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叶晓芬:城里姑娘愿做“农家女” 葡萄园里致富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农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5票  浏览17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10日 14:02
  叶晓芬,女,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无公害葡萄种植园法人代表。一位城里姑娘,2006年11月,与罗溪镇健康村小伙周洪泽结婚。婚后,叶晓芬与公公周沪平、婆婆王祥娣一同经营着葡萄园,并用自己先进的理念,将传统的葡萄种植园打造成为了以农业产业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进行农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生态园。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全园面积已达200余亩。其中葡萄20多个品种种植35亩,葡萄架下散养“太湖”草鸡4000余只/批(全年达10000只),葡萄园周围渔塘160亩,年收入150余万元。
  
  勤俭持家,孝顺公婆
  
  结婚后,叶晓芬和公公婆婆天天吃住在一起。有人说,城里姑娘哪吃得了乡下的苦,舌头牙齿都难免打架,更何况婆媳之间?这些事却没有发生在叶晓芬身上。在葡萄园发展初期,公公婆婆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忙碌,却照顾她不要她干活,怕她吃不了这份苦。叶晓芬眼见着长辈们日渐消瘦的脸庞,心里说不出的愧疚。她抢着帮婆婆做家务,洗洗涮涮,买菜做饭,并且一有时间就下地帮忙,从不会——会——熟练——女能手,还不断地研究新的发展模式开发新的葡萄品种。看到儿媳妇这么勤快这么乖巧,公公婆婆心里乐开了花。2007年,葡萄园发展步入了正轨,女儿周怡伶也诞生了。三代人其乐融融,共同努力将家庭经营得和和美美。
  
  带头致富,不忘群众
  
  叶晓芬的葡萄种植园在周边已小有名气,混养技术也让他们全家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们致富不忘群众,对周边想学种葡萄的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对贫困家庭无偿提供树苗、产品包销,与它们结对,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对没有种植条件的贫困户,尽量把他们纳为葡萄园的工作人员。健康村的段宝兴、朱章明,吕墅的张建华、沈炳福目前都在进行这种混养模式。葡萄种植园还转移了当地剩余劳动力30多人,其中30岁以下青年10人,为青年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07年汤庄无公害葡萄种植园被评为了江苏省“城乡结对、巾帼致富”活动先进集体、常州市“巾帼创新业”优秀项目、常州市“三八”龙头项目;2008年,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叶晓芬也多次被评为新北区和罗溪镇的“双学双比女能手”,当选为新北区政协委员。
  
  热心公益,为民服务
  
  健康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前些年,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增长。“要致富,先修路”村民都明白这个道理,但100多万元的造价让大家都只能“望路兴叹”。叶晓芬看到了村民们的渴望和无奈,回去和公公、丈夫商量后,联合村里的几位工厂老板和种养殖大户,为村里募集修路资金。在上级财政的关心下,在大家的支持下,健康村的主干道由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健康村的百姓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庆祝这一村里的大事,看到百姓如此的高兴,叶晓芬一家深深感受到为百姓做好事的快乐。
  
  今年,作为常州市50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常泰高速公路的修筑涉及到了叶晓芬家的二十多亩鱼塘。这二十多亩鱼塘父辈们经营多年了,这次要被征用心里都不是滋味。叶晓芬主动做起了长辈的工作,经常和长辈们聊聊天,说说现在葡萄园良好的发展现状,逐步将他们对鱼塘的关注程度转移到葡萄园上来,并且不失时机地和他们讲解党的政策、政府的为民办实事工程,让他们理解支持政府的决策。父辈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全家都非常配合村委的征地补偿工作。
  
  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带头致富、热心公益,叶晓芬一家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感染了周围,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一家一定会过的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