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荔枝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浦北:荔枝生产大做绿色生态文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钦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4票  浏览9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19日 14:16
  浦北荔枝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县荔枝种植34万亩,荔枝年产量3.2万吨,并且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是我国荔枝出口生产基地之一。
  
  早在1999年,该县的黑叶荔和香荔分别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水果生产办公室评为优质果品一等奖和二等奖;2005年,该县“碧水”牌无公害生态荔枝园通过农业部亚热带果疏检测中心认证,被确定为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2006年,该县“健美乐”牌黑叶荔枝被评为广西名牌农产品,“健美乐”和“碧水”牌妃子笑荔枝被评为广西优质农产品。
  
  近年来,该县的绿色无公害荔枝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大受欢迎。现在,该县的绿色无公害荔枝陆续上市,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抢购。
  
  优质荔枝香四海浦北大唱绿色无公害
  
  近年来,浦北县委、县政府把荔枝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荔枝生产。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荔枝品种在已有的三月红、大造、黑叶、黑叶尾、香荔、桂味、糯米糍、六罗婆、镇凤、八月红等品种外,又引进了白糖罂、白腊、妃子笑、香山鸡嘴荔枝、钦州红荔、禾荔、无核荔枝等优良品种。该县的荔枝种植主要分布在大成、张黄、白石水、北通、龙门、三合、小江、泉水、安石、福旺、寨圩、乐民等镇。目前,全县有荔枝34万亩,年产量达到了3.2万吨,产值亿元以上。
  
  该县荔枝生产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科技投入,搞好荔枝流通,有效提高了农民种植荔枝、管理荔枝的技术水平,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民种植荔枝的积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果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北县荔枝生产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加大了生态荔枝发展力度。为了提高荔枝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增收目标,该县积极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虫免喷药技术,目前全县已安装1000多盏频振式杀虫灯。装有频振式杀虫灯的果林,荔枝蝽象、蛀蒂虫等主要虫害几乎绝迹。
  
  近年来,该县又在绿色、无公害方面大做文章,大力推广荔枝套袋无公害化生产技术。通过套袋无公害化生产,有效减少了荔枝的农药施用,改善果实外观色泽,提高内在品质。荔枝果大均匀、着色好、果肉清甜、农药残留低,很受国内外客商青睐。目前,全县生态荔枝种植面积达到了2.87万公顷。2004年,该县的“碧水牌”荔枝就已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流通协会唱主角荔枝成了“皇帝女”
  
  水果专业协会在该县的水果生产销售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县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管理作用,带动了农民走上了水果产业化、标准化生产道路。
  
  同时,协会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积极为农民提供流通信息服务,把协会发展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管理的水果生产合作组织。近年来,该县加大了荔枝品牌宣传和流通销售力度,着力打造荔枝品牌,相继推出了“劲丰”牌、“碧水”牌和“健美乐”牌等名优荔枝品牌,注册了“劲丰”牌黑叶荔枝、“碧水”牌妃子笑荔枝商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使浦北县的荔枝成了商家的抢手货,吸引了福建、江苏上海、湖北等外省客商前来收购。该协会的碧水牌系列荔枝不仅打响了品牌,同时也卖出了好价钱。
  
  在荔枝上市期间,该县加大了荔枝流通力度,在新农村商网上发布荔枝销售信息,加大了协会的水果流通力度。浦北县碧水果品协会成立于2004年。现有协会成员1260人,该协会无公害荔枝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量在4000多吨以上,其中超100亩以上的连片无公害生态荔枝园100多个,已注册有“碧水”牌荔枝商标。该协会在荔枝上市时,在网上大力宣传当地的优质绿色无公害荔枝,发布荔枝销售信息。目前,碧水牌“妃子笑”荔枝最高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16元,统果也卖到每公斤10元。
  
  现在,虽然荔枝还没有大量上市,但深圳的客商已前来和碧水果品协会洽谈荔枝购销事宜,准备把荔枝出口到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北京、上海等地超市也已派人和碧水果品协会洽谈,指定要浦北优质绿色无公害荔枝进他们的超市。
  
  说起荔枝的流通,碧水果品协会会长颜承业先生无不感慨地说:“因为有我们这个协会,有我们‘碧水’这个品牌,我们绿色无公害荔枝才像是个‘皇帝女’,不愁嫁!”(记者 杨春莲 通讯员 陈昭荣)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