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果品合作社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合作社让我的梨子卖了好价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宜宾日报 作者:李赵生 王春艳 廖敏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8票  浏览13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8月30日 15:01
  4年间,合作社组织从1个发展到66个,去年1.75万户社员户均增收2850元。这是珙县专业合作社抒写的一个以组织带农致富的奇迹。近日,记者走近这些组织,一探其发展的秘诀。
  
  周学军的致富法门
  
  周学军是玉龙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之一。在加入合作社之前,他也承包了一片山种梨,但效益不是很明显。“无品牌效应,交通又不通畅,信息源也不够。”对于原因,周学军虽清楚也无力改变。2008年,同样种梨子的大学生杨昔龙发起成立了玉龙黄金梨专业合作社,将黄金梨作为主打品种,广纳会员。周学军成为会员之一。
  
  人多力量大。在杨昔龙的带领下,黄金梨很快小有名气,品牌效应开始显现。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快,珙县黄金梨开始走出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村,以不错的价格和口碑走向各地。
  
  “是合作社让我的梨子卖出了好价钱!今年到现在就卖了7万块钱了。加入合作社这两年,比之前单独种的五年效益都好。”周学军对合作社的作用表示充分肯定。
  
  听周学军说着现在的成绩,玉龙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昔龙却讲起了成立初期的艰辛。“最开始没有人愿意拿地种梨,我四处做农户工作,告诉他们入社不收一分钱。有位70多岁的老人感动了,开始种梨,现在每年的收入与在外打工的儿子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现在,见到种黄金梨的成效,自发加入到合作社的乡亲越来越多了!”从1到66专合社形成产业体系
  
  2005年,改制后的珙县供销社一群人坚持走有为有位之路,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优势带领农民致富,决定走发展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路子。
  
  然而,路不是那么好走的。职工张铮谈起当初的努力,感慨万千。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孝儿镇黄莲村。因为这个村种植花生的人较多,有发展潜力。”说起当时的情况,张铮记忆犹新,“尽管我们上门劝说多次,但村民仍不买账,不信任我们。后来我们自己拿钱出来,让村支书召集一些花生种植大户一起来吃饭、喝酒,只说感情不说工作。几次之后,人熟悉了,才有几个人冲着交情,答应了参加合作社之事。就这样,珙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黄莲花生专业合作社诞生。”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2009年底的61个,范围也涵盖了蚕桑、水禽、生猪、竹木、水果蔬菜等多方面。今年1——7月,又新增加5个。
  
  1到66,壮大的不仅仅是组织,还有逐渐鼓动起的村民的社员的腰包。目前,珙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社员产值已达1.8亿元,社员户均增收2850元。
  
  带农致富 专合社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今年4月正式营业的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展示厅,记者看到,做工精致的猪儿粑、熏得金黄的小香猪、棕叶包裹的小黄粑……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具有浓浓的僰乡特色。
  
  “2006年6月,县委、县政府成立珙县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同珙县供销社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明确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纳入各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年终目标考核。此外,经济联合会近年来还不断组织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职业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并牵头组建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珙县供销社主任代家权告诉记者。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专业合作组织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红盛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种猪提供、饲料配送、技术培训、疫苗防治、市场营销”五统一,2009年为社员减少支出138万元,增加收入148万元;孝儿红土花生专合社依托珙县僰乡花生食品厂,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僰乡花生”品牌包装外销,成功走出了一条订单农业路子,孝儿花生由过去的不到10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4000亩规模。红欢堂粮油、红盛牧业、蓉山生昊山鸡养殖、玉龙黄金梨等4个专业合作社在今年的“第三届中国农业投资融资洽谈会”上,签订了5400万元招商引资初步意向协议。
  
  从1到66,使1.75万农户户均增收2850元。不能不说,珙县专业合作社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带领农民在发展特色产品的路上越走越宽敞。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