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一亩荒山刨出千元红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温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1票  浏览6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15日 09:23
  同是开荒,十几年前半途而废,如今怎能造出四季飘香的“花果山”?
  
  在文成县绵延不绝的大山里,位于黄坦镇的际公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座。沉寂千百年的它,与杂草、野花、老树一同,组成原生态的山区地貌。
  
  距其最近的村落,是山脚下2.7公里外的严本村。上世纪80年代末,820亩山地承包到村,但严本村人只是探出脑袋往城里挤,不曾想过抬起头往山上看。
  
  直到十多年前,拓荒者的出现改变了际公山的命运。山上造果林,山外揽游客。这座村里人曾无视的“荒山”,竟成为城里人趋之若鹜的“花果山”,一亩山地年利润更是达到数千元。
  
  开荒之路一波三折

  
  到山外头闯荡,一直是严本村村民的首选。青壮年出山后,在家养猪养鸡成为“留守农民”的第二选择。山林,只是零效益的“不动产”。
  
  1995年,一纸山林开发政策,掀起了一波际公山开荒潮。“开荒一亩山地,政府补助几十元。村民开始扛着锄头、背着畚箕上山。”现年48岁的金玉堂,是开荒小组的带头人。他说,几十人一个小组,一天多则开荒一亩,连片几十亩再种些果树。基本上是地里原先种什么,山上就种什么。板栗、桔树等一窝蜂种上了。
  
  这也为“开荒潮”的偃旗息鼓埋下了伏笔。第一年没效益,第二年、第三年还是没效益,500多亩山地长出的尽是些小树苗。传统的板栗、桔树生长周期太长,短则5年、长则8年才结果,头几年根本赚不了钱。
  
  “在村民眼里,山地就是成不了气候。”金玉堂说,可他认为,“荒山”像块璞玉,玉不琢不成器。既然村民嫌弃,他就把自己小组开荒的140多亩地全部“无偿”承包,待荒山收成时,再向村集体上缴10%的收成,抵做承包费。
  
  他尝试着在山上养鸡养猪,“以养带种”维持果园生计。
  
  转型之策瞄准城市
  
  参照这种模式,村集体余下的400多亩山地,也被金玉堂“无偿”承包了。可未曾想,他苦守荒山,等来的竟是板栗和桔子微薄的产出。
  
  产出少、售价低,造成果园入不敷出。2005年,在外打拼十多年积蓄的20多万元已消耗殆尽,新苗木投入无从着手。“可果园还得继续办呀,”金玉堂说,濒临破产之际,县农行提供的10万元贷款,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这笔钱要是走老路,580亩地还是照样不死不活。金玉堂在想,山上有产出可还没效益,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果树种得不好?不是。是价格定得太高?也不是。和县农业部门研究,向市亚作所、农科院讨教,金玉堂得出的结论是,传统“闭门造车”的经营模式不对。
  
  “第一个改变是品种多元化。”金玉堂说,城里新鲜农作物那么多,板栗、桔子太老套,一定要种些生长周期短,又能在市场上讨巧的水果。靠专家引路,脐橙、油桃、红心柚、贡桔、瓯柑相继在荒山落户。再后来,黑李、樱桃等上档次的水果也试种成功。
  
  营销也不能走老套路。金玉堂认为,时兴的采摘游不仅卖了产品,也卖了山景,正符合他原本“城里人上山来买,精品水果下山吆喝”的设想。为此,他为转型中的果园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仙果园艺场”,并统一了包装。
  
  丰产之山四季飘香
  
  几年苦心经营终换来丰收年景。今年,仙果园艺场25种瓜果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早熟梨产量达15万公斤,桔子收成居次席,达10万多公斤。即使种植面积较小的草莓、樱桃、红心柚,一年也有上万公斤产量。
  
  金玉堂一一列数各种瓜果的亩产值:40株早熟梨一亩,最高能卖6千多元,除去成本净赚3000元;一亩红心柚产1000多公斤,能卖出5000多元……“580亩年产值能有上百万。”他乐呵呵地说,果园嫁接的早熟梨品种,一年还能繁殖两万多株,一株能卖1.5元至5元。
  
  不过,仙果园艺场的发展远景,并不在于“卖”,而在于“摘”。果园“分片经营、分期采摘”的设想,让际公山四季瓜果不断。金玉堂说,今年果园已经引得5万多城里人自驾到“花果山”一品“仙果”。“一天最多接待过600多名游客。”他说,不少旅行社还把仙果园艺场列入文成一日游采摘线路。
  
  金玉堂随手摘下几个瓯柑,捧到记者面前说,“你看我们的水果有的长‘疤’,这可不是病虫害,而是无公害的标志,游客就认准这个。”他信心满满地向记者表示,虽然瓜果生态种植会有些“伤口”,可市民只要尝到了味道,保证忘不了。
  
  “如果说最初的开荒是第一次产业革命,那现在的精品采摘游就是二次革命。”黄坦镇农村工作指导员赵成东向记者介绍,仙果园艺场的示范效应,今年就带动镇里3000多亩山地实现流转。他说,全镇现有山地18万亩,约为耕地面积的5倍,若能陆续实现流转增值,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将不可限量。
  
  记者手记
  
  面对荒山的开发利用,从一度的开荒失败到如今一亩收获千元红利的黄坦实践告诉我们,要开发好这一富矿,我们的眼光不能只是盯住脚下的土地,而是把目光放远,盯住市场,盯住农产品销售的主战场——城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了过去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理念,把城里的活水导入荒山,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引入采摘游、赏花游,学会自我包装、自我吆喝,走生态路、精品路,最终将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城里人喜爱的花果山。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对温州地域缺陷的概括。向这“七分山”要效益,使之成为温州农业开发的富矿,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黄坦人开荒山,建果园,从贫瘠的山地里刨出好效益,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