利用各种类型飞机空中巡护,出动迅速,可以及时快速发现火情,分为固定航线和非固定航线巡护。
  
  (4)卫星监测对重大林火的发展蔓延情况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制作林火报表和林火态势图,进行过火面积的概略统计。进行林火监测采用的主要卫星是NOAA、EOS和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四)森林火灾扑救技术
  
  1.直接灭火技术
  
  弱度及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使用灭火机具直接灭火。可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等。
  
  2.间接灭火技术
  
  建立防火线、防火沟、以火攻火等隔离带,扑灭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3.森林火灾不同阶段扑救技术
  
  (1)控制火势阶段封锁火头,控制火势,把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稳定火势阶段扑打火翼,防止火向两侧扩展蔓延。
  
  (3)清理余火阶段在火烧迹地上进行巡逻,发现余火要立即扑灭。
  
  (4)看守火场阶段留守人员看守火场。一般荒山和幼林地起火监守12小时,中龄林、成龄林地起码监守24小时以上,防止余火复燃。
  
  (五)扑火危险地带和安全技术
  
  1.扑火的危险地带
  
  (1)沟谷地带扑火人员在扑救沟谷地带山火时,火灾产生的飞火容易引燃附近山场,包围扑火人员。
  
  (2)峡谷地带当风沿着山谷长度的方向吹,火在峡谷处燃烧,火的速度极快,在峡谷地带扑火十分危险。
  
  (3)支沟地带如果火灾山场的主沟在燃烧,遇到了支沟,火就会分流。主山沟发生了火灾,扑火人员从支山沟向主山沟运动很不安全。
  
  (4)鞍形场地带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容易对扑火人员造成伤害。
  
  2.扑火安全技术
  
  (1)点火解围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3)卧倒避火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使用救生罩避火。如果没有救生罩,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火。卧倒避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