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运城:土地一女二嫁 果农与水果大亨的诉讼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三晋都市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5票  浏览5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30日 10:52
  脍炙人口的万荣笑话为众人所熟知,近年来,随着万荣苹果远销澳洲,“万荣苹果甲天下”的口碑也享誉海内外,不少果农因果而富。在万荣县王亚农作物良种场,就生活着这样一群果农,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承包的土地上耕耘收获着希望。
  
  忽然有一天,果农们被告知,自己十几年以后才到承包期的土地,又签订了一份承包合同,期限70年。一个姑娘怎能嫁俩家?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果农们将这份土地的第二个“丈夫”——运城市运达果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留运,告上了法庭。这吕留运,正是赫赫有名的“水果大亨”,也是广州运城果品市场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被誉为“解决运城百万农民卖果难”的功勋人物。
  
  3年诉讼劳顿,2010年秋天,果农们拿到的判决显示:同一份土地却可以拥有两个承包者。不服判决的果农们,毅然申请法院再审。
  
  重新发包  多有蹊跷
  
  万荣县王亚农作物良种场是一家国营单位,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该良种场占地600余亩,其中除去办公生活占地,全部为国有耕地。土地承包政策实施以来,该良种场将大多数土地分包给了周边村民种植果树,以维持良种场职工的正常开支。
  
  从2006年至2008年间,果农崔姣芳、贾引云、畅会民、周社强、王选等人都与王亚良种场签订了正式的承包合同,合同期限最长的达15年。这些果农们,承包土地总数达到300余亩。
  
  在吕留运第一次提出承包要求时,王亚农作物良种场场长王笃孝持拒绝态度。但吕留运再次前来,其予以巨额投资的承诺,让王的态度有所转变。
  
  王笃孝是该良种场场长,管理着场内七八名员工和大小事务。用职工们的话讲,他是个厚道人,平日里谨小慎微,工作中生怕出一丝纰漏。然而,就在即将退休时,他称自己做了一件糊涂事。
  
  吕留运成立的运达果品贸易公司2008年入驻王亚良种场前,曾向运城市政府递交了审批报告,该报告大体内容为,根据运城市发展苹果经济产业的精神,对运城市适合种植苹果的地点进行了考察调研,发现万荣县王亚良种场适合发展苹果种植,树苗已备好,专家已找好,希望能进行开发。“听说他投资几千万元,能将这一片的农民带动起来致富,高科技种植苹果,苹果品种好能卖高价钱,还给不懂技术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农民能受益,我们农场也能提高待遇,大家都好,我就签订了合同。”王笃孝说。
  
  2008年12月12日,王亚农作物良种场又与吕留运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70年,承包费每亩每年180元。承包土地面积包括该良种场的办公生活区,总数达到630.33亩。
  
  其中300余亩土地,就此出现同一份土地,两份承包合同的奇怪现象。
  
  纠纷不断 诉讼升级
  
  2009年6月的一天傍晚,畅会民的儿子畅虎发现自家承包的苹果树和红薯地被铲得一塌糊涂,承包地南面的一堵围墙也被铲平。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果园,一辆铲车正在铲他的果树。他上前阻拦未果,被司机告知要去“运达”请示。
  
  畅会民与良种场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始于2007年12月25日,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
  
  “我去找人,他们没有停,还在继续推。‘运达’的一个负责人告诉我,这块地他们也承包了,有权处理土地并进行管理。我很气愤,就报了案。几天来,趁我们不在他们就推。就这样,大约3亩地就被推平了。他们强占了我的承包地,还在上面种了核桃苗。”2009年,畅虎鉴定了相关损失后,代父亲将“运达”诉至万荣县人民法院,要求赔偿。
  
  紧接着,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农业养殖项目的闫永生也遇到了麻烦。闫永生是万荣县威晓生态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社长,他介绍:“2005年,我申报能源生态建设项目,与良种场王笃孝达成口头协议,使用其土地实施项目,并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开发生产,目前已经颇具规模,好几个项目也审批下来了。2008年12月,我们与良种场和吕留运三方在一起,也谈到了我必须要占地100亩实施各个项目的事情,大家表示认可。”
  
  然而,在吕留运与良种场签订合同后,即否认这百亩土地的口头协议。
  
  在吕留运手头的土地承包人明细表中,没有闫永生的名字,也就是说,闫永生可能失去自己的项目占地,并随时可能被驱逐出去。
  
  2009年夏,果农们浇地时,遇到难题。“运达”递给果农们一份承包协议书,甲方为“万荣王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要求果农们与公司签订协议。
  
  果农们注意到其中一些条款,诸如:乙方承包的前提是必须按照甲方提供的有机肥施肥,用甲方的太阳能灭虫器、生物农药、纸套等等,费用乙方承担,如果乙方不遵照协议,就收回土地。看到这一条条一款款,果农们心惊肉跳。
  
  “最生气的是,‘运达’要求我们将原来每亩200元的土地承包款提高到每亩250元。如果不交钱,不签订协议,就不让浇地。”承包人王选的妻子说,她看到苗头不对,就和几位承包户找王笃孝去了,“王场长一来,大骂了他们一顿,我们才浇了地。”
  
  果农们发现,如果两份承包合同同时存在的话,后患无穷。在此觉醒下,周社强、闫永生也将“运达”法人代表吕留运列为被告,诉至万荣县人民法院。其中,闫永生要求法院认可其与几方达成的口头协议。
  
  次次承包 份份有效?
  
