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粮农改行记——记酉阳果树种植大户彭达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2票  浏览1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5月06日 16:08

  中新重庆网5月5日电(通讯员 杨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传统农业粮食种植模式的艰辛耕作,并没有给贫困山村带来致富的希望。酉阳自治县政协委员、家住该县五福乡大河村6组的彭达仁而今不再种植粮食作物,改行发展起了果树,种下片片“致富林”。

    提出发展果树第一人

    彭达仁18岁的时候,村里召开讨论发展规划的村民大会,他便提出植树造林致富的建议:在海拔高的地方植树,稍低的地里发展经果林,但是没有被村上采纳。

    2000年初秋,经远房亲戚介绍免费去湖南凤凰考察果树种植,这给了彭达仁一次机会。他说:“别人说千遍,不如自己亲眼见。”他参加了这次难得的考察机会。这年又是他大儿子升学最需要花钱的时候,他默算着,光靠传统农作物种植是供不起学生上学的,而渝、湘、鄂三省(市)边区的邻近乡镇地区还无一家农户栽植果树,这是一个发展果树的好时机。埋藏多年的果树致富梦变成了行动。

    2001年,他买来了果树栽植管理方面的书籍开始自学相关知识,还在夏天自费去了湖南凤凰考察果树发展情况。再次考察,他得到了技术员对果树技术的讲解和对果树发展市场的前景分析。2001年冬,他以每棵3.5元的价格购买了李树、桃树1000棵果苗,栽植在7亩地里。

    “致富林”初长成

     2003年,彭达仁种植的果树开始挂果,起初果实结得密密麻麻,一树挨着一树,挺是喜人。但到收获时,果子个头却很小,口感还不好,销售不好,这年的果子没卖成钱,最后把果子全部倒掉了。以种果树致富的梦第一次成了泡影。面对失败,彭达仁沉下心来,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果树过密,光照不好,口感不好,销路就不好。”在总结出失败原因后,彭达仁立即着手解决果树疏密工作。把1000棵果树分置到了14亩地里,由原来的每亩130株变成每亩65株。问题解决了、管理上去了……2004年,彭达仁获得了丰收,净利润达到4万多元。

    “我家吃上了‘商品粮’”

    收入一年年增加,技术一天天精通。现在谈到果树管理技术,彭达仁张口就来:“剪枝要剪背上枝、暗下枝,做到‘内空外圆’;施肥必须做到基肥、膨果肥、怀胎肥一次都不能少;土壤缺硼,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尿素过多增加水份减淡口味……”

    多年来的经验,对果树管理技术的掌握,收入的增加,彭达仁对发展果树的信心也倍增。2008年,他又购买了核桃苗、柚子苗1000棵。他说:“我把自家的二三十亩承包地全部栽了果树,我们家也不种庄稼了,全部吃上了‘商品粮’。”幽默的话,更显示了彭达仁对发展充满信心。

    致富思源 带领乡亲奔小康

    2008年,彭达仁还种植了200多棵脐橙,由于当时品种没选对,这个品种的水果在市场上已趋饱和。2009年,他将这批脐橙全部嫁接成优质蜜柚和金钱桔。他说:“要始终走在市场的前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才有市场竞争力。”

    当笔者问及对水果发展的规划时,他说:“当地水果商多数都是从外省市进货,路程遥远,进来的水果经过长途运输到当地都变质了。要做成规模,我就想带领村民都来发展水果,把规模做大,再成立一个水果协会,外地水果商就会来当地订货。走出去了,改变我们这个贫困山村的落后面貌。”彭达仁表示,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自身发展了,更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