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脐橙圆了小康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6票  浏览7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2月10日 11:22
  人民网2月1日电(记者任江华)“快尝尝,刚刚下树的脐橙,新鲜着呢!”
  
  春节时分(1月28日),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杨梅村脐橙基地,有“赣南脐橙王”之称的寻乌县长利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欧热情地招呼记者。
  
  就在刚刚走近陈忠欧办公室时,满屋脐橙浓郁的清香已令人忍俊不禁,顺手接过一瓣放入嘴里,“真甜呐!”记者不住地赞叹,而且甜中微酸,像豆腐一样入口而化。
  
  “甜吧!甜度达到13.9,国际标准15!”陈忠欧从怀里掏出一个测糖仪,娴熟地将切开的新鲜脐橙汁挤了几滴上面,马上显示出数据。
  
  “虽然刚上市时受到‘染色橙’恶意报道的冲击,但今年脐橙总体产销两旺,特别临近春节,高开高走,价格好,统果(不分大小,整片果园整体收购)价每斤达到两块五;货走得快,20吨装的大卡车每天要走七八车!”说起今年的形势,陈忠欧眉飞色舞,与记者的谈话不时被全国各地顾客订购脐橙的电话打断。
  
  陈忠欧底气十足,有数据作支撑:今年长利公司的脐橙订购量1万多吨,目前已经完成供货7000余吨,而且订货的都像华润万家超市上海伊禾农产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果品不仅畅销全国大中超市,而且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出境水果种植企业注册登记证”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这个证可管用呢,我们的脐橙出口通关,在距深圳海关300米处公司的条形码就会自动显示——‘江西省寻乌县长利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脐橙基地’,走绿色通道通关,免去繁琐的手续,十分便捷!”
  
  走出办公室,满山的脐橙树令人叹为观止,叶绿果红,累累硕果压弯了枝条。
  
  “赣南脐橙早就过了采摘季节,怎么这里的脐橙还不采购入库保存呢,脐橙一直挂在树上不会消耗树体的养分吗?”记者问。
  
  “脐橙挂在树上,只要合作的几家大公司一下单,马上组织工人采摘清洗分级包装,直接发货,不仅口感好更保鲜,也节省了一大笔转货和入冷库保存的人工费用,还减小了损耗。”老陈一席话打消了记者的疑惑。
  
  “现在发展脐橙产业,人工费是一大笔开销。这里1000多亩基地,得聘请多名熟练的技术员,每年工资10多万元;采摘等用工高峰,每人每天的工资都200多元,几十号工人,每天工资支出都两三万。”老陈笑呵呵地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发财了,更要带动大家一起发财。”
  
  1993年,陈忠欧从寻乌县稀土工业公司下岗,为了生计辗转多个行业。1999年,选择脐橙产业,自此将其当作一生的事业,矢志不渝。2002年,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山上再造个新赣南”,当时,老陈还被招商引资到兴国、大余等县发展了2000多亩脐橙基地,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还联系了270多户专业户,面积达9000亩。
  
  “你种的脐橙这么香甜,有什么秘诀吗?”记者问。
  
  “依靠专家,相信科技的力量!你看,指导脐橙生产的是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国际柑橘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教授率领的团队。”陈忠欧指着专家前来基地考察的图片资料自豪地告诉记者。
  
  公司还与台湾中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科研攻关和合作。杨梅村脐橙基地是一个小盆地,阳光充足,水源好,坚持不懈地按出口脐橙标准、绿色果园建设,一直坚持施用农家肥和自己配制的有机肥。
  
  穿行在果园间,不时见到杀虫灯和黄板,上面有被沾死的害虫,几只吃虫子的鸡悠闲地出没其间。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其中特别提到‘做强脐橙产业,研究建立脐橙交易中心,对脐橙实行柑橘苗木补贴政策和“西果东送”政策。”说到《若干意见》,陈忠欧特别兴奋。
  
  原来,2012年6月《若干意见》出台后,来赣州考察脐橙产业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今年1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邀请陈忠欧参加2014年度国家农业专项扶持资金申报介绍会;去年12月,淘宝网地理标志馆运营商一行前来实地考察,达成了将公司脐橙基地作为直销供货商的意向。
  
  “脐橙产业圆了赣南百万果农致富奔小康的梦!以《若干意见》的出台契机,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来临了!”展望未来,陈忠欧信心百倍。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