  看到果农们纷纷将自己告上法庭,要求法院认定第二份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吕留运从容不迫,他在一份答辩状中提出:本案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或者管辖,而应由万荣县人民政府处理。
  
  对此,承包人周社强分外纳闷:“难道说,政府的行政行为能大过法律吗?我们寻求法律支持,就是想让法律给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我们认为,良种场和‘运达’法人吕留运签订的第二份承包合同,侵犯了我们的承包经营权,应该是无效合同。”
  
  2010年2月,万荣县人民法院判决周社强一案时认为:良种场与“运达”的合同不妨碍原告与良种场承包合同的履行,两份合同并不冲突。判决“原告周社强与国营万荣县农作物良种场的承包合同有效,继续履行。”而原告畅会民的判决也如出一辙。
  
  闫永生提到的“三方会谈”,即便有李生辉作证:“当天,我在现场,吕留运和良种场的王场长都在场,闫永生将2005年良种场和合作社达成的协议及基本情况向吕留运说了,他说这个项目以后必须占100亩土地,吕留运说没问题,他们配合支持。”但仍被万荣县人民法院认为: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判决驳回其“返还承包土地100亩”的诉讼请求。
  
  接到判决,畅会民、周社强、闫永生均选择了上诉。
  
  2010年11月份,运城市中院对三起案件分别作出了判决。判决中均有“该承包合同(吕留运与良种场的承包合同)并未对上诉人现承包经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处分,事实上也不影响上诉人现承包经营权利的实施”,言下之意,双方均可履行各自的合同。
  
  那么,一份土地两份合同,如何都能有效?谁优先拥有土地承包权和处置权?在采访中,运城中院研究室发言人称:该院判决没有问题,建议不服判决的果农们继续走法律程序。
  
  这下子,轮到承包户们糊涂了。
  
  今年3月10日,果农们拿出了吕留运与良种场的承包合同。合同中,良种场与“运达”特别规定了一条:“在合同履行期间,良种场不得重复发包该土地。”
  
  指着这一条,承包人王选的妻子质疑:“你看,人家也担心良种场再签一份合同,再次将土地承包给别人,就专门列出了这一条。如果说我们已经签订了合同,你再和别人签订一份就能将我们的承包权利转移给别人,那么,良种场完全可以再签订第三份、第四份合同,份份都能有效,这就是法律的判决。”
  
  造福果农? 迷局重重
  
  最让承包户们头疼的事,却是良种场连续两年不再收他们的承包费。“我们的合同是和良种场签订的,如果给吕留运缴承包费,说不过去啊。我们咨询过律师,如果对方以不缴纳承包费收回土地的话,我们就是失利方。”
  
  连续两年,“运达”都是提前将承包费缴付到良种场,果农们却无处缴纳承包费用。对频频前来对质的承包户们,王笃孝深表歉意。他没想到,“运达”先前承诺的技术指导、高科技种植,全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农民们与该公司的对立情绪,就如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他紧紧困住。面对记者的取证,王笃孝在讲述了闫永生项目占地三方协商的情况,他感慨:“我不懂法,法律怎么判决,我就怎么来。但是,如果吕留运能放下架子,与果农们好好交流,处好关系,又怎能搞出这么多纠纷?”
  
  今年3月15日,在运城市南风广场财富大厦“运达”办公室,吕留运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他祖籍芮城,出身农家,一生饱受磨难。1989年,被特批为国家干部。经过拼搏努力,成为广州运城果品市场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市场“日吞吐量千万公斤、年交易额6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而“运达”的资产更是达到了几个亿,实力雄厚。
  
  吕留运认为,双方合同互不干涉:“农民还可以种好他的地,我们负责技术指导和管理扶持。目前,对于我们承包土地农民们都没有意见。我们之前都和农户们进行了沟通,铲车推地之前,我们找畅会民协商过,根本不存在向农民收取每亩250元承包费的事情。对于闫永生提到的三方协商,我从始至终就见过闫永生一次,还是去找王场长的时候,一堆农民在那里烤炉子,他告诉我,他是闫永生。三方会谈达成协议,是胡说。”
  
  “我们要做的是一件好事,投资王亚农场,将运城的苹果经济搞上去,造福果农。”他强调。
  
  在吕留运家乡——芮城县南村,记者找到了先前在广州运城果品市场承包门面的一位知情人,他提到:“听人家说,吕留运在广州果品市场起步,源自广州某单位一位亲戚的支持。如今,市场快倒闭了,我们就回来了。苹果卖不出去,还得再运到其他市场去卖,连费用都赚不出来。原来市场有十几个芮城人,现在大多都回来了,没回来的,也是在苦苦维持。”
  
  在村民指认下,记者来到了“运达”的另一个苹果种植基地。芮城县南卫乡一乡村公路旁,这里有吕留运弟弟承包的100亩土地,去年这里播种了花生。周围农民称,从2008年开始,几间厂房一直在建,目前还没有竣工,还在等资金。
  
  被誉为广州运城果品市场营销明星的万荣县皇甫乡袁家村的董晓,在2010年10月1日的“运达”的内部报纸《运城苹果产业报》上,称其每年销售苹果多达500车。日前,他称:“现在不行了,生意不好,很多人都走了。”而今年1月份在一份对外宣传中,写到“运城每年有10万多辆次运果车开到广州,返空配货8万多辆次,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加收入5亿多元”。
  
  今年3月11日,在运城市果业局,一位负责人意味深长地说:“实际上,运城苹果在广州运城果品市场销售的份额很低。广州运城果品市场目前是个什么状况?我不想评论。”
  
  “别说给我们技术指导了,他就没有钱来搞发展。”对于“运达”的管理,承包户们表示不接受,“我们怀疑他承包土地的目的,我们要继续上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