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返乡卖“互联网味儿”芒果
本报记者谢洋《中国青年报》(2015年08月03日05版)
从小在芒果树下长大的农家子弟岑参,大学毕业后在港资企业工作了3年,却突然辞职返乡,做起“芒果贩子”,这让家人着实震惊了一把。
岑参的家乡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坛河村,盛产桂七、紫花芒、玉文芒等顶级芒果,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田东芒果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只知海南芒果,不知广西芒果。
“我们田东芒果一点不比别的差!”岑参还记得,他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时,经常带家乡的芒果给同宿舍的同学品尝,看到完全不同于海南鸡蛋芒的田东大香芒,同学们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平时都吃不到?
从小,岑参就爱去屋后的山头玩儿,他的父母在山上种植了300多棵芒果树。每年4月,果树上开着浓密的淡黄色小花,漫山遍野,非常壮观。2012年的一天夜里,岑参突然梦到了家乡的那片芒果林,满树的小黄花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他突然觉得,自己也该用成熟的知识和经验去回报家乡。
从高薪的港企辞职,岑参返乡卖芒果的消息一传出,这个世代务农的传统家庭一下炸开了锅,父母觉得“儿子疯了”。那感觉就像芒果还未成熟时,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酸涩。
但岑参心里清楚,祖辈都是把种好的水果拿去市场交易,一**钱一**货,要让他们接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微店上卖水果必然有个过程。刚开始,他负责推广营销,女朋友帮着做客服,家里人帮忙采购水果。乡邻问起来,他的父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家人的郁闷就被迅猛上升的销量给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开业不到一周,每天的发货量达到四五十件,经营到1个月时,岑参一天要写的快递单有时有上百份,这让他不得不采购一台打印机。那段时间,经常打包发货完已是晚上11点。
他说,品质是他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女朋友去果园挑果时,刚挑到一半,果农突然生气不卖了。原来,他们选芒果时,有斑点的不要,畸形的不要,这让习惯了好果次果一起卖的果农不乐意了。
“传统做线下生意时,他们的观念都是差不多就行。但微店买水果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购买有品质的水果,所以我们必须挑出20%最好的那些果。”岑参解释说,即使有时候被骂哭,他也从未改变采购的质量标准。
“创业有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你付出每一分努力都会加载在你身上,给你带来成长。”初尝到创业成功滋味的岑参,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芒果剥开皮后,散发出的阵阵清甜。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很快在田东这个桂西的小县城传开了。当地快递行业的人最先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摊”卖水果可以卖得那么好。很快县城里很多人跟风开店,岑参预感到,价格战会越来越严重。岑参注册了公司和商标,抬高了门槛,让地摊芒果变得有“身份”。
28岁的岑参越来越会“来事儿”:为了芒果保鲜,他在包装上研究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厂定做专门的泡沫箱和纸箱,用三层包装让最远的客户也能吃到仿佛刚摘的果子。
他的广告语亲切极了:“三叔,自家人的味道。”不老的“三叔”还善于用年轻人的语言销售,比如,“嗨,走远点,咬一口太多汁,爆浆!”
就是再忙,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评价,有顾客只是语焉不详表达不满的,他还会打电话跟对方沟通。“有的顾客反映芒果太青了,我就告知他们怎么去催熟。通过印传单,增加页面描述,明确告知顾客食用方法。”通过点滴的改进,他不断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
如今,家乡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农们再也不用为价格低卖不出去发愁了。2012年当地品质较好的芒果能卖每斤1.8元左右,2013年就涨到了每斤3元,到了2014年更是涨到每斤4.5元左右。当地稍有种植规模的果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比比皆是。
这让岑参特有成就感。他说,创业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大的改变,这比咬上一口馥郁浓香的芒果还要好。
从小在芒果树下长大的农家子弟岑参,大学毕业后在港资企业工作了3年,却突然辞职返乡,做起“芒果贩子”,这让家人着实震惊了一把。
岑参的家乡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坛河村,盛产桂七、紫花芒、玉文芒等顶级芒果,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田东芒果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只知海南芒果,不知广西芒果。
“我们田东芒果一点不比别的差!”岑参还记得,他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时,经常带家乡的芒果给同宿舍的同学品尝,看到完全不同于海南鸡蛋芒的田东大香芒,同学们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平时都吃不到?
从小,岑参就爱去屋后的山头玩儿,他的父母在山上种植了300多棵芒果树。每年4月,果树上开着浓密的淡黄色小花,漫山遍野,非常壮观。2012年的一天夜里,岑参突然梦到了家乡的那片芒果林,满树的小黄花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他突然觉得,自己也该用成熟的知识和经验去回报家乡。
从高薪的港企辞职,岑参返乡卖芒果的消息一传出,这个世代务农的传统家庭一下炸开了锅,父母觉得“儿子疯了”。那感觉就像芒果还未成熟时,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酸涩。
但岑参心里清楚,祖辈都是把种好的水果拿去市场交易,一**钱一**货,要让他们接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微店上卖水果必然有个过程。刚开始,他负责推广营销,女朋友帮着做客服,家里人帮忙采购水果。乡邻问起来,他的父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家人的郁闷就被迅猛上升的销量给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开业不到一周,每天的发货量达到四五十件,经营到1个月时,岑参一天要写的快递单有时有上百份,这让他不得不采购一台打印机。那段时间,经常打包发货完已是晚上11点。
他说,品质是他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女朋友去果园挑果时,刚挑到一半,果农突然生气不卖了。原来,他们选芒果时,有斑点的不要,畸形的不要,这让习惯了好果次果一起卖的果农不乐意了。
“传统做线下生意时,他们的观念都是差不多就行。但微店买水果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购买有品质的水果,所以我们必须挑出20%最好的那些果。”岑参解释说,即使有时候被骂哭,他也从未改变采购的质量标准。
“创业有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你付出每一分努力都会加载在你身上,给你带来成长。”初尝到创业成功滋味的岑参,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芒果剥开皮后,散发出的阵阵清甜。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很快在田东这个桂西的小县城传开了。当地快递行业的人最先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摊”卖水果可以卖得那么好。很快县城里很多人跟风开店,岑参预感到,价格战会越来越严重。岑参注册了公司和商标,抬高了门槛,让地摊芒果变得有“身份”。
28岁的岑参越来越会“来事儿”:为了芒果保鲜,他在包装上研究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厂定做专门的泡沫箱和纸箱,用三层包装让最远的客户也能吃到仿佛刚摘的果子。
他的广告语亲切极了:“三叔,自家人的味道。”不老的“三叔”还善于用年轻人的语言销售,比如,“嗨,走远点,咬一口太多汁,爆浆!”
就是再忙,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评价,有顾客只是语焉不详表达不满的,他还会打电话跟对方沟通。“有的顾客反映芒果太青了,我就告知他们怎么去催熟。通过印传单,增加页面描述,明确告知顾客食用方法。”通过点滴的改进,他不断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
如今,家乡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农们再也不用为价格低卖不出去发愁了。2012年当地品质较好的芒果能卖每斤1.8元左右,2013年就涨到了每斤3元,到了2014年更是涨到每斤4.5元左右。当地稍有种植规模的果农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比比皆是。
这让岑参特有成就感。他说,创业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大的改变,这比咬上一口馥郁浓香的芒果